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國人選車都喜歡買大不買?。?/h1>
因為這是大國消費者的普遍消費心理啊,就連鍵盤眼里把1美元當1人民幣花的美國人都喜歡大車。
從車型銷量榜來看,不算皮卡(因為這里面有相當一部分是商用銷量,如同看國內(nèi)乘用車銷量不能算微面和中面),2022年美國前10名依次是榮放、凱美瑞、CR-V、Model Y、大切諾基、漢蘭達、卡羅拉、探界者、探險者、Model 3、奇駿,即3款緊湊型SUV,4款中型/中大型SUV,1款緊湊型轎車,2款中型轎車。
再看中國,不算微面,同年前10名依次是宏光MiniEV、Model Y、軒逸、宋Plus新能源、朗逸、哈弗H6、秦Plus、凱美瑞、卡羅拉、Model 3,即4款緊湊型轎車,2款中型轎車,2款緊湊型SUV,1款中型SUV,1款微型車。

這么看美國人明顯比中國人更喜歡大車嘛。
可能有人會辯解,這只是因為美國人購買力強。但你要知道,如今美國非豪華品牌中型和以上級別SUV的起售價是4萬+美元,和寶馬3、奔馳E、奧迪A4、ES350、RX350、GLC、X3、Q5等尺寸小一號的豪華品牌車價格高度重疊,在這種情況下圖尺寸的人還是多于圖品牌的人,不正說明了買大不買小么?

如果品牌定位相同,更大的車除了空間之外還意味著更高的設(shè)計標準,配置、用料、安全性、舒適性綜合下來會更好,誰家日系過好了不想添個好點兒的大件?
當然,中國和美國喜歡大車的方式和理由倒是不完全一樣。只從客觀國情來看(不考慮主觀就是喜歡大車)來看,美國是人均車多,后排成年人上座率低,但孩子多、人胖、拉大件需求多,還有不少兼職干接送機服務(wù)的,對車內(nèi)整體空間要求高。
而中國人均車少,不發(fā)達地區(qū)往往一家只供得起一輛車,發(fā)達地區(qū)家庭或許錢夠,但往往受限購和難停車的束縛,也只能買一輛車,再加上不少有車族因為職業(yè)特點要兼顧商務(wù)接待,于是車的后排經(jīng)常要坐成年人,一車多能的需求高,“大”必然是必要條件之一。

加長形式也不同。中規(guī)車的加長大多是加在軸距和第二排,以優(yōu)化后座體驗為主。畢竟以BBA為首的豪華品牌縱置車如果不加長,后排空間比非豪華品牌能低一兩個級別(標軸56E也就是思域水準,標軸X5也就是CR-V水準)。而美規(guī)車的加長除了D級轎車之外大多加在C柱之后(比如RX350L和美式全尺寸SUV),主要拓展后備箱或第三排的空間。這就是兩國用車場景差異很好的反映。




另一個事實是,近三年美國的轎車市場整體在萎縮,不少消費者都轉(zhuǎn)投SUV了,一大波賣得不太好的轎車相繼退市,比如馬6、帕薩特、亞洲龍、??怂?、蒙迪歐、金牛座、君越、君威、科魯茲、黑斑羚、Q70L,



雖然SUV的后備箱進深往往不如同價位轎車,但頭部空間和后備箱綜合裝載能力都有絕對優(yōu)勢。美國的鋪裝公路極為發(fā)達,美國人反而越來越愛買SUV,不也是圖高大能裝么?
雖然我個人對SUV不感冒,但不妨礙我認為買大不買小是正常消費心理。拖家?guī)Ч返爻鲩T,大車用著就是更從容。有些人不知道哪兒來那么強的民族自卑心理,好像凡是中國人的買車喜好和需求,就一定是不好的、畸形的、非理性的,真的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