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冷門驚艷的純凈詩句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出處:唐·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釋義: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惹人喜愛,更可愛晚山映照著夕陽的余輝。
松月生夜涼,風(fēng)泉滿清聽。
出處:唐·孟浩然《宿業(yè)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釋義:月光照進(jìn)松林夜晚漸生涼意,風(fēng)聲泉聲共鳴分外清晰。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出處:唐·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jīng)》
釋義:道人禪院多么幽雅清靜,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石魚湖,似洞庭,夏水欲滿君山青。
出處:唐·元結(jié)《石魚湖上醉歌》
釋義:湖南道州的石魚湖,好似洞庭湖,夏天水漲滿了,君山翠綠蒼蒼。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出處:唐·祖詠《終南望余雪》
釋義:終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皚皚白雪好似與天上的浮云相連。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
出處:唐·裴迪《留別王維》
釋義:歸隱山林去到最深處,山巒溝壑要盡情地賞玩。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fēng)吹空月舒波。
出處: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釋義:薄云四處飄散還不見銀河,清風(fēng)吹開云霧月光放清波。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出處:唐·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釋義:云母屏風(fēng)上燭影暗淡,銀河漸漸斜落晨星也隱沒低沉。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fēng)柳映堤。
出處:唐·佚名《雜詩》
釋義:時令將近寒食,春雨綿綿春草萋萋;春鳳過處苗麥搖擺,堤上楊柳依依。
煙銷日出不見人,款乃一聲山水綠。
出處:唐·柳宗元《漁翁》
釋義:旭日初升,云霧散盡四周悄然無聲,漁翁搖櫓的聲音從碧綠的山水中傳出。
長簟迎風(fēng)早,空城澹月華。
出處:唐·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釋義:修長的竹枝早早迎接著秋風(fēng),淡淡的月華灑滿了空城。
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
出處: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釋義:江上的月色分外清明,胡雁從夜空飛掠而過。秋風(fēng)吹起,淮南已樹木凋盡,楚地山頭的落葉想必更多。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
出處:唐·韋應(yīng)物 《秋夜寄邱員外》
釋義:寂靜的山中傳來松子落地的聲音,遙想你應(yīng)該也還未入睡。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
出處:唐·劉長卿《聽彈琴》
釋義:七弦琴彈奏的聲音清冽,曲調(diào)悠揚起伏,琴聲凄清好似風(fēng)入松林。
疏松影落空壇靜,細(xì)草香閑小洞幽。
出處:唐·韓翊《同題仙游觀》
釋義:何必去尋找世外的仙境,人世間就有美好的桃源。
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
出處: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釋義:我拄著拐杖佇立在茅含的門外,迎風(fēng)細(xì)聽著那暮蟬的吟唱。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出處:唐·劉長卿《尋南溪常道士》
釋義:新雨過后松色青翠,循著山路來到水源。
白云依靜渚,春草閉閑門。
出處:唐·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釋義:白云依偎安靜沙洲,春草環(huán)繞道院閑門
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
出處:唐·錢起 《贈闕下裴含人》
釋義:長樂宮的鐘聲消逝在花叢外,龍池旁的楊柳沐浴在春雨中翠色深深。
幽人歸獨臥,滯慮洗孤清。
出處:唐·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二》
釋義:歸隱到這幽靜的山林以來,每天都獨自高臥在林泉之下,積聚的愁慮被洗滌得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