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do/doing傻傻分不清?超全面非謂語剖析!|語法合集

靈活の非謂語(下)
(非謂語作賓語/補語)
上期回顧:(不懂的建議翻看@心淼的專欄:超清晰語法教程!【非謂語】的全面講解(上))


本期內(nèi)容:
非謂語作賓語
做賓語的非謂語動詞,只有不定式和動名詞,置于動詞或者介詞之后。
e.g.1
-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to the party. 謝謝你邀請我參加聚會。
- I dreamed of becoming a teacher when I was a kid. 我小時候夢想成為一名教師。
“介賓結(jié)構(gòu)”,介詞后需要名詞性的成分來充當(dāng)介詞后的賓語,所以這里的“inviting”和“becoming”都是動詞“化身”動名詞之后,再來充當(dāng)介詞后的賓語。(所以介詞后的動詞必須是-ing的形式)
e.g.2
- She loves you but always forgets to say it. 她愛你,但她總是忘記說。
- He didn't want to risk getting wet as he had only one suit. 因為他只有一件衣服所以他并不想冒著被淋濕的風(fēng)險。
這里則是不定式“to do”來充當(dāng)動詞“forget”后的賓語,以及動名詞“getting”來充當(dāng)動詞“risk”后的賓語。
難點:to do or doing?
難點:to do作賓語

這里都在體現(xiàn)說話人對做某事的一種意圖、態(tài)度或能力。
e.g.
- I will attempt to answer all your questions. 我將努力回答你的全部問題。
- They have agreed to give me another chance. 他們同意給我第二次機會。
以下為只能接to do的動詞:

切忌死記硬背??!要理解??!
比如:“claim”聲稱,我們還是可以將它理解為傳遞說話人的意圖和態(tài)度,畢竟這個詞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某人聲稱的事實往往是“未經(jīng)證實的”,也就是借助“聲稱”這個動作來傳遞他的意圖、目的。
難點:doing作賓語

這里,后面都是接一件事,將一件事給“名詞化”,也就是將一個動詞轉(zhuǎn)化為動名詞,大多數(shù)情況下模糊了動作發(fā)生的時間。
e.g.
- I enjoy staying here. 我喜歡待在這里。
“待在這里”這件事情,我們是將動作“stay here”名詞化就獲得了“staying here”。
- He avoided talking about this. 他逃避聊這個。
我們將動作“talk”名詞化,得到“talking”。逃避后的內(nèi)容本來就可以是任何名詞,比如他逃避“學(xué)習(xí)”,比如他逃避“考試”。我們只不過借助“doing”的形式將動作名詞化了。
以下為只能接doing的動詞:

e.g.
- Do you fancy going out this evening? 今晚你想出去玩兒嗎?
- He didn't mention seeing you. 他沒提到看見過你。
在一些短語或句子當(dāng)中也必須接動名詞:

它們大多數(shù)都是以介詞結(jié)尾的,再結(jié)合這些短語后仍然直接接一件事,需要動名詞這個特點就很好記憶了。
短語示例:
e.g.1 “be worth doing”值得做某事
- This video is worth watching again. 這個視頻值得再看一遍。
注意這里的“worth”是一個形容詞
e.g.2 “feel like doing”想做什么
- Do you feel like eating out tonight? 今晚想下個館子嗎?
句型示例:
①sb. have/has difficulty/trouble/problem/a hard time+(in)doing sth. 做某事有困難
這里介詞“in”常常被省略,表示做某事有困難
e.g.
- I had a hard time opening the bag. 我費了老大的勁才打開袋子。
②sb. can't help/resist/stand doing sth.禁不住,忍不住
- I can't help thinking about her. 我無法不想她/教我如何不想她。
有的動詞后面既可以跟動名詞也可以跟不定式作賓語。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為兩組:
第一組:①like,love,prefer,hate,begin,start,continue…
既可以接“to do”又可以接“doing”,而且意義相同,只是使用的語境不同。和非謂語做主語、表語一樣,“doing”是長期性、習(xí)慣性,具有普適性的動作。
e.g.
I like watching TV in the evening,but today I prefer to read a book.
“to do”是具體的、一次性的動作
第二組:
②remember,forget,regret,try,mean,stop,go on…
因為接“to do”和接“doing”的意義是不一致的,此時只需要明確不定式的動作是否表達“意圖、目的或態(tài)度”即可,而動名詞仍然是將一個動作或事件名詞化而且這個動作可以是正在進行的也可以是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的。
(疑問:表示結(jié)束的不是“done”嗎?
答疑:“done”是形容詞或副詞性的分詞,不能充當(dāng)名詞性質(zhì)的賓語。)
e.g.
What a poor memory!I forgot borrowing money from him yesterday.But today I forgot to return the money to him. 記憶力真差!我忘了昨天向他借錢了。但是今天我忘了把錢還給他。

非謂語做賓語時,我們會尤其關(guān)注句子里的動詞和介詞,因為它們決定了我們使用非謂語的形態(tài)。
~~~~~~~~~~~~~~~~~~~~~~~~~~~~~~~~~~
練習(xí)一下!

公布答案!

難點:to do/doing的完成形式
“admit doing”和“seem to do”的這種“設(shè)定”就是這個動詞本身的用法。
如果語境需要強調(diào)某人承認(rèn)了過去完成的一件事,就可以在“doing”的基礎(chǔ)上加上“have done”構(gòu)成完成式。
e.g.1(admit)
- He admitted having broken the window. 他承認(rèn)打破了那扇窗。
如果不強調(diào),只需要表達某人承認(rèn)了一個動作、行為也是完全可以的:
- He admitted breaking the window.
e.g.2(seem)
- She semmed to have lost interest in food. 她好像對食物不感興趣了。
此時的語境顯然是想突出此時此刻她“已經(jīng)”沒有了興趣而不僅僅只是為了表達她對食物“喪失”興趣這個動作,所以用完成時更好。
如果是介詞后的賓語也沒有例外,一切都為語境服務(wù),如果語境需要強調(diào)就用完成式。
e.g.
- We are sorry for not having informed you of the matter. 很抱歉,我們沒有告訴你那件事。
- We are sorry for not informing you of the matter.
對比之下,對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件,用完成式更顯誠懇,所以從“表情達意”的角度,實際使用場景當(dāng)中,更多的會使用完成式。
~~~~~~~~~~~~~~~~~~~~~~~~~~~~~~~~~~
如果想要強調(diào)這件事情“正在發(fā)生”就可以使用進行式???
難點:to do的進行式
e.g.
He pretended to be sleeping when his mother came in. 他媽媽進來時,他假裝睡著了。
這句話,首先因為動詞“pretend”表意圖、態(tài)度的緣故所以必須接“to do”,此時無關(guān)時間,然后為了體現(xiàn)動作正在進行,所以在“to do”的基礎(chǔ)上加上“be doing”,于是就有了“to be doing”

難點:to be doing到底表將來還是進行?
解答:表進行。
解析:“to do”的出現(xiàn)是“pretend”決定的,表達了主語的意圖或態(tài)度而“be doing”的加入才反應(yīng)了此時動作正在進行的狀態(tài)。
~~~~~~~~~~~~~~~~~~~~~~~~~~~~~~~~~~
“to be doing”這種形式必須在需要使用“to do”的前提下再強調(diào)動作同時進行,才會被使用到。
e.g.
He seems to be worrying about something. 他似乎在擔(dān)心什么。
非謂語的本質(zhì)——工具人

非謂語作補語
何為補語?


一般來講,可以帶賓語并且以不定式做賓補的動詞不多,也很好理解。比如“advise”,“force”,“tell”等等,我們可以脫口而出“sb. to do sth.”無論是建議還是強迫,是邀請還是命令,都是讓別人去做,將意圖、目的傳遞給了“sb.”,自然還是使用不定式。
疑點:“所謂”固定搭配

而像“allow”,“advise”,“permit”這幾個詞在接動名詞直接作賓語時仍然是將動作名詞化,和這里跟在賓語后面作補語來表現(xiàn)意圖、目的和態(tài)度是沒有可比性的。
難點:感官/使役動詞

當(dāng)它們出現(xiàn)時,常常需要補語,語意才完整。比如我看到某人“做什么”,我讓某人“做什么”或某人感到什么“怎么樣”,這時都需要接非謂語來做補語。當(dāng)我們只需要去表達動作本身就用一個省略“to”的不定式。
e.g.(省略“to”)
I heard her__sing__ an English song just now. 我剛才聽到她唱歌。
語境里面需要強調(diào)動作正在進行或正在被做:

~~~~~~~~~~~~~~~~~~~~~~~~~~~~~~~~~~

撞見某人做某事,此時必須要用“doing”才能體現(xiàn)某人正在做從而被“抓個現(xiàn)行”,而“prevent/stop sb. doing”實際上省略了介詞“from”,當(dāng)然還是使用“doing”的形式。

(Tips:注意這里的第二句話中的“cut”是過去分詞)
使役動詞中的“get”和“l(fā)eave”有一些例外,在它倆后面的不定式“to”一般不省略,所以“get”和“l(fā)eave”在接不定式時帶有“to”,其他情況下,和“have”,“make”等的用法是一致的。
e.g.1
- I got Lil-ghost to help me with my rap. 我叫來小鬼幫我學(xué)說唱。

(圖片源自@小鬼-王琳凱的微博)
- My mother got me doing my?homework.我媽媽讓我做作業(yè)。
e.g.2
- What he said left me thinking deeply. 他說的話讓我陷入沉思(“一直”在思考)。
練習(xí)一下!

公布答案!

送分句型來了!
當(dāng)不定式作賓語,而后面又有賓語補足語時,常用it作形式賓語,而將不定式后置。
e.g.1
- We consider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necessary. 我們認(rèn)為學(xué)好一門外語是必要的。
表面上“We consider sth.”我們 認(rèn)為 什么事情,主謂賓很完整,但這個時候,語意是明顯有缺失的,因此,“necessary”在充當(dāng)這句話里的賓語補足語,此時我們用“it”做形式賓語將不定式后置,就變成了:
- We consider(feel/believe/find)it necessar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well.
提煉一下:

e.g.2
- I made it a rule to memorize words every day. 我養(yǎng)成了每天背單詞的習(xí)慣。
注意在這個句型當(dāng)中,“make”,“consider”,“feel”,“think”,“believe”,“find”就是用的最為高頻的六個動詞。我們可以用“沒吃飯?zhí)貏e煩(mcftbf)”,將它們串聯(lián)在一起。
以上就是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啦??!
謝謝各位卷王的觀看??!
你們的三連就是@心淼繼續(xù)記筆記的動力!!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各位能有所收獲啦?。?/p>
和@心淼一起加油吧?。?/p>
越努力,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