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西線部隊力量大致解釋和對于諾曼底登陸的一些看法
今天這期視頻主要糾正一些二戰(zhàn)中刻板印象和一些錯誤的觀點,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和需要改正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qū)下方留言,大家和平討論,(阿登反擊戰(zhàn)文案太難寫了,先水期視頻,積攢一下做二戰(zhàn)視頻的經驗,可以期待一手)那么,切入正題
1.?西線德軍裝甲部隊在諾曼底登陸前很弱,都是二線部隊和被打殘的部隊
西線德軍實力很弱是一部分人的刻板印象,但事實真的如此嗎?,1943年11月,希特勒頒布了著名的第51號訓令,要求強化西線防御,補給優(yōu)先補充西線,這導致了東線的裝甲部隊得到的坦克比西線少,并且東線還要負責遠比西線漫長的戰(zhàn)線,所以東線會被蘇軍夏季攻勢打崩盤,扯遠了,那么把視角拉回西線,西線的裝甲部隊極為強大,總計9個裝甲師和1個裝甲擲彈兵師,足以看出小胡子對于西線的重視,并且也是群星云集,番號為:第2裝甲師,ss1警衛(wèi)旗隊,ss2帝國師,裝甲教導師,第9裝甲師,ss12希特勒青年團師,ss17裝甲擲彈兵師,第21裝甲師,第116裝甲師,第11裝甲師,都是德國裝甲部隊中的精銳,五個滿編裝甲師(170+坦克)、四個嚴重超編裝甲師(數(shù)量在199-237輛不等)、一個缺編但是也有七八十輛坦克突擊炮的裝甲師,還有三個重型坦克營、兩個黑豹旅、一個重型TD營、一個重型突擊炮營,總計坦克加突擊炮1891輛,這個數(shù)量相當嚇人了,做個對比,同時期的東線坦克數(shù)量并不算多,但是突擊炮比起西線多一千多輛,東線部隊滿編情況更是離譜,滿編的裝甲師少之又少,最少的甚至沒有他的番號大,如果西線是二線,東線和保安部隊沒啥區(qū)別,有很多裝甲師都是依靠3號充數(shù)的,20裝用4號充數(shù),并且在盟軍登陸后,德軍甚至從北烏克蘭抽調了ss9和ss10兩個裝甲師,再講個笑話,增援的ss10在西線算是弱的
2.?在法裝甲部隊都是法國繳獲裝備
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法國繳獲裝備在西線確實有,但是沒有很高的比重,加起來也就是179輛繳獲坦克,完全比不上德軍主力坦克的數(shù)量,655輛豹子,758輛四號,比虎倒是多點,但是也可以證明在法裝甲部隊不是全靠法國繳獲坦克,這種說法也是最容易被反駁的
3.?西線步兵部隊都是由蘇聯(lián)戰(zhàn)俘和其他各國戰(zhàn)俘組成的
這種說法無疑是斷章取義的,雖然德國西線步兵部隊確實有不少由蘇聯(lián)戰(zhàn)俘和老弱病殘組成的師,例如709師,以及一堆以7開頭的3位數(shù)的步兵師,但 北法地區(qū)也有不少的精銳步兵師和傘兵師,例如著名的352步兵師,353步兵師,91師,2傘,3傘,除此之外還有20多個質量說得過去的師等待盟軍登陸,西線有部分步兵師確實很弱,但是也有近30個質量可靠的步兵師,斷章取義這種事也大可不必
4.?諾曼底登陸規(guī)模完全比不上東線的大戰(zhàn)役
這點無疑是離譜的,就拿巴格拉基昂舉例子,德軍剛開始的時候總共只有20裝,大殘的統(tǒng)帥堂,18裝擲,25裝擲,坦克加突擊炮總共就400多輛,窮的連鍋揭不開,中集這點數(shù)量基本相當于西線4個裝甲師,20裝還是個預備隊,即使是這樣的大順風,蘇軍在鮑里索夫依然遭受到了5集+505重坦營的重擊,還被殘廢的12裝從包圍圈救出了不少人,德軍在整個巴格拉基昂行動中損失45w上下,諾曼底和巴格拉基昂德軍損失人數(shù)差不多,巴格拉基昂行動,摧毀德軍近2000輛坦克,但是諾曼底戰(zhàn)役要比巴格拉基昂摧毀的坦克數(shù)量更多,到8月25日,盟軍已經摧毀了2200多輛坦克,德軍的損失50w上下,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也是合圍了德軍3個裝甲師,但數(shù)量遠不及德軍44年12個裝甲師的主力,人比諾曼底多倒是不假,綜合而言,諾曼底戰(zhàn)役的規(guī)模比大多數(shù)東線戰(zhàn)役要大不少
5.?德軍新兵,盟軍勝之不武
這點更令人好笑,ss12希特勒青年團師成員大多都是18歲朝上,士官有很多都是從警衛(wèi)旗隊拿過來的,而且被德軍新兵打趴的蘇軍怕不是更加丟人,此處特地艾特一手羅特米斯特洛夫
如果有遺落的可以補充
資料暫時先不放,后面做個視頻,主要是為了我阿登反擊戰(zhàn)留個經驗,寫的不好請多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