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寫“靜”就不能只寫靜|詩詞摘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靜」
明月入我戶,清風(fēng)吹我衣。
出處:于謙《夏夜步月》
釋義:自己的庭院里明月生輝,清風(fēng)吹拂,自己晾曬的衣服隨風(fēng)飄動的,美麗的景象盡收眼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處:柳宗元《江雪》
釋義: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出處:杜甫 《春夜喜雨》
釋義:伴著春風(fēng)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月黑見漁燈,孤光點(diǎn)螢。
出處: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釋義:漆黑之夜不見月亮,只見那漁船上的燈光,孤獨(dú)的燈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螢火蟲一樣發(fā)出一點(diǎn)微亮。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處:王籍 《入若耶溪》
釋義:蟬聲高唱,樹林卻顯得格外寧靜;鳥鳴聲聲,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對花情脈脈,望月步徐徐。
出處:李珣《女冠子·春山夜靜》
獨(dú)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
出處:李商隱《北青蘿》
釋義:初夜時(shí)分只聽他獨(dú)自敲磐,閑適中靠著一枝青藤。
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
出處:孟浩然《宿業(yè)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釋義:明月掛在松樹的枝頭上,灑下的清輝給夜晚增添了幾分涼意。滿耳清風(fēng)聲和山泉聲,聽起來別有一番韻味。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出處: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釋義:微風(fēng)吹拂荷花清香怡人,竹葉滴落露水聲音清脆。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出處:王維《鳥鳴澗》
釋義:寂無人聲,芬芳桂花,輕輕飄落。青山碧林,更顯空寂。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出處:王維 《山居秋暝》
釋義: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出處: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釋義: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處,禪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繽紛。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
出處:晏殊 《寓意》
釋義: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邊,陣陣微風(fēng)吹來,柳絮在空中飛舞。
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出處:劉長卿《別嚴(yán)士元》
釋義:濛濛細(xì)雨潤濕了衣服,自己卻沒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飄落到地上,聽不到聲響。
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盤青入破窗。
出處:蘇舜欽 《滄浪靜吟》
釋義:山林的蟬兒,邊叫邊飛穿過空疏的門戶野生的青藤曲屈盤繞,伸人破敗的小窗。
夜來江上如鉤月,時(shí)有驚魚擲浪聲。
出處:崔道融《秋霽》
釋義:黑夜降臨,江面上月亮如鉤,不時(shí)的有魚翻騰激蕩出浪花的聲音。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出處:程顥《游月陂》
釋義:水里的云影悠閑地相互照映,林中泉水在靜謐中流淌。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出處:蘇軾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釋義:在一個(gè)暮春之夜,隨風(fēng)飄落的杏花,飛落在竹簾之上,它的飄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給驅(qū)散了。而此時(shí)寂寞的月透過花間,照進(jìn)庭院來尋覓幽閑雅靜之人。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jiān)掠沉治ⅰ?/strong>
出處:湯顯祖《江宿》
釋義: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漁火疏稀,起來看到半輪殘?jiān)掠痴赵跇淞稚系墓廨x也很暗微。
風(fēng)露漸涼人散后,倚闌閑看一池星。
出處:周熙元 《夏夜》
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
出處:丘處機(jī) 《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釋義:寂靜的夜里,暮靄沉沉天地闊,梨花悄悄地綻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
出處:李煜 《搗練子令·深院靜》
釋義:庭院深深,靜默空寂,秋風(fēng)送來了斷續(xù)的寒砧聲。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
出處:馬致遠(yuǎn)《落梅風(fēng)·人初靜》
釋義:人剛剛靜下來,月色正是明亮的時(shí)候。白梅花枝斑駁地斜映在紗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戲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樣凄涼孤零的景象。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
出處:鹿虔扆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