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小說(十五)小說的維度

翻開書頁,打開手機,對于我們讀者的生活來說,新的一篇小說都能夠讓我們打起精神,沉醉在作者所描述的精彩世界中。
不過,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我們就會對小說作品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這個標準隨著自己的喜好和外部環(huán)境因素而不斷改變,但知識總量又是不變的。
今天,我將會向你們分享,我是怎么樣評判一部小說的好壞?
只是以我的視角來分清,而不是站在總體上對一個領(lǐng)域內(nèi)的小說做出客觀的評價,這一點要注意。
下面,我們將會講述幾個非常簡單,非常樸實的概念,也會舉一些例子方便大家理清楚之間的關(guān)系。

首先,假設(shè)小說有奇點的誕生,奇點也就是所謂的零維,在空間上看只是一個小點,但這也是作者寫作的開始,因為零維代表的就是靈感,人的靈感誕生起來是非常奇妙的,有時候作者本人也不會用語言和文字詳細地描述。
比如你今天在地鐵站的時候,看見一個扎著雙馬尾的妹子,你看著她的背影,對于藝術(shù)品的欣賞和生理欲望上的不舍,就會促使你想要把這個場景所保存下來,這種推動恰恰是很多新手作家努力的理由。
靈感,說到底是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面對這個場景產(chǎn)生“她是誰,她在哪,她在干什么”,作者就會順坡下驢,反倒向自己的問題給出答案,這就是虛構(gòu)文學的第一步,也是一維化展現(xiàn)的一個過程。

一維化,也就是一條線,作者將零維的小點擴大,不斷地詢問自己問題,所拼湊出的一個起點和終點,因為它就是一條線,在我們的視角里總能從頭看到尾,這便是大概劇情的體現(xiàn)。
這條線也是小說中最重要的枝干。
這個時候新手就會犯一個致命的錯誤,讀者都知道,一維化的小說充其量就是一個大綱,但新手卻會把線扭曲到一個不可思議的角度,這就是“1.5維小說”
1.5維小說讓新手陷入了一個邏輯的誤區(qū),認為自己的小說達到了一定境界,而本身卻脆弱地不堪一擊,讀者肯定不會喜歡這樣的小說。

讓我們接著擴大自己的想象,如上面所說,一維化終究是大綱,它所展現(xiàn)的部分是有限的,這時候我們就會提到很多作家所止步的地方,二維化小說。
二維化小說就是一維化的擴大,就像紙上的黑線不斷地增加自己的面積,變成了一張紙,這張紙就是細節(jié)和描寫,世界觀的體現(xiàn)和無限的細節(jié)。
舉個例子的話就像大樹,一維化就是樹干,而二維化的擴展就是枝丫,還有上面長出的綠葉。這個時候我就舉一個我們?nèi)旱睦?,摸魚po那位網(wǎng)友,他所寫出的歷史和背后的細節(jié),也是二維化無限擴展的一個表現(xiàn)。
但它終究是一張紙,順應(yīng)作者的筆所描繪出一個看似真實卻毫無底蘊的世界。如果從三維的角度來看,這張紙依然脆弱地不堪一擊。

很多作者都會從這里開始放棄,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努力所寫出的小說只是鏡中月水中花,不論自己怎么樣描繪世界,增添劇情,渲染效果,都不會令讀者產(chǎn)生較大的情緒變化,或者稱贊小說好看。
接下來,我們將會知曉,為什么很多熱門文,它的文學水平根本與二維化小說相差不大,卻會吸引如此多的粉絲和流量?
固然,網(wǎng)站中的熱門文有宣傳優(yōu)勢和推薦包裝,最重要的則是,他們的作品是“2.5維小說”
什么是2.5維小說?一張紙就是一張紙,但如果處在三維的空間中,將它折疊起來,在觀感上就像一部三維的小說,你可以將這張紙疊成千紙鶴,小飛機。這部小說也就很有閱讀體驗了,因為讀者就想要這樣的玩具。
2.5維既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時間,也不需要作者夜以繼日地尋找素材和靈感,而且比那些一戳就破的二維化小說有著數(shù)倍的“血量”,順應(yīng)了現(xiàn)在的快時代節(jié)奏,讓讀者在小說中找到了新的樂趣。
所以,現(xiàn)在很多作家都開始以“2.5維小說”當做自己的最終目標而努力。

三維的小說又是什么樣的呢?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一個大概的答案了,傳統(tǒng)文學就是三維化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們有著厚度,什么是厚度?用小說的語言就是思想。
我們在小學生的作文里總會有著這樣感嘆的話,“原來XX是這樣的啊”“今天好開心”,這就是所謂的厚度,在經(jīng)過二維化小說的熏陶過程中,所體悟到的思想。
所以三維化小說“偏重”,很多小白閱讀體驗都比較差,因為他們不喜歡這樣慢節(jié)奏地感悟。
小學生作品所表現(xiàn)的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并不會滿足簡單的道理,所以隨著劇情和世界觀的烘托,復(fù)雜的情感思想就誕生了。
《悲慘世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冉·阿讓一開始就是在舊世界絕望的囚徒,在悲慘的命運,被人看不起的情況下,仇恨這個黑暗的世界,讓讀者下意識地認為他就是反派或者以悲劇收場的時候,神父卻教誨了冉·阿讓,讓他成為了后面的市長和主要人物。
你可以說這就是矛盾,但這確是二維化小說恰恰做不成的,所謂的思想。
思想這一段很難用文字來表達,但是說起來也很簡單,也就是闡述“為何而戰(zhàn)?”的理由,給予讀者一個思考的機會,借此來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讓讀者感悟到與現(xiàn)實生活中體會不了的感情,讓讀者得到“升華”。
這也是很多作家,包括我所奮斗的標準,也就是“要帶給讀者思考,讓讀者體會到不一樣的人生?!?/p>
三維化小說如果說是殿堂的大門的話,那么四維化小說就是非常神秘的存在了,四維化也就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而換一個時間去看,同一個角度的東西又變成不同的樣子?!?/p>
四維化小說是巨作的標準,不同的人都從這本相同文字的書中,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東西,而不同年齡的時候又會感悟到不同的東西。
說到底,就是從零維返璞歸真了,所描繪出的也許只是那次驚鴻一瞥的靈感,但卻帶給了讀者萬般的變化。

后記:在上課的時候,有人指出我——是不是對待網(wǎng)文太苛刻了?當時我就跟他說:這是個人問題。
確實是這樣的,昨天直播的時候,我也跟粉絲說清楚了,說明白了——網(wǎng)文是在特殊的環(huán)境和特殊的時間下,有著自己的邏輯和文化的圈子,對于外人來說這個文化或許是糟粕,或許是優(yōu)勢之處。
但我們都不敢否認的是,網(wǎng)文的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
所以,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打量網(wǎng)文了,還是你早就站在了哪邊的立場開始說話了?
選擇,終究是最后才做的事情,一旦決定,你的立場必然有解釋不清楚的地方和軟肋,這是無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