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教育從娃娃抓起|從小培養(yǎng)健康的財富觀
一、財商教育的意義

01有助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
02有助于孩子從小養(yǎng)成管理財富的習慣

03有助于提高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樹立正確價值觀
隨著財商教育越來越被重視,關(guān)于財商教育方面的兒童書籍、金融讀物也越來越多,父母要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且能傳達正確價值觀的書籍。

在財商教育啟蒙階段,父母要幫助孩子打開財商知識的大門,多加強親子閱讀,啟發(fā)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在故事中成長,在故事中懂得道理,在故事中學到簡單的財富知識,從中體會到價值觀。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逐漸增強,此階段鼓勵孩子獨立閱讀,通過書籍中滲透的價值觀教育孩子;同時父母可以和孩子多交流多探討,檢驗孩子對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是否正確,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財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參觀體驗等,比如:現(xiàn)在很多幼兒園會舉辦“創(chuàng)意市集”活動,幫助孩子建立金錢法則,學習如何管理和支配自己的金錢,金融機構(gòu)也在開展“小小銀行家”教育活動,讓孩子從小樹立對錢的正確認識,向孩子介紹基礎(chǔ)的金融知識和財富管理理念。
三、財商教育的誤區(qū)

1.認為目前孩子還小,財商是大學以后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2.認為財商教育就是理財教育,財商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投資理財意識;
3.不敢和自己的孩子談錢,和孩子交談中回避談錢的話題;
4.不會和孩子談錢,不實事求是,以“哭窮”的方式來激勵孩子;
5.任何事情都用錢和孩子談條件,比如將考試獎勵、做家務等都和零花錢掛鉤。
四、與孩子正確談錢
我們該如何與孩子正確談錢?什么時候比較合適?
當孩子說“想要玩具”的時候,就是孩子出現(xiàn)消費欲望的時候,這時候就是給孩子灌輸金錢意識的最好機會。
最開始可以先給孩子幾個硬幣,然后拿出他平時愛玩的玩具或者愛吃的食物,讓孩子知道錢是有價值的,可以用來交換想要的東西。
等到孩子年齡大一點,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10元、20元、50元的紙幣,告訴他不同面值的錢可以交換到不同的東西,加深孩子對錢、對數(shù)字的理解。
等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就可以帶孩子到真實的場景中消費……這時候我們不建議馬上否定孩子的需求,需要父母的清晰判斷和正確引導,比如問孩子為什么要買?是因為喜歡還是單純羨慕別人擁有?我們拿什么買?如果需要用錢,那么錢是哪里來的?
和孩子最好的談錢方式——“于無形中”,逐步給孩子講清錢的來源,讓他明白工作是什么,什么是付出和回報。清晰價值觀,擁有正確的金錢思維模式。
五、孩子想買的東西太貴怎么辦?
孩子想要買的東西太貴,怎么辦?
如果孩子想要買的東西價格高,我們也不要急著說“那個東西很貴”之類的話,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而是應該認可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探討購買心儀物件的實現(xiàn)路徑。
六:孩子問我家怎么沒有同學家有錢?
孩子問及涉及家中財產(chǎn)問題時,家長應該實話實說,不要用善意的謊言欺騙孩子。
無論家中經(jīng)濟條件如何,都要如實告訴孩子,只有正確地告訴孩子,孩子才會更加現(xiàn)實地看待家庭金錢的能力,不會因為父母善意的隱瞞而誤解家中多有錢,那樣反而陷入了錯誤的認識中。應對孩子如實說明家中的經(jīng)濟情況,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和社會上的職業(yè),錢從哪里來。

但不要對孩子哭窮,家長過度的哭窮反而會讓孩子以為家中很困難,幼小的心靈就會產(chǎn)生憂患意識,擔心家中的經(jīng)濟難以負擔他的生活和上學費用,孩子也會在別的小朋友面前變得自卑沒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