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生活在河流里的牛鯊,有116次攻擊人的前科,比大白鯊還可怕
提到鯊魚,腦子里總會浮現(xiàn)起,茫茫大海上,孤立無援時看到的鯊魚鰭。這種兇猛的食肉魚類,以嗜血而為人所知,是海洋里的食物鏈頂層。但是鯊魚的種類有很多種,電影常見的大白鯊,趕海人能撿到的貓鯊,都只是其中一種。有一種鯊魚,不光能在海洋里縱橫海域,還能在淡水河流里來去自由,嚴重威脅沿河居民的生命安全,這就是牛鯊。
海水淡水來去自由
在我們普通人的印象中,鯊魚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大家都知道,海水含鹽量很高,海洋生物是幾乎無法在淡水里生存的,因為滲透壓的原因,適應了高濃度的海水后,一旦進入淡水,會導致細胞滲透壓失衡,大量淡水滲透入細胞內,將生物活活撐死。反之,淡水魚也無法在海水里存活,因為會體液向外滲透,導致脫水而死。
但是凡事無絕對,也會有一些例外,有些魚類生活在河流入??诘暮K慕粫?,故而耐鹽性也較強,也被稱為廣鹽性魚類。比如大馬哈魚,平時會生活在海水里,但是到了產卵期,會溯溪逆流而上,到淡水河里去產卵。還有像鰻鱺,平時生活在淡水,卻會前往海水區(qū)產卵。
溯溪的大馬哈魚
大部分鯊魚,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鯊魚體內是存在大量的三甲胺和尿素的,它們需要利用海水來調節(jié)到一個平衡穩(wěn)定的數(shù)值,在海洋當中生存才可以使體內的這兩種物質與環(huán)境達到飽和的狀態(tài),但如果要是去到淡水中生存,便會使這種平衡打破甚至造成死亡。
牛鯊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能力,它們可以通過調節(jié)血液里鹽分,以及其他物質的含量,來維持身體內鹽度的平衡。它的腎臟比其他鯊魚更強大,可以快速代謝飲入體內的淡水,以正常情況下15倍速的排尿速度將淡水排出。這項神奇的技能,讓它在淡水和海水里都來去自如,經(jīng)常被人在離海幾百甚至幾千公里的內陸河中發(fā)現(xiàn)。
在1937年,兩個漁民在伊利諾斯州奧爾頓附近,從新奧爾良上游約1750英里(2800公里)的地方,捕獲了一條牛鯊。據(jù)報道,牛鯊可以沿著亞馬遜河逆流而上,最遠可到達秘魯?shù)囊粱兴?,距離海洋近2200英里(3500公里)。
比大白鯊還可怕的牛鯊
海洋里鯊魚的兇猛度,有個公認的排名,大白鯊>虎鯊>牛鯊,而從體型上來說,牛鯊的體型是最小的,所以排名也就靠后了一點。它們一般能長到2-3米,其中雄性個體會略大點,體重能長到200公斤左右。千萬不要因為它體型小就小看了它,對于人類來說,它其實比大白鯊更加可怕。
牛鯊也被稱為公牛鯊,而它的性格也像公牛一樣,體型健碩,性格火爆。用于進入淡水后,體內睪丸酮的異常分泌,讓它們像發(fā)情的公牛一樣,想要碾碎一切阻礙。 牛鯊的食譜非常廣泛,只要它們能看見的動物,無論是同為海洋霸主的大白鯊,或者是淡水河流里的河馬、鱷魚,都是它們捕食的對象。而人類,也是它重點攻擊目標之一。
牛鯊被認為是最常見的人類攻擊者之一。光是能在淡水河流中發(fā)起攻擊這個特點,就讓人類防不勝防。根據(jù)國際鯊魚襲擊檔案,他們的總攻擊次數(shù)排名第三,歷史記錄上共有116次襲擊,其中25次是致命的。僅次于大白鯊(326次攻擊,52次致命)和虎鯊(129次,34次致命)。
有部名為《大白鯊》的電影,讓人們認識了大白鯊,在電影創(chuàng)作過程中,曾經(jīng)參考了1916年7月在新澤西海岸發(fā)生的一系列鯊魚襲擊事件。
這次事件造成四人死亡,一人受傷。這部電影以一條大白鯊為罪魁禍首,這個物種也因1916年的襲擊事件而廣受指責。然而,根據(jù)一些專家的說法,大白鯊在新澤西州相對稀少,尤其是在內陸水道,其中兩次襲擊發(fā)生在距離海洋10英里(16公里)的馬塔灣的一條小溪里,從種種跡象表明,這起襲擊事件是牛鯊造成的可能性更大。
事實上,大部分的鯊魚襲擊人都是這家伙干的,大白鯊替它背了不少鍋。
牛鯊像饕餮一般極為的貪婪,貪吃。曾經(jīng)有人發(fā)現(xiàn)過一只擱淺的牛鯊,檢查發(fā)現(xiàn)原來是撐死的,在它的胃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動物的殘骸和一些海洋垃圾,它們會把它們能吞下的一切都吃進肚子里。
牛鯊嘴里密布著鋒利的牙齒。上下牙齒還各有分工:尖利的下齒便于叼住獵物,將獵物牢牢抓?。蝗卿忼X似的上齒,用于吞吃、切割食物,把獵物刺穿,撕扯獵物的肉。
它們的胃容量很大,能夠將食物存儲十天左右,像是個天然的冰箱,但由于它很貪吃,所以每兩三天都會捕食一次。
總結:
其實鯊魚并不喜歡吃人肉,但是它們充滿攻擊性和好奇心。遇到了人類開的小艇,牛鯊會去沖撞它,如果有人落水,牛鯊會咬上一口,然后發(fā)現(xiàn)并不好吃,就會放棄攻擊。但是由于相對于人類,它們體型還是太大了,一口下去,不死也殘廢了,加上它們如果成群出門,一個鯊魚嘗上一口,那生還希望就真的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