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有許多,但海飛茲卻只有一個(播放器轉錄24-96)

每次聽到海菲茲的流浪者之歌時總是忍不住點上一根煙,然后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靜靜的陷入沉思……
1987年12月10日,因在家中跌倒,俄裔小提琴家亞莎·海菲茲(Jascha Heifetz)在美國加州洛杉磯的雪松西奈醫(yī)療中心去世,享年86歲。
海飛茲被全球評論家一致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提琴家。用他的同胞小提琴家大衛(wèi)·奧伊斯特拉赫的話來說:“小提琴家有許多,但海飛茲卻只有一個?!焙统錾趭W地利的小提琴家弗里茨·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1875.2,2-1962.1.29)一樣,海菲茲是二十世紀最具革新精神和影響力的小提琴家——這肯定不是巧合,這兩個男人的生日為同一天,都是2月2日;兩人都是在快到87歲生日時去世。
海菲茲出生于音樂家庭,父親是一位音樂老師,曾為自己剛滿三歲的兒子特制過一把僅四分之一大小的小提琴。海飛茲在會和別人交談之前就開始學習演奏音樂,顯而易見,他的天賦非常特殊,仿佛是上天所賜,很小的年紀就具備了驚人的音樂才能。六歲時,這位琴童就能在大庭廣眾面前,以一半尺寸大小的小提琴演奏了《門德爾松小提琴協(xié)奏曲》。
七歲時,海菲茲在俄國的科夫諾,即現(xiàn)在的立陶宛考納斯,舉辦了首場公開演出,曲目為《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九歲那年,海飛茲加入了匈牙利小提琴家、著名小提琴老師萊奧波德·奧爾在圣彼得堡開設的小提琴課程,連續(xù)三年被譽為具有無可比擬天賦的天才兒童。奧爾那些著名的學生中,包括埃弗倫·津巴利斯特、米沙·艾爾曼、托沙·塞德爾以及艾迪·布朗,但只有海菲茲具備稀有而神奇的“內在光芒”。1911年4月, 海飛茲首次在圣彼得堡舉行公開演出;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海菲茲又相繼在德國、奧地利和斯堪的納維亞舉辦了數場音樂會。一個有關超級神童的流言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十一歲那年,他首次出現(xiàn)在德國柏林。不久以后,海菲茲應邀參加一個專門召開創(chuàng)建于歐洲的小提琴家“首腦會議”。當時在場的知名音樂人士有:胡安·曼儂、布洛尼斯拉夫·胡伯曼、卡爾·弗萊什、威利·黑斯、簡·庫貝利克以及弗里茨·克萊斯勒。在眾人懷疑的目光中,海菲茲演奏了《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在克萊斯勒技藝精湛的鋼琴伴奏下,海飛茲僅憑記憶演奏了這支名曲)。正是在這段時期里,克萊斯勒發(fā)出了他那著名的言論:“好了,先生們,我們不妨在膝蓋上砸壞自己的小提琴吧!”
俄國革命爆發(fā)以后,海菲茲全家在克服了許多反對猶太人的艱辛之后,逃離了布爾什維克,于1917年前往美國。海菲茲和普羅科菲耶夫之間第一次備有證明文件的會晤是1917年2月13日,在彼得格勒(如今的圣彼得堡)舉辦音樂會期間,這是海菲茲在全家移民美國之前,在俄國舉辦的最后一場獨奏音樂會。海菲茲演奏了肖邦的一首夜曲和《帕格尼尼練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