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不僅帶來便利 也帶來危機 保護車主隱私 從比亞迪開始

最近各大車企都在談汽車給用戶帶來的第三大空間感。汽車作為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做好車機交互和人車交互是各大車企努力的方向。如果想擁有更好地交互體驗,勢必要進行用戶隱私信息的探索和記錄。車內攝像頭便是一個很好的交互橋梁。
凡事皆有利有弊,車內攝像頭在獲取用戶信息后,才能更好地服務用戶,而用戶隱私信息安全,也在這一刻迎來了泄露的可能性。所以,隱私信息是否被獲取,選擇權應該放在使用者手里,而非制造商。

來自調查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2022年上半年針對車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網(wǎng)絡惡意行為已經(jīng)超過100萬次。如何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信息安全,也是各大車企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隨著電影《封神第一部》的大火,很多新人演員都迎來了自己的流量時刻。而近期最火的莫過于殷郊扮演者陳牧馳個人信息被泄露,包括退役軍人身份、結婚離婚登記信息等。試想一下,如果被泄露個人信息的是自己,該有多可怕。在這個鍵盤俠時代,激進的網(wǎng)友甚至會直接打電話或者跑到家里進行騷擾,何其危險。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比亞迪在針對車內攝像頭方面給了車主兩種選擇。第一種是物理關閉。給車內攝像頭裝一個蓋板,在不需要錄音錄像的情況下,車主可手動蓋上蓋板。第二種是在比亞迪手機app和車機系統(tǒng)均添加了向用戶提供隱私聲明的功能,以最直白的方式告知用戶個人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權限訪問舉措,并且提供個人信息權益查詢的便捷渠道。

作為國內最早使用車內攝像頭蓋板的企業(yè),比亞迪的物理關閉方式直截了當。但面對科技的日新月異,信息安全防御體系才是比亞迪的研究重點。信息安全防御體系包含的東西比較多,比如在獲取客戶個人隱私之初,有告知義務;開放客戶對個人隱私的查詢或關閉權限;對已獲取的客戶隱私信息進行加密處理,防止被泄露;接受第三方監(jiān)督機構的監(jiān)督等等。

在為信息安全防護加持方面,比亞迪做的確實不錯。比亞迪通過持續(xù)高強度安全攻防測試方式,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產(chǎn)品的安全防護,并表示愿意且正在接受監(jiān)管機構的監(jiān)督。另外比亞迪還獲得了R155(CSMS)、R156(SUMS)體系認證等安全認證,并通過了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這些舉措和成果,對于比亞迪車主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增加了個人信息泄露的幾率。我們時常會接到各類騷擾電話,甚至能說出你的住址、聯(lián)系方式、家庭情況等等。因此在購買手機、電腦、汽車等產(chǎn)品時,一定要認準注重用戶隱私信息保護的品牌,不可掉以輕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