第一章 馮太后薨逝元宏親政,蕭順之病逝蕭衍守喪
北魏太和十四年九月,公元四百九十年十月十七日,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太和殿內(nèi),御醫(yī)徐成伯和李修兩人長嘆一聲。盡管兩人領銜的御醫(yī)團隊已經(jīng)竭才盡智,窮盡所學,但終究回天乏術,無法延續(xù)太皇太后的生命。得到消息的拓跋宏失聲痛哭,對臣下說:“朕自幼承蒙太后撫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諄諄教誨。今太皇太后薨逝,今后的軍國大事,朕與誰商量?!卑殡S著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傳至整個平城,都城的百萬百姓無不哀悼,北魏全境從今往后再也無法聽到她的敕令。這位先后輔佐了其丈夫文成皇帝拓跋濬、獻文皇帝拓跋弘,孝文皇帝拓跋宏三位英主的杰出女政治家走完了她四十九年的生涯。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雄雉接踵而來,盤旋于平城宮太華殿上,久久不愿離去,嘶鳴之聲不絕于耳,似乎表達著對這位帝國實際掌舵者的挽留,不希望她撒手人寰。
十月二十二日,太和殿內(nèi)守靈的孝文帝拓跋宏已經(jīng)五天水米不進了,中黃門宦官劉騰跪伏于地上,痛哭曰:“陛下的悲哀思念已經(jīng)超過了禮儀,足見陛下對太皇太后的孝心,但大魏的黎明百姓還要仰仗陛下,萬望陛下保重龍體呀?!贝藭r的拓跋宏從悲傷中回過神來,想起祖母的豐功偉績足可以堪比秦宣太后,漢竇太后,她開啟了帝國官員的俸祿制,使大魏的吏治大為改觀,貪污腐敗得到有效抑制;推行均田制,使得府庫充盈,百姓安居;力排眾議,重用李沖,李彪推行三長制度,使得國家的戶數(shù)增加,削弱了地方豪強的勢力;她將漢人先進的文化注入到大魏帝國的軀體,猶如太陽一般照亮了帝國前進的道路,故給其祖母定謐號為文明太皇太后。這一天早上,拓跋宏親自主持國葬,將文明太皇太后以皇帝的禮儀安葬在她九年前便早已選好的陵寢—永固陵,而沒有與她的丈夫拓跋濬合葬。
拓跋宏中午返回,在鑒玄殿中祭奠,他淚眼婆娑地看著祖母的遺詔,下詔說:“如遵從文明太皇太后的旨意喪事從簡,不能表達寡人無窮的哀思;如盡情依禮,則損傷節(jié)儉辦喪事的德行。反復思考,倍加悲痛。另外陵墓的規(guī)格,也有既定的規(guī)定,內(nèi)層一丈見方,外部僅僅遮住墓室,這無法滿足寡人的一片孝心,墓室中可達到二丈。墳墓不能超過三十多步。現(xiàn)在,因陵墓是萬代所景仰的,再增為六十步。寡人辜負文明太皇太后臨終旨意,更加悲痛欲絕。墓室的大小,棺槨的質(zhì)樸儉約,不設陪葬物品,以至素帳、坐褥、瓷器瓦器之類物品,也都不設置。這都遵照文明太皇太后的遺愿,依從冊令。文明太皇太后的遺愿,有的違背,有的遵從。棺槨的裹面,墓室的內(nèi)部,是圣明靈魂的居所,所以一一奉行遵守,以示文明太皇太后儉約的德行。其余外部的事,有的不依從,是表達悲痛思念的心情?,F(xiàn)宣告遠近,遍告各官府,上表明教誨節(jié)儉的美德,下顯示違背遺令的過失?!?/span>
百日祭禮后,拓跋宏頂住了來自鮮卑貴族的非議與指責,決定穿喪服為祖母守孝三年,這種禮節(jié)與鮮卑風俗違背,歷代北魏皇帝也沒有這樣的先例。左右的侍臣也同樣穿著喪服;三公以下穿喪服的朝廷官員,改穿一周年祭禮時所穿的白絹喪服;七品以下官員穿平服代替喪服。在太和殿設置合祭,公卿以下官員開始料理公事。此時的拓跋宏哀傷過度加之不食酒肉而面容消瘦,并且此后的三年未與后妃行周公之禮。當初,拓跋宏十分孝順文明太皇太后,這份孝心既有祖孫之間的親情,又有對祖母政治手腕的畏懼。不管怎樣,他在永固陵東北一百多華里的地方,預先營建了自己的陵墓,有在死后在另一個世界也要孝順祖母的想法。等到遷都洛陽后,指定了湣水西面作為建筑陵墓的地方,而方山空著的陵墓至今還保存著,稱作“萬年堂”。
這一年年末,年滿二十四歲的志在統(tǒng)一中國的孝文帝拓跋宏正式親政,已經(jīng)做了十四年皇帝的他終于不用事無巨細的稟承祖母的旨意。此時的他迫不及待將將皇叔任城王拓跋澄詔入西宮的溫室,與他對國家的未來進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君臣二人徹夜長談,時不時相視而微微一笑,竟是如此的英雄所見略同,在漢化這一今后國家整體的基本國策上達成了高度一致。拓跋澄說道:“想匈奴英主劉淵創(chuàng)建的前趙、羯人領袖石勒建立的后趙、氐人姚萇的大秦以及我們同族慕容部落建立的大燕政權,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那些英雄都是一時人杰,都想入住中原,終徒勞一場,甚至未能統(tǒng)一黃河流域。臣以為是其制度野蠻落后,不恤民力所致。”拓跋宏對曰:“皇叔所言有理,想前秦的苻堅皇帝,英明神武,主張“黎元應撫,夷狄應和”;重用漢族士人王猛,頗有齊桓公重用管仲一般,抑制豪強,強化王權;尤其是提倡儒學,興辦教育,以漢人政治傳統(tǒng)和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者居之,才能西復西域,南據(jù)巴蜀,若能淝水之戰(zhàn)一鼓作氣直搗建康,哪里還有后來我們的大魏?!?/span>
拓跋澄對曰:“陛下說起王猛,臣想到了同為漢人的崔浩,此人出自清河崔氏,侍奉了我大魏道武皇帝、明元皇帝、太武皇帝三朝,并且深受太武皇帝的信任,輔佐太武皇帝帝滅亡胡夏、北涼,擊破柔然,解除了來自北方草原和關中地區(qū)的威脅,再一次打通去往西域的商道。為我大魏今日繁華立下汗馬功勞?!蓖匕虾暝唬骸罢缁适逅裕覀兇笪褐越袢漳苋胱≈性?,除我鮮卑武士能征善戰(zhàn)外,還有重用漢人,大力倡導儒學,宣傳禮義獲得了漢人的認可有關。文明太皇太后大力倡導漢化改革使整個國家經(jīng)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yè)。想我祖先從草原中來,今入主中原,我大魏國祚要想長久,一定要大力堅持下去文明太皇太后的政策。”
拓跋宏在取得拓跋澄支持后,在西宮西堂召見任城王拓跋澄,中書令、南部尚書李沖,散騎常侍、御史中尉李彪和輔國將軍王肅,君臣五人一道商議漢化的具體事宜。李沖與李彪是文明太皇太后提拔的重臣,是許多漢化政策的起草者。王肅是王導的后代,出身瑯琊王氏,聰明善辯,涉獵經(jīng)史,頗有大志。本仕于南齊皇帝蕭賾,然父兄被奸人所害,一怒之下投奔北魏。恰逢拓跋宏大力推動漢化改革,對這位熟知漢文化且身懷經(jīng)國濟世才能的世家大族的器重禮遇也日益增加,親貴舊臣目睹之甚為嫉妒,紛紛進讒言誣陷王肅居心叵測。但是始終無法離間這君臣二人。有時候孝文帝屏退左右侍從單獨與王肅論事,甚至整夜不眠。王肅盡忠獻策,無所避忌,稱自己父兄被害,本已經(jīng)是無國無家之人,沒想到今日終遇明主,猶如諸葛孔明遇到劉玄德一般。
商議罷,第二日在平城永安殿,中黃門宦官劉騰宣讀詔書:“昔秦孝公駕崩,秦惠文王立,然商君雖身死但其所創(chuàng)律法卻流傳百代。文明太皇太后頒布之漢化政策均如商君之法一般嚴格執(zhí)行。余外,對二千石考在上上者假四品將軍,賜乘黃馬一匹;上中者五品將軍,上下者賜衣一襲。王爵非庶姓所僭,伯號是五等常秩。烈祖之胄,仍本王爵,其馀王皆為公,公轉為侯,侯即為伯,子男如舊。雖名異于本,而品不異昔。公第一品,侯第二品,伯第三品,子第四品,男第五品。古來圣君以仁德治天下,今廢車裂、腰斬,改梟首、斬首和絞刑三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門,門誅降止本身。布告中外,咸使聞之?!?/span>
在文明太皇太后駕崩的同一年,北魏太和十四年,在南齊為永明八年,荊州長史劉寅向南齊皇帝蕭賾上書,言:“巴東郡王,荊州刺史蕭子響所用服飾經(jīng)常違制,望陛下知悉。”南齊武帝蕭賾見此詔書并未放在心上,僅對其不符合禮制的行為加以訓斥,并未作出責罰。但蕭子響聞之,一股無名之火涌上心頭,誓要將這個告密的小人千刀萬剮。便招來身邊之人,有劉寅、諮議參軍江愈、司馬席恭穆、殷曇粲、中兵參軍周彥、典簽王賢宗、吳修之、魏景淵等。劉寅等人均表示不知情,于是與蕭子響素來不穆的劉寅被處死。齊武帝蕭賾素來篤信佛教,尤其自己已經(jīng)年過五十,對佛教的信仰更重,他不許因為自己的御膳去宰殺牲口,所食飯菜皆為素菜。蕭賾聽聞其子如此暴虐,僅僅因為一道告密的奏本便將自己的屬臣處死,便以一個父親的名義派使臣傳達命令,讓蕭子響回建康自首,未想到蕭子響居然打跑了使臣,公然無視他作為父親與皇帝的權威。蕭賾龍顏大怒,命令丹陽尹蕭順之領軍前往捉拿,臨行前對他說:“務必留蕭子響一命?!笔掜樦筌姷搅酥?,接到了太子蕭長懋的密令,處死蕭子響。蕭順之在兩難中選擇了站在太子一面,在作戰(zhàn)中殺死了蕭子響。
回到建康之后,蕭順之被蕭賾怒斥,又不敢出賣太子蕭長懋,在驚恐之中逐漸病重,不就便去世了。蕭順之是蕭衍的父親,他的祖父與齊高帝蕭道成的祖父是親兄弟。此時蕭衍在隨王蕭子隆的帳下任咨議參軍,在接到父親的亡故的消息后,掩面痛哭,尤其是父親死前自己未能守在身邊而更加愧疚。自己八歲時母親便病亡,此時父親的去世使自己成了無父無母的人。在向蕭子隆辭行后,與自己的結發(fā)妻子郗徽、以及三個女兒蕭玉姚、蕭玉婉、蕭玉嬛踏上了去往建康的歸途。郗徽出身高平郗氏,自幼也是個神童,隸書寫的極為工整,精通經(jīng)史子集。女紅之事都很嫻熟,但是妒忌心太強。母親潯陽公主是南朝宋劉義隆的女兒,在自己十四周歲時,嫁給了父親一眼看中的當世神童,比自己大四歲的蕭衍。南朝宋后廢帝劉昱也曾想娶她為皇后,但郗徽的父親郗紹征求郗徽的意見時,郗徽言:“劉昱無道,同時女兒也不愿受深宮之苦,還請父親代女兒予以推辭。”后宋亡齊立,南朝齊初年,安陸王蕭緬也想娶她為王妃,郗家又以郗徽有疾病而推辭了?;楹筵战?jīng)常打趣蕭衍:“我為了你可是放棄了母儀天下的皇后之位。你要好生待我,若敢負我,定不相饒。”此時蕭衍半開玩笑的答復:“你做不了劉昱的皇后,可以做我蕭衍的皇后?!倍嘶楹笙嗑慈缳e,夫唱婦隨,如伯牙子期一般,還經(jīng)常吟詩作對,伉儷情深,神仙眷侶也莫不過此。
回到建康蕭府后,一家人便緊鑼密鼓地忙活起蕭順之的葬禮。首先是招魂儀式,設明旌、設祭壇。蕭懿作為嫡長子,從前方爬到屋頂去招魂。他手拿父親的衣服面北呼叫,呼名呼字,連呼三聲,以期望父親的魂魄返回于衣。然后從屋的后面下來,把衣服敷在父親的身上,期望父親的魂魄可以重新回歸到肉體。招魂結束后是吊喪。此時,蕭府中的一大家人包括蕭衍、時任太子舍人蕭衍的大哥蕭懿一家、二哥蕭敷、弟弟蕭暢、蕭融、蕭宏、蕭秀、蕭偉、蕭恢、蕭憺以及其他遠近不一的親戚等根據(jù)與蕭順之血緣關系的遠近分別著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蕭衍與其兄弟及其妻子與蕭順之的關系最近,故著斬衰。
與蕭府關系密切者均前來吊唁,其中有南齊武帝蕭賾派遣宮中的宦官來到蕭府宣讀追贈其為鎮(zhèn)北將軍的詔書以示對蕭順之一生為朝廷鞍馬勞頓的表彰與撫慰。竟陵王,太傅,齊武帝蕭賾之子蕭子良則親自上門哀悼以示對蕭衍的恩寵?;侍邮掗L懋也禮節(jié)性性的派遣使者前來吊唁。尚書右仆射兼領衛(wèi)尉,南齊高帝蕭道成的侄子蕭鸞同樣親自登門,欲拉攏蕭懿、蕭衍兄弟。蕭子良與蕭鸞在蕭府中相遇,二人相識一笑,不需多言,便知此行的目的。兩人是南齊廟堂之上的對手,都極為重視蕭懿、蕭衍兄弟。蕭懿、蕭衍兄弟二人此時沉浸在父親過世的悲痛,既無心也無力卷入二人的政治斗爭,故揣著明白裝糊涂地以禮相待送走二人?!熬沽臧擞选敝械纳蚣s、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也紛紛登門表示哀悼。吊喪結束后出喪禮罷,蕭懿,蕭衍兄弟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守喪。
守喪期間,蕭衍對大哥蕭懿說:“父親亡故,今后蕭家的未來還要仰仗大哥你了,我定會作大哥的好幫手?!?蕭懿答曰:“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雖然我們處于守喪期,對于朝政的掌握可是一點不能松懈。” 蕭衍曰:“太子蕭長懋深受高皇帝的喜愛,以皇孫的身份被封為南郡王,更是晉,宋以來的首例。當朝皇帝更是讓太子去國學親自測試學生,為國家未來選取棟梁之才?;实郾菹略趯徖淼り柕貐^(qū)的囚徒問題時曾下詔,言審理獄訟是很重要的工作,這是施行政策,教化民眾的首要問題。太子已到而立之年又是皇帝的助手,應當隨時詳細閱覽。太子便在玄圃園宣猷堂審理三署囚犯,輕重緩急拿捏得十分得體,深受陛下贊許。此外,皇太子現(xiàn)在已在處理尚書省的大部分工作了。如不出意外,皇帝沒有廢立之舉,這便是今后我們要輔佐的皇帝了。父親又曾做過太子詹事,又接到太子密令殺死了蕭子響,我們除了太子,別無可附?!?/span>
正當蕭懿,蕭衍兄弟兩人談論正興時,門外蕭家管家來報:“大公子,三公子,太子不知因何原因,大病?!笔捾才汕补芗疫M一步打探是何原因。過了一段時間,終于得知了原因。原來是皇帝得知了太子建造的宮殿過于華麗,違制了。蕭衍曰:“我確實知道他東宮的殿堂,雕梁畫棟,極盡奢華,甚至超過了皇帝的宮殿。此外,太子還拓建玄圃園和臺城北塹等,內(nèi)中樓觀塔宇,奇石處處,妙極山水。修建的規(guī)模及其盛大,甚至為了加快進度,連宮中的官吏也被太子征召參與修建,落成之日很多人都看到了。但那時很早以前事情了,皇帝耳目眾多,怎么可能現(xiàn)在才知道?”蕭懿對曰:“誰會冒險得罪當朝太子,未來的皇帝呢?誰也不想當?shù)诙€劉寅?!惫芗依^續(xù)稟告道:“皇帝去豫章王家時,路過了太子的東田,太子的眼線來不及通報,以致太子沒有來的及啟動機關遮蔽住東宮中的建筑,這才看到東宮原來是如此這般的違制?;实埤堫伈粣?,已經(jīng)關押了監(jiān)作的主帥,大理正在定罪呢。太子本人也被皇帝召至宮中訓斥,他身體本來就有疾,又有這么一出,驚嚇過度,一病不起了?!毙值芏似镣斯芗抑?,蕭懿耳語蕭衍,曰:“廢太子?”蕭衍對曰:“我以為太子的地位很穩(wěn)固,皇帝諸子無人可威脅他,然若太子先于陛下薨逝,如之奈何?”經(jīng)過這一變故,蕭家今后何去何從,兄弟二人有了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