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環(huán)境工程學(整理知識點)

2022-10-09 13:59 作者:答案資料  | 我要投稿

一、水質(zhì)指標

水質(zhì):水的品質(zhì),指水與其中所含的雜質(zhì)共同表現(xiàn)出來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綜合特性。

水質(zhì)指標的種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生物學指標

固體、堿度、硬度、COD、BOD、TOC、TOD

固體:在一定溫度下(103~105℃),將一定體積的水樣蒸發(fā)至干時,所殘余的固體物質(zhì)的總量

BOD:表示水中有機物在有氧條件下經(jīng)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氧量。用單位體積污水所耗氧量表示(mg/L)

二、水中的雜質(zhì):

按顆粒大小分為:粗大顆粒物質(zhì)、懸浮物質(zhì)和膠體物質(zhì)、溶解性物質(zhì)

三、污水的類型: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農(nóng)業(yè)廢水

四、沉淀的類型

四種類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層沉淀、壓縮沉淀

五、淺層理論及其斜板沉淀池

淺層理論:水深為H的沉淀池分隔為n個水深為H/n的沉淀池,則當沉淀區(qū)長度為原來長度的1/n時,就可以處理與原來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達到完全相同的處理效果。沉淀池越淺,就越能縮短沉淀時間

斜板沉淀池:在工程實際應用中,采用分層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難,所以一般將分層的隔板傾斜一個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這種形式即為斜板沉淀池。

六、混凝

1、 膠體雙電層結(jié)構(gòu)及其穩(wěn)定性原因

(1)膠體結(jié)構(gòu):膠體結(jié)構(gòu)很復雜,是由膠核、吸附層及擴散層三部分組成。

(2)膠體顆粒在污水中之所以具有穩(wěn)定性,其原因有三:

首先,污水中的細小懸浮顆粒和膠體顆粒質(zhì)量很輕,在污水中受水分子熱運動的碰撞而作無規(guī)則的布朗運動;

同時,膠體顆粒本身帶電,同類膠體顆粒帶有同性電荷,彼此之間存在靜電排斥力,從而不能相互靠近結(jié)成較大顆粒而下沉;

另外,許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膠體顆粒周圍形成水化膜,阻止膠體與帶相反電荷的離子中和,妨礙顆粒之間接觸并凝聚下沉。

2、 混凝的機理

污水中投入某些混凝劑后,膠體因電動電位ζ降低或消除而脫穩(wěn)。脫穩(wěn)的顆粒便相互聚集為較大顆粒而下沉,此過程稱為凝聚,此類混凝劑稱為凝聚劑。

但有些混凝劑可使未經(jīng)脫穩(wěn)的膠體也形成大的絮狀物而下沉,這種現(xiàn)象稱為絮凝,此類混凝劑稱為絮凝劑。

按機理不同,混凝可分為壓縮雙電層、吸附電中和、吸附架橋、沉淀物網(wǎng)捕四種。

3、 攪拌的作用

促使混合階段所形成的細小礬花在一定時間內(nèi)繼續(xù)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凝體(可見的礬花),以使其在后續(xù)的沉淀池內(nèi)下沉。

七、離子交換

(1)實質(zhì):不溶性的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其他同性離子間的交換反應,是一種可逆的化學吸附過程,又稱離子交換吸附。

(2) 結(jié)構(gòu):樹脂本體、活性基團(由固定離子和活動離子組成)

(3) 離子交換過程的主要特點在于:它主要吸附水中的離子,并與水中的離子進行等量交換

(4)物理性能指標:外觀、粒度、密度、含水率、溶脹性、機械強度、 耐熱性

化學性能指標:交聯(lián)度、酸堿性、離子交換選擇性、交換容量

(5)交換容量:離子交換樹脂交換能力的大小以交換容量來衡量。

(6)工作離子交換容量:又稱實用離子交換容量,是指離子交換裝置在正常運轉(zhuǎn)(出水水質(zhì)等符合要求)期間,交換樹脂總體達到的交換容量。

(7)總離子交換容量:又稱全離子交換容量,是指離子交換樹脂內(nèi)全部可交換的活性基團的數(shù)量。

(8)離子交換的運行操作方式:交換→反洗→再生→清洗

(9)離子交換裝置的類型:固定床和連續(xù)床

八、活性污泥法定義:

一種依靠在曝氣池內(nèi)呈懸浮、流動狀態(tài)的微生物群體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來去除污水中有機物的方法。

基本流程:曝氣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統(tǒng)

九、活性污泥法凈化機理:

(1)吸附階段:污水和活性污泥接觸后的很短時間內(nèi),水中有機物迅速降低,這主要是吸附作用引起的。

(2)氧化階段:在有氧的條件下,微生物將一部分吸附階段吸附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獲取能量,另一部分則合成新的細胞。

(3)絮凝體形成與凝聚沉降階段:氧化階段合成的菌體有機體絮凝形成絮凝體,通過重力沉淀從水中分離出來,使水得到凈化。

十、活性污泥法的評價指標:MLSS、MLVSS、SV、SVI、污泥齡

(1)MLSS(混合液懸浮固體):污水與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中懸浮固體數(shù)

(2)MLVSS(混合液揮發(fā)性懸浮固體):混合液懸浮固體中有機物的數(shù)量。MLVSS能較好地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數(shù)量

MLVSS(MLSS)在0.7左右,﹤0.5時,活性污泥處于老化階段,﹥0.8時,處于松散狀態(tài)

(3)SV(污泥沉降比):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靜置30min,沉淀污泥占混合液的體積分數(shù),一般在15%~30%

(4)SVI(污泥指數(shù)):SVI=污泥干重(g)(混合液沉淀30min后污泥容積(ml))

SVI在50~150左右,過低,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過高,污泥難以沉淀分離

(5)污泥齡:是指曝氣池中工作的活性污泥總量與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它表示新增長的污泥在曝氣池中的平均停留時間。

十一、生物膜

(1)定義

以附著在惰性載體表面生長的,以微生物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產(chǎn)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無機及有機物等組成,并具有較強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結(jié)構(gòu)。

(2)生物膜結(jié)構(gòu)

從外面到里面的順序為污水、流動水層、附著水層、生物膜(分為好氧層和厭氧層)、濾料

(3)凈化機理

a.生物膜表面積大,能大量吸附水中有機物

b.有機物降解是在生物膜表層0.1-2mm的好氧生物膜內(nèi)進行

c.多種物質(zhì)的傳遞過程

十二、水處理方法

(1)吸附-生物降解工藝(AB法)

分為預處理段、A級和B級三段,無初沉池

A級以高負荷或超高負荷運行,B級以低負荷運行,A級曝氣池停留時間短,30~60min,B級停留時間2~4h。

該系統(tǒng)不設初沉池,A級曝氣池是一個開放性的生物系統(tǒng)。A、B兩級各自有獨立的污泥回流系統(tǒng),兩級的污泥互不相混。

(2)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SBR工藝的基本運行模式由進水、反應、沉淀、出水和待機五個基本過程組成,從污水流入到閑置結(jié)束構(gòu)成一個周期,在每個周期里上述過程都是在一個設有曝氣或攪拌裝置的反應器內(nèi)依次進行的。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的池體狹長,池深較淺,在溝槽中設有表面曝氣裝置。曝氣裝置的轉(zhuǎn)動,推動溝內(nèi)液體迅速流動,具有曝氣和攪拌兩個作用,溝中混合液流速約為0.3~0.6m/s,使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tài)。5 ~15min完成一次循環(huán)。

(4)膜生物反應器

將生物反應器與膜過濾相結(jié)合,在生物反應器中,膜直接與污泥混合液接觸,并進行過濾,降解或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質(zhì)的生化反應過程

(5)曝氣生物濾池(BAF)

工作原理:

濾料層實現(xiàn)污染物降解以及二沉池的功能;

運行時,懸浮物和脫落的生物膜被濾料層截留,水頭損失增加,需要對濾料進行

反沖洗,反沖洗后的水進入初沉池。

工藝流程:過濾、生物吸附與生物氧化作用凈化污水,濾料表面為好氧環(huán)境,內(nèi)部為缺氧、厭氧的微環(huán)境,使得硝化、反硝化作用同時進行。

編輯


(6)生物流化床

定義:借助流體(液體、氣體)使表面生長著微生物的固體顆粒(生物顆粒)呈流態(tài)化,同時進行有機物降解的生物膜法處理技術。

原理:載體顆粒的流化,是由于上升的水流(或水流與氣流)所造成的。

三種狀態(tài):固定狀態(tài)、流化狀態(tài)、輸送狀態(tài)

(7)厭氧生物處理

三段式機理:

第一階段——水解階段: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在水解發(fā)酵菌作用下轉(zhuǎn)化為糖類、脂肪酸、氨基酸、水和二氧化碳

第二階段——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階段:脂肪酸在產(chǎn)氫產(chǎn)乙酸菌作用下轉(zhuǎn)化成H2、CO2、乙酸

第三階段——產(chǎn)甲烷階段:4H2+CO2→CH4+2H2O ? ? ? ? ? 2CH3COOH→2CH4+2CO

(8)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

污泥床反應器內(nèi)沒有載體,是一種懸浮生長型的消化器。

由反應區(qū)、沉淀區(qū)和氣室三部分組成。

(9)兩相厭氧法

兩相厭氧消化法是一種由上述厭氧反應器組合的工藝系統(tǒng)。厭氧消化反應分別在兩個獨立的反應器中進行,每一反應器完成一個階段的反應

十三、生物脫氮機理:

氨化階段:在氨化細菌的作用下,有機氮化合物分解轉(zhuǎn)化為氨氮

硝化階段:硝化過程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亞硝化菌將氨氮轉(zhuǎn)化為亞硝酸鹽,第二階段由硝化菌將亞硝酸鹽轉(zhuǎn)化為硝酸鹽

反硝化階段:反硝化反應是在缺氧狀態(tài)下,反硝化菌將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還原成氣態(tài)氮的過程

十四、新型生物脫氮工藝:

短程硝化反硝化:由于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生長特性的差異,可通過控制運行條件,氨氮的氧化過程控制到NO2-階段,不氧化到NO3-,然后再通過反硝化作用直接將NO2-還原到N2

同步硝化反硝化

厭氧氨氧化

十五、生物除磷機理

厭氧釋磷,好氧吸磷

十六、 A2/O工藝:流程、單元作用、存在問題、解決方法;

流程:

單元作用:厭氧段:厭氧釋磷

缺氧段:反硝化

好氧段:好氧吸磷,硝化

沉淀池:污泥回流

存在問題:

(1)污泥回流中的硝酸鹽和DO會被破壞

(2)厭氧釋磷、缺氧反硝化都需要碳源,碳源不足導致脫氮低

(3)聚磷菌(除磷)、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脫氮)、產(chǎn)硝菌共同生活在一起,聚磷菌污泥齡短,硝化菌污泥齡長,導致不能同時滿足。

解決方法:倒置A2/O 工藝:厭氧段和缺氧段倒置,水分兩部分,分別進去缺氧池和厭氧池

十七、反硝化除磷:原理、工藝

原理:(1)反硝化除磷的厭氧釋磷機理與硝化除磷相同

(2)反硝化除磷在缺氧條件下以硝酸鹽代替氧作為電子受體進行聚磷,同時將硝酸鹽還原成N2或氮化物。

工藝:A2N-SBR反硝化除磷系統(tǒng)是目前比較流行的雙污泥工藝

A2-SBR:在厭氧/缺氧環(huán)境,富集反硝化聚磷菌,用于反硝化脫氮和除磷

N-SBR:在曝氣條件下運行,富集硝化菌,用于氨氮的氧化。其DO和SRT可以控制在較高的水平,有利于NOB生長

十八、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編輯


城市污水處理流程:污泥→濃縮→消化→預處理→脫水→干燥焚燒→最終處置

十九、污水生態(tài)處理技術

人工濕地

(1)組成:由水體、基質(zhì)、植物和微生物等部分構(gòu)成的

(2)原理:污水流經(jīng)人工濕地系統(tǒng),首先,基質(zhì)對其進行吸附、離子交換、沉淀、過濾截留污水 中不溶性污染物,然后,附著在基質(zhì)和水生植物表面的微生物再進一步對其分解代謝;同時,通過根區(qū)硝化、反硝化作用及植物的吸收同化作用將可溶性污染物去除。

(3)類型:表面流人工濕地、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垂直潛流人工濕地三種類型。

廢水土地處理技術

(1)土地處理:利用土壤的物理、化學與生物化學作用,將污水中污染物去除,使之轉(zhuǎn)化為新的水資源,達到重新回收、利用

(2)機理:

土壤作用:有機物的去除;氮磷化合物的去除;陽離子與重金屬離子的去除

植物的作用:農(nóng)作物吸收大量的氮磷化合物與有機營養(yǎng)物,使污水得到凈化;通過根系吸取一定量的污水,并通過根系作用,增加土壤的透氣性能,根系又可作為土壤中微生物的介質(zhì)

氧化塘

機理:污水在塘內(nèi)長時間緩慢流動和停留,通過微生物的代謝活動,是有機物降解,污水得到凈化

計算題

課本

P20 懸浮固體 例1-1

P25 堿度 例1-3

P27 硬度 例1-4

P32 BOD5 例1-5

P76 課后題 1-8,1-15,1-23,1-26

P156 交換容量 例2-7

P165

P299 例3-4

簡答題

一、 第十二章噪聲、電磁、放射性、光污染的防治措施

二、

三、

論述題

固廢方面


環(huán)境工程學(整理知識點)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高台县| 邯郸市| 襄汾县| 黄浦区| 新疆| 临沂市| 侯马市| 修武县| 沙田区| 泰来县| 汶川县| 延安市| 娄底市| 海盐县| 吉木萨尔县| 镇江市| 鹿泉市| 丰都县| 锡林郭勒盟| 朝阳区| 柳州市| 定襄县| 梨树县| 师宗县| 化德县| 文水县| 忻州市| 武冈市| 元江| 广饶县| 云阳县| 南岸区| 保定市| 台东县| 奇台县| 丹东市| 巨野县| 临潭县| 得荣县| 当雄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