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中的心理戰(zhàn)--大唐名將風(fēng)采
? ? ? 乾元二年八月,李光弼被肅宗皇帝委任為河北節(jié)度使。這得益于不久前郭子儀因魚朝恩胡亂指揮而兵敗相州。
? ? ? ? 這一回李光弼終于大權(quán)在握不用收宦官的牽制也不必顧忌其他大佬的想法了。他準(zhǔn)備用收拾史思明這個敗類,來展現(xiàn)他的軍事天才。
? ? ? 他先是在河陽城大敗史部,斬大將劉龍仙。而后又母馬勾引了賊兵的千匹良馬。史思明大怒,于是設(shè)計釣魚。史賊向來認(rèn)為李光弼善于守城而不長于野戰(zhàn),總想把他引到野外殲滅。作為以盛產(chǎn)重騎兵出身的契丹人,李光弼的野戰(zhàn)能力并不弱。很快史思明就會在中潬之戰(zhàn)中就有所領(lǐng)教了。
? ? ?史思明故意派人去清河斷李光弼的糧道,李光弼果然不得已出兵相拒,并在野水渡扎營。史思明不由大笑,小兒入我彀中。他想不到的是李光弼也在偷笑,史賊你進(jìn)套吧。當(dāng)夜,李光弼匆匆率兵離去,只留下雍希顥帶一千人據(jù)守。并說今夜必有人偷營,估計不是高庭暉就是李日越,你問他愿意投降朝廷不。若愿意就帶來見我。
? ? ? 雍希顥后脖頸一陣發(fā)寒,司空,你要弄死我可以直說。高庭暉,李日越哪個來也不是我能力敵的。別說一千人,再多給我兵也白費啊。但他不敢抗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李光弼胸有成竹的走了。是夜李日越果率精兵來襲,見唐兵枕戈以待但氣氛悠閑。不覺疑惑,上前一問,雍希顥鸚鵡學(xué)舌了一番。出乎意料的是,李日越思忖良久真的降了。
? ? ? ?出至唐營李光弼熱情接待,坦誠相對。李日越由是感激,欲為他勸降高庭暉。但李光弼大包大攬的說,不用。過兩天高將軍必主動來投。果然一切都如他所說。眾將疑惑,各個百爪撓心,逼著李光弼說說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 ? ? 李光弼大笑,無他,唯知己知彼耳。史賊一直認(rèn)為我不善野戰(zhàn),故意襲擊糧道引我離開大營。我將計就計,造成一個屯兵野水渡的假象。史賊必派心腹干將對我一擊必殺,所以一定是派高李二將中一位來。而等其趕來時,我早已離開。彼無功而返,史賊殘暴,不由分說必遷怒來將。若其知機(jī),則必為自保而降我。若不長腦子回去復(fù)命,必為史賊所斬。不論如何,我斷其一臂。而剩下一人必來降我,你們知道為何?
? ? ? ?眾人齊呼不知。李光弼大笑,李將軍投我,我以兄弟待之,高將軍自認(rèn)能力還在李將軍之上,必也來投。而若當(dāng)日李將軍回去復(fù)命,為亂賊殺害。高將軍也必心寒而投我。此人之常情。我乃朝廷三公,名正言順,又以恩義待人,傻子才在賊窩里廝混。此二公皆人杰,何去何從還難選擇嗎?
? ? ? 李光弼一代名將,不但武功高強(qiáng)行陣應(yīng)手,而且精通人心世故。戰(zhàn)爭和政治從來都是智者為王,不是蠢貨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