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力求做一個圣人,不做韓愈小學(xué)生這樣的千里馬
我們力求做一個圣人,不做韓愈小學(xué)生這樣的千里馬 楊愛民 1、 “楊吧”中一個取名叫“不要太自”的傻瓜網(wǎng)友在我的帖子中作詩說: 《百越千里駒》 嘗有千里駒,凄凄百越棲。 耀耀光鮮鬃,淪落陋廄中。 昌黎言千里,名馬遇伯樂。 然則馬無力,安求騁千里? 今朝見樓主,贈以此詩,望閣下修身自勉,空談而無力,安能騁千里,鬃毛光鮮又如何? 瑞金才子對他說: 第一,我不是你眼中的王明、王文斌、馬謖、趙括這四大空談?wù)`國的空論家。 第二,我的語言文字不會像你這么愚蠢的人認(rèn)為的那么無力。 第三、我不是你眼中的千里馬,而是李耳、雪芹那樣的圣人。 第四,你我都是馬的話,我的鬃毛并不比你光鮮,我是粗繒大布裹生涯,我是一個平常的農(nóng)民,我常常穿粗衣爛布,沒有你這么愚蠢的人想像的那么光鮮。 第五,你的詩只屬于打油詩,水平還太低,墨水還太淡,草包一個,請看看你的才子老師的古詩說: 《才子談圣人》 圣人最坦然,悠悠度日閑。 淡淡粗布裹,默默耕耘田。 李耳千年存,雪芹萬年鮮 他倆如神馬,永存天地間。 2、 韓愈小學(xué)生的《昌黎先生集·雜說》中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注解: 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xiàn)指能夠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馬,比喻有才華的人。 奴隸人:古代指仆役,這里指喂馬的人。 駢死:并列而死。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石(dàn):十斗為一石,一石約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經(jīng)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因此雖有名貴的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中受辱,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聞名于世。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喂養(yǎng)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優(yōu)良的素質(zhì)不能表現(xiàn)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qū)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喂養(yǎng)它,就達(dá)不到千里馬的能力,聽千里馬叫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著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rèn)識千里馬吧! 3、 韓愈文章中說賢才難遇明主,容易被社會埋沒,諷刺世間的凡夫愚目不識人才、也表達(dá)了韓愈小學(xué)生懷才不遇的憤意。 韓愈小學(xué)生說,當(dāng)你懷有一定的才華時,要有伯樂一樣的貴人發(fā)現(xiàn)你、賞識你、提拔你,你的才華才能展現(xiàn),否則,你將一無是處。 韓愈小學(xué)生的作品中顯示,有才華的你只是千里馬,確實(shí)很好、確實(shí)可貴、確實(shí)難得,但能識有才華的貴人比你更好、更可貴、更難得,因為他是伯樂,沒有他哪有你?你要依賴他而存在,你要依賴貴人而生存,沒有伯樂,你這樣的千里馬一無是處。 3、 才子看后覺得韓愈小學(xué)生的作品太差,真正有才華的圣人不是千里馬,而是萬年常青的神馬,他們要比伯樂更好、更可貴、更難得。他們就像天上皓月,遲早會升起,有的圣人是在生前升起,如圣人李耳;有的圣人是在死后升起,如圣人曹雪芹。 千里馬的缺陷是不能自食其力,要伯樂喂養(yǎng)多才能跑得遠(yuǎn)。 圣人的優(yōu)點(diǎn)是能自食其力,他和平常百姓一樣,吃得少干得多,有無伯樂都可以名垂千古并有名著留傳。 伯樂在圣人眼里,只是凡夫一個,他沒有圣人好、沒有圣人可貴、沒有圣人那樣難得。所以,我們力求做一個李耳或曹雪芹這樣的圣人,不做韓愈小學(xué)生這樣的千里馬。 5、 才子模仿作韓愈的《馬說》作精妙絕倫的現(xiàn)代文言文《圣人說》: 前有圣人李耳能達(dá)于世,時也、命也、運(yùn)也。后有圣人雪芹難達(dá)于世,時差,命差、運(yùn)差!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圣人更難有。 名馬常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圣人勝于名馬,名馬無伯樂難行,圣人如龍,或隱于山林、或潛于田野、或伏于波濤、或藏于龍?zhí)?、或睡于龍洞?圣人者,一食同百姓,一言一行同百姓,凡夫不知其能也!不知其圣人也!圣人皆有名著,李耳有《道德經(jīng)》、曹雪芹有《紅樓夢》、瑞金才子有《楊愛民詩文》。 圣人為腹不為目,食得飽,力可足,美不外現(xiàn),與世無爭,與百姓無異,凡夫怎識他是圣人?怎知他著書為何? 凡夫?qū)κト艘云匠R曋咧云匠?,食之以平常,鳴之不曉其意,卻常嘆說:“天下無圣人!”嗚呼!其真無圣人邪?其真不知圣人也! 2023年8月27日筆于廣東德慶縣官圩鎮(zhèn)舊市場出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