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京劇《望江亭》劇本

2022-02-19 12:04 作者:手眼身法  | 我要投稿

《望江亭》

主要角色

譚記兒:旦
白士中:小生
楊衙內(nèi):丑
白道姑:老旦
書童:丑
張千:丑
李萬:丑
李龍:凈

情節(jié)
宋朝,學士李希顏之妻譚記兒,因夫亡故,又受太尉楊戩之子楊衙內(nèi)的無理糾纏,避居清安觀,為觀主白道姑抄寫經(jīng)卷。白道姑之侄白士中得中進士,官授潭州太守,赴任途中,路經(jīng)清安觀探望姑母。經(jīng)白道姑撮合,白士中與譚記兒一見傾心,結成良緣,一同登程。楊衙內(nèi)得知,懷恨在心,事通其父,假造圣旨,私帶尚方寶劍,至潭州緝拿白士中。白士中聞知,焦慮無措。譚記兒乃扮成漁婦,在望江亭內(nèi)將楊衙內(nèi)灌醉,盜去假圣旨及尚方寶劍。次日,楊衙內(nèi)至潭州府衙,方知陰謀敗露。白士中以假冒欽差罪名,將楊衙內(nèi)捕拿。
注釋
此劇由王雁、張君秋根據(jù)川劇《譚記兒》改編。

張君秋之《望江亭》

白士中 (內(nèi)白) 書童!

書童 (內(nèi)白) 有!

白士中 (內(nèi)白) 帶路!

書童 (內(nèi)白) 是啦!

(書童引白士中同上。)

白士中 (西皮搖板) 金榜題名遂心愿,

為訪姑母下官船。

不覺來到清安觀,

(白) 師父開門來!

白道姑 (內(nèi)白) 來了!

(白道姑上。)

白道姑 (西皮搖板) 忽聽有人扣門環(huán)。

(白) 是哪一位?

白士中 (白) 啊,姑母!

白道姑 (白) 你這位大人是哪一位?

白士中 (白) 侄男白士中,姑母就不認得了么?

白道姑 (白) 噢!果然是士中侄兒。幾年不見,我哇,認不出來了??斓嚼锩嬷v話。

白士中 (白) 是。

(白士中向書童。)

白士中 (白) 下面歇息去吧。

書童 (白) 是。

(書童下。)

白道姑 (白) 侄兒請坐。

白士中 (白) 告坐。

(白道姑、白士中同坐。)

白道姑 (白) 侄兒,你哪里來的這身榮耀哇?

白士中 (白) 侄兒官拜潭州太守,今日赴任,路過此地,將官船停在江邊,特地前來看望姑母。

白道姑 (白) 這就好了!這就好了!

(白道姑看。)

白士中 (白) 啊,姑母,看什么?

白道姑 (白) 既是乘官船到此,為何不將我那侄媳婦一同請到觀中,住上幾日再走?

白士中 (白) 您那侄媳婦么?唉!她已亡故三年了!

白道姑 (白) 怎么?我那侄媳婦她……她跨鶴西去了?

白士中 (白) 正是。

白道姑 (白) 唉!真是紅顏多薄命!侄兒,有道是男兒無妻心無主,你就該再續(xù)娶一房。

白士中 (白) 只是無有稱心如意之人。

白道姑 (白) 這。

(笑) 哈哈哈……

(白) 看來算是有緣的了。

白士中 (白) 啊,姑母,什么有緣?。?/span>

白道姑 (白) 侄兒有所不知。本城有一少婦,名喚譚記兒,乃學士李希顏之妻。不幸李學士在三年前亡故,留下譚記兒一人,少年寡居,甚是可憐。本城有個楊衙內(nèi),乃是太尉楊戩的兒子,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也曾托人向譚記兒求親。譚記兒為避狂徒,搬到我這觀中居住。此人聰明機敏,才貌雙全。你若得她為妻,真是緣分不淺。你二人一個未曾續(xù)娶,一個不曾再嫁,豈不是有緣么?

白士中 (白) 聽姑母之言,這一女子她倒是天仙化人了哇?

白道姑 (白) 可稱得天仙化人了。

白士中 (白) 哦!

白道姑 (白) 侄兒,如今她正在后面為我抄寫經(jīng)卷。你呀,可到那廂藏躲一時,待我將她請了出來,你一看么,就知道了。

白士中 (白) 果若如此,就請姑母代為做媒,侄兒得與淑女為配,終身不忘大恩也。

白道姑 (白) 好,少時我先用言語試探試探,她若依允,我哇……

白士中 (白) 怎么樣?

白道姑 (白) 我就咳嗽一聲,你便出來與她相見。這親事啊,就算成了喔!

白士中 (白) 侄兒那旁恭候佳音。

白道姑 (白) 快去藏好。啊,侄兒,我若是不咳嗽,你千萬不要出來呀!

白士中 (白) 侄兒我謹記就是。

(白士中下。)

白道姑 (白) 啊,學士夫人,不要寫了,請出來吧!

譚記兒 (內(nèi)白) 啊,師父,方才何人到此?

白道姑 (白) 乃是進香的施主,此刻已然走去,此處無人,快請出來吧!

譚記兒 (內(nèi)白) 來了!

(譚記兒上。)

譚記兒 (四平調) 獨守空幃暗長嘆,

芳心寂寞有誰憐!

孀居愁苦淚洗面,

為避狂徒到此間。

白道姑 (白) 啊,夫人!

譚記兒 (白) “夫人”二字實不敢當,就叫我譚記兒吧。

白道姑 (白) 豈不是太無禮了?

譚記兒 (白) 我乃命苦之人,一年來蒙師父憐念,情同骨肉,理應喚我的名字,才像一家人哪!

白道姑 (白) 好,好個一家人!如此我就不再稱呼你夫人就是了哇。

譚記兒 (白) 這便才是。

白道姑 (白) 請坐。

譚記兒 (白) 師父請坐。

白道姑 (白) 坐下。

(白道姑、譚記兒同坐。)

白道姑 (白) 啊,記兒!

譚記兒 (白) 師父!

白道姑 (白) 有勞你每日替我抄寫經(jīng)卷,我心中實實地不安哪!

譚記兒 (白) 師父啊!

(二黃搖板) 蒙師父發(fā)惻隱把我憐念,

才免得我一人形影孤單。

每日里在觀中抄寫經(jīng)卷,

為的是遣愁悶排解憂煩。

白道姑 (白) 說的是呀。自從李學士歸天之后,丟下你一人,甚是可憐。

譚記兒 (白) 唉,師父?。?/span>

(二黃快三眼) 深羨你出家人一塵不染,

誦經(jīng)卷參神佛何等清閑。

我今日只落得飛鴻失伴,

孤零零凄慘慘夜伴愁眠。

倒不如出家斷絕塵念,

隨師父同修道,也免得狂徒摧殘,到來生身列仙班!

白道姑 (白) 怎么說來說去,竟說到出家來了?像你這樣一位如花似玉之人,若效卓氏文君,還愁無有鳳求凰的司馬相如么?

譚記兒 (二黃快三眼) 婚姻事恐怕難天隨人愿——

白道姑 (白) 話雖如此,依我之見,不如尋一人家,也好有安身之處。

譚記兒 (二黃快三眼) 不如意豈不是反把愁添?

白道姑 (白) 如今有一人托我說親,此人雖不比那李學士,倒是一表人才,況且,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喲!

譚記兒 (白) 哦!怎么,是官宦人家子弟?

白道姑 (白) 正是。

譚記兒 (白) 我倒明白了!想是那依權仗勢,無惡不作的楊衙內(nèi),知我住在此處,托師父前來說親,我是不能從命!

白道姑 (白) 你,你……

(白道姑咳嗽不止。白士中上。)

譚記兒 (白) 從今以后,我再也不來打擾你了,告辭!

白道姑 (白) 你錯怪我了!

白士中 (白) 學士夫人!

白道姑 (白) 你怎么出來了?

白士中 (白) 姑母咳嗽,我焉能不出來呀!

白道姑 (白) 誰叫你出來呀?

譚記兒 (白) ??!師父……

白道姑 (白) 就煩你替我陪伴我的侄兒,我去去就來喲!

(白道姑出禪堂,下。譚記兒、白士中同追出禪堂。)

譚記兒 (白) 啊,師父,師父,師父!

白士中 (白) 啊,學士夫人,小生姑母與夫人說明,小生愿與夫人結為姻眷,偕老百年,倘有二心,愿盟誓剖心!

譚記兒 (南梆子) 只說是楊衙內(nèi)又來擾亂,

卻原來竟是這翩翩的少年。

白士中 (白) 請到禪堂一敘。

譚記兒 (南梆子) 觀此人容貌像似曾相見。

好一似我兒夫死后生還。

到此時不由我心緒撩亂,

羞得我低下頭手弄羅衫。

(白士中、譚記兒同進禪堂,落座。白士中起立,下跪盟誓。)

白士中 (白) 蒼天在上,弟子白士中,汴梁人氏,現(xiàn)年二十七歲,今科得中,任潭州太守。只因亡妻,去世三年,蒙姑母為媒,我與學士夫人譚記兒永訂百年之好,日后我若負心,天誅地滅!

譚記兒 (白) 誒!哪個叫你盟誓?你那姑母并不曾與我作媒呀!

白士中 (白) ?。吭趺??我姑母還不曾提過此事?哎!我真正的荒唐!該死呀該死!小生出言無狀,請夫人莫怪!這是哪里說起!

譚記兒 (南梆子) 見此情不由我心中思念,

這君子可算得才貌雙全。

三年來我不曾動過此念,

卻為何今日里意惹情牽?

我本當允婚事穿紅舉案——

白士中 (白) 夫人莫怪!

譚記兒 (南梆子) 羞答答我怎好當面交談?

今日里若將這紅繩剪斷——

白士中 (白) 姑母哇,姑母!你既然不曾提親,又何必連聲咳嗽,叫我出來呀?

譚記兒 (南梆子) 豈不是錯過了美滿的良緣。

我何不用詩詞表白心愿,

且看他可領會這詩內(nèi)的隱言。

白士中 (白) 蒙夫人寬恕,小生感激不盡,想這婚姻大事,豈能勉強。既然夫人不允,小生我失陪了!

譚記兒 (白) 且慢!我見君家至誠有禮,欲愿口占一絕贈君,以不負今日之會。

白士中 (白) 夫人不見責于我,反而贈以佳句,小生自當領教。

譚記兒 (念) 愿把春情寄落花,隨風冉冉到天涯。君能識破“鳳兮”句,去婦當歸賣酒家。

白士中 (念) 愿把春情寄落花,隨風冉冉到天涯。君能識破“鳳兮”句,去婦當歸賣酒家。

(白) 哎呀,妙啊!好一首絕妙的藏頭詩。橫頭四字,乃是“愿隨君去”。

夫人,此話當真么?

譚記兒 (白) 說真便真,說假便假。

白士中 (白) 夫人如此多情,小生也要和詩一首。

譚記兒 (白) 愿聞。

白士中 (念) 當壚卓女艷如花,不負琴心走天涯。負卻今朝花底約,卿須憐我尚無家。

譚記兒 (白) 好個“當不負卿”!但愿心口如一,不負白首之約!

白士中 (白) 夫人不信,我再盟誓!

譚記兒 (白) 哎,你又來了!

(白道姑上。)

白道姑 (白) 哎呀,夫人哪!大事不好了!

譚記兒 (白) 何事驚慌?

白道姑 (白) 適才我徒兒在觀前提水,遠遠望見楊衙內(nèi)帶領許多家丁,備有轎馬,直奔小觀而來!

譚記兒 (白) 賊子啊!竟又追蹤至此。等他到來,我與他一死相拼!

白道姑 (白) 夫人哪!想那楊衙內(nèi),依仗他父勢力,無惡不作。府下家丁,也仗勢欺人。他此番到此,定為夫人而來。若是與他相見,豈不是羊入虎口?還是躲避躲避才好。

譚記兒 (白) 這……

白士中 (白) 姑母,夫人哪!適才聽二位言講,我已會意八九。夫人在此,難免要生禍端。既然夫人允下親事,小生的官船現(xiàn)在江邊,就請夫人與小生一同登舟赴任,量那賊子也無計奈何!

譚記兒 (白) 這個……

白道姑 (白) 意下如何?意下如何?

譚記兒 (白) 唉!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姑母恩情,容當后報!

白道姑 (白) 自家骨肉,何出此言?你二人帶領書童,速從后門而出,直奔江邊登舟去吧!

白士中 (白) 遵命!正是:

(念) 夫人登舟莫遲延,

譚記兒 (念) 休教那賊阻官船。

白道姑 (念) 狂徒來到清安觀,

白士中 (念) 輕舟已過萬重山。

(白) 姑母保重!

(譚記兒、白士中同下。)

白道姑 (白) 待我關了觀門。

(白道姑關門。四家丁、張千、李萬引楊衙內(nèi)同上。)

張千 (白) 來到清安觀。

楊衙內(nèi) (白) 叫門去。

張千 (白) 開門來!

白道姑 (白) 外面何人叫門?

張千 (白) 楊衙內(nèi)到了。

白道姑 (白) 楊衙內(nèi)是哪一個?

張千 (白) 就是當朝太尉楊戩的公子楊衙內(nèi)。你都不知道嗎?快點開門!

白道姑 (白) 哦,哦,哦!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這樣慢慢騰騰的?給我打進去!

白道姑 (白) 待我與你開門。

(張千推開觀門。眾人同擁入。)

白道姑 (白) 不知衙內(nèi)駕到,有失遠迎,當面恕罪!

楊衙內(nèi) (白) 罷啦。

張千 (白) 衙內(nèi)您請坐。

(楊衙內(nèi)坐。)

白道姑 (白) 衙內(nèi),想這清安觀,乃是清凈之地,衙內(nèi)帶領許多家丁,到此何事?

楊衙內(nèi) (白) 我呀,我迎親來啦。

白道姑 (白) 哎呀,取笑了!

楊衙內(nèi) (白) 誰跟你取笑!

張千、

李萬 (同白) 誰跟你取笑!

楊衙內(nèi) (白) 我有個先訂未娶之妻,名叫譚記兒,聽說住在你這觀中,所以,我抬親來啦,我。

白道姑 (白) 哦,我道是誰?原來是譚記兒。

張千 (白) 啊。

白道姑 (白) 我只知譚記兒是學士李希顏之妻,我怎么不曾聽說,她是你衙內(nèi)先訂未娶的妾小呢?

楊衙內(nèi) (白) 你呀,你甭廢話,趕緊把她叫出來,迎接大爺我。

張千 (白) 快點把她叫出來,迎接我們衙內(nèi)。

李萬 (白) 不然的話,吃不了叫你兜著走!

白道姑 (笑) 哈哈哈……

(白) 想那譚記兒有她自己的住所……

張千 (白) 廢話!

白道姑 (白) 她又不曾出家……

李萬 (白) 哪兒那么些說的呀!

白道姑 (白) 怎能在我的觀中啊?

張千 (白) 衙內(nèi),您別生氣,我問問她。

嘿!老道姑,過來!我說,你這不是瞪著眼睛說瞎話嗎?我們親眼看見的,譚記兒在這兒給你抄寫經(jīng)卷,你怎么說她沒來呢???!藏在哪兒啦?快點說!

楊衙內(nèi) (白) 少跟她廢話,搜!

張千 (白) 搜!

(張千、李萬帶四家丁自兩邊分下,分上。)

張千 (白) 衙內(nèi),沒有!

楊衙內(nèi) (白) 沒有?

張千 (白) 衙內(nèi),您還是問她!

(楊衙內(nèi)冷笑。)

楊衙內(nèi) (笑) 哈哈哈……

(白) 老道姑,你把譚記兒倒是藏在哪兒啦!告訴我,大爺有賞。你要是隱藏不獻,可別說我翻臉無情啦,我!

張千 (白) 說!

李萬 (白) 說!

白道姑 (白) 你們一定要找那譚記兒?

眾人 (同白) ??!

白道姑 (白) 可惜,來遲了!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會來遲了哪?

白道姑 (白) 她呀,走了!

楊衙內(nèi) (白) 走了?她上哪里兒去啦?

白道姑 (白) 隨她丈夫上任去了哇!

楊衙內(nèi) (白) 她是個寡婦,哪兒來的丈夫?

白道姑 (白) 你聽呀!

張千 (白) 說!

李萬 (白) 說!

白道姑 (念) 汴梁白士中,科場顯才能。新任潭州府,奉詔出帝京。

二人情意重,相見如重逢。良緣是天定,官舟花燭紅。

(白) 你呀,死了這條心吧!

楊衙內(nèi) (白) 哈哈!好你個大膽的白士中!我惦記譚記兒也不是一天半天的啦,尚未到手,怎么著,你來啦,就給搶走了嗎?

張千 (白) 這真是太歲頭上動土!

李萬 (白) 老虎嘴里拔牙嘛!這小子好大的膽子!

楊衙內(nèi) (白) 張千,李萬!

張千、

李萬 (同白) 有!

楊衙內(nèi) (白) 吩咐人役,駕舟追趕,把他們倆人給我抓回來!

李萬 (白) 是。

張千 (白) 衙內(nèi),想那白士中,乃朝廷的命官,就是我們追上,小人們也不敢動手,還是請衙內(nèi)您另想別的主意吧!

楊衙內(nèi) (白) 朝廷的命官!哼!官高自有官在上,要是不給他點厲害,他也不知道我楊衙內(nèi)是怎么個人!哎,有啦!明日進京,面見我父,就說那白士中四處揚言,要除奸逆楊戩。我父聞知,必然大怒,到那時候,嘿嘿,白士中啊,白士中!管叫他這個潭州太守命喪我手!

張千 (白) 哎,這主意好。

楊衙內(nèi) (白) 走,回府!

張千、

李萬 (同白) 回府!

(四家丁、張千、李萬同出觀門,家丁甲與楊衙內(nèi)帶馬。楊衙內(nèi)上馬。)

楊衙內(nèi) (白) 老道姑,告訴你說,等著我整治完了白士中那小子,把譚記兒弄到我手,再來跟你算帳。你呀,你接著我的吧!

張千 (白) 你等著吧!

李萬 (白) 可惡!

(眾人同下。)

白道姑 (白) 哎呀不好!實指望用我侄兒的官職將他嚇走,斷絕他尋找譚記兒之念,不料想他要進京面見他父,倘若搬弄是非,我那侄兒,豈不是要受害吆?哎呀,這……哎呀,蒼天保佑。但愿我那侄兒、侄媳婦,免受惡人陷害,逢兇化吉,遇難呈祥,無量佛!

(白道姑關門,下。)
【第二場】

李龍 (內(nèi)白) 馬來。

(李龍上。)

李龍 (念) 心忙嫌路遠,事急恨馬遲。

(白) 俺,李龍。奉了李老丞相之命,去往潭州白太守那里前去下書???!前面就是潭州地界,就此馬上加鞭!

李龍 (白) 來此已是府衙,待我進入。

(書童上,攔李龍。)

書童 (白) 誒,你這個人怎么不懂規(guī)矩,不容通稟就往里闖?這是府衙,你知道不知道?

李龍 (白) 俺有緊急公文,要面見大人。

書童 (白) 不成!

(李龍闖,書童攔住。)

書童 (白) 不成!有緊急公文,也得通稟一聲呀!再者說,我家大人昨晚批了一夜的公文,今兒早晨又升堂理事,剛退堂,你也得讓他緩緩氣呀!

李龍 (白)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

書童 (白) 哎,不行不行!

(白士中上。)

白士中 (白) 何人在此喧嘩?

書童 (白) 這個人要見大人,不容通稟,就闖進來了。

李龍 (白) 參見大人!

白士中 (白) 你不是李丞相府中的校尉李龍么?

李龍 (白) 正是小人。

白士中 (白) 不在京城伺候丞相,來到潭州做甚?

李龍 (白) 這……

(白士中對書童。)

白士中 (白) 你且退下。

書童 (白) 是。

(書童下。)

白士中 (白) 隨我去到書房!

(李龍隨白士中同進書房。)

白士中 (白) 有何機密之事?

李龍 (白) 這有老丞相書信一封。大人請看。

白士中 (白) “書致士中賢契親拆”。

(白士中看信。)

白士中 (白) “太尉楊戩之子楊衙內(nèi)在其父面前,搬弄是非,楊戩震怒,四處揚言,道賢契在任,荒怠政務,搜刮民財,以致怨聲載道。楊衙內(nèi)業(yè)已出京,取道潭州。只恐賢契性命難保,望思對策!”

李龍 (白) 大人,一路之上,聞聽百姓紛紛傳言,那楊衙內(nèi)奉旨前來,緝拿大人,就地正法。

白士中 (白) 哎呀!

(白士中暈倒。)

李龍 (白) 大人!大人!

白士中 (白) 好奸賊!

(西皮散板) 奸賊做事太無理,

謊奏圣上把人欺。

萬歲聽信賊言語,

一片丹心蒙冤屈。

李龍 (白) 哎呀大人,小人在中途路上,觀見楊衙內(nèi)的官船直奔潭州而來,今晚必在望江亭住宿,明早就到潭州。大人早做準備才是!

白士中 (白) 下面歇息去吧。

李龍 (白) 是。

(李龍下。)

白士中 (白) 哎!夫人哪,夫人!你我就要生離死別了哇!

(西皮散板) 無端大禍平地起,

滅門之災似火急。

眼望著后堂淚如雨,

(白) 夫人哪!

(西皮散板) 大禍臨頭你還不知!

(白) 唉!想我白士中,遭此不白的冤枉,本當與夫人商議,又恐她擔驚害怕。我若不對她言講,明日圣旨一到,便做刀下之鬼。真叫我兩難也!

(譚記兒暗上。)

譚記兒 (西皮二六板) 只見他一封書信握手里,

長吁短嘆語聲低。

何人來把書信寄,

害得兒夫犯焦急。

莫不是平地風波起,

隱情不敢實告妻?

低下頭,心生計,

何必獨自暗猜疑。

出二堂……

(白) 相公!

白士中 (白) 夫人!

譚記兒 (西皮二六板) 深施禮,

相公你為何不歇息?

(白) ??!相公,天已過午,怎么還不到后堂歇息?

白士中 (白) 這……下官此刻心煩意亂,恐引起夫人不快,故爾退堂之后,獨坐在此。

譚記兒 (白) 今日乃是八月中秋,理應歡樂,為何煩悶起來了?

白士中 (白) 這……夫人不問也罷!

譚記兒 (白) 噢。莫非為書信之事么?我看見了。

白士中 (白) 不過是封平安家書,夫人不要掛懷。

譚記兒 (白) 說什么平安家書,分明你家另有妻室,知你在外另娶新妻,寫信前來問罪,是與不是?

白士中 (白) 哎呀,你說到哪里去了!

譚記兒 (西皮原板) 定是你原配夫人把信寄,

怪你不該另娶妻。

白士中 (白) 哪有此事呀!

譚記兒 (西皮原板) 她那里終朝每日盼夫婿,

你在此喜新厭舊把心欺。

白士中 (白) 冤煞下官了!

譚記兒 (西皮原板) 如今她要來尋找你,

你瞞著妾身暗焦急。

白士中 (白) 此話從何說起?

譚記兒 (西皮流水板) 勸你休要多顧慮,

她來時,我便去,也免得你們恩愛的夫妻兩分離。

白士中 (白) 哎呀,夫人哪!我哪有原配的夫人?你、你不要難為下官了!

譚記兒 (白) 你巧言分辯,也是枉然!

白士中 (白) 夫人不信,你拿去看來!

譚記兒 (白) 拿來我看。

白士中 (白) 夫人,還是不看的好!

譚記兒 (念) 早知今日進退難,當初何必把我瞞?既是夫人書信至,此事恐難兩周全。

白士中 (念) 夫人何必起疑團?朽琴早已斷舊弦。皆因恩師寄書簡,不啻轟雷響晴天!

(西皮快板) 楊戩父子太無理,

誣詞參奏把君欺。

千古冤獄今朝起,

士中今日要血染衣。

一封書信交與你,

夫妻就要兩分離。

譚記兒 (西皮導板) 字字行行看仔細,

(西皮快板) 緊咬銀牙怒不息!

強解愁容慰夫婿,

休驚怕來你免焦急。

白士中 (白) 夫人哪!適才聽李龍言道,那賊的官船,離此處不遠,今晚就在望江亭停泊,明晨即到潭州,難道說你我夫妻,就這樣坐以待斃不成?

譚記兒 (白) 這,望江亭……相公,此刻什么時候了?

白士中 (白) 午時已過。

譚記兒 (白) 這就好了!

白士中 (白) ??!夫妻就要分離,還有什么好哇!

譚記兒 (白) 相公?。?/span>

(西皮散板) 相公不必多憂慮,

退敵之策有為妻。

一非是泰山崩倒難扶起,

二不是病入膏肓藥難醫(yī)。

妾身自有錦囊計,

管教他海底撈月空自欺。

白士中 (白) 夫人有何妙計?

譚記兒 (白) 待我今晚扮作漁婦模樣,去到望江亭,看看賊子的動靜。倘有機會,我就……

(譚記兒與白士中耳語。)

譚記兒 (白) 定叫那賊子空來一趟,束手被擒!

白士中 (白) 哎呀,不妥呀,不妥!

譚記兒 (白) 怎么?

白士中 (白) 想那賊詭計多端,你若去到那里,被他識破,豈不是羊入虎口?還是另想良策才好哇!

譚記兒 (白) 這,事到如今,哪有許多良策!速備小轎一乘,將我送到望江亭外下轎。再備小船一只,停在蘆葦之中,三更時分,擊掌為號,將我接回。

白士中 (白) 哎呀,我實實放心不下!

譚記兒 (白) 哎,你但放寬心,我會見機行事。我去更衣,你呀,快去吩咐他們!

(譚記兒、白士中自兩邊分下。)
【第三場】

張千 (內(nèi)白) 啟稟衙內(nèi):來此已是潭州地界,前面不遠就是望江亭啦!

楊衙內(nèi) (內(nèi)白) 吩咐將船攏岸。

(李萬引二校尉抬食盒同上,擺酒。)

李萬 (白) 請衙內(nèi)望江亭飲酒賞月。

(張千掌燈引楊衙內(nèi)同上。)

張千 (白) 衙內(nèi)請。

楊衙內(nèi) (白) 這望江亭不愧是名勝古跡。

張千 (白) 是啊,過路官員都在這飲酒觀看江景。衙內(nèi)請!

(楊衙內(nèi)上亭。)

楊衙內(nèi) (笑) 哈哈哈……

張千 (白) 衙內(nèi)為何發(fā)笑?

楊衙內(nèi) (白) 明天我殺了白士中這小子,那美貌的譚記兒就是我的夫人了,我怎能不樂呀!

張千 (白) 您是得高興。

楊衙內(nèi) (白) 叫那白士中多活一宿。

張千 (白) 對,叫他多活一宿。衙內(nèi),您請坐吧。

(楊衙內(nèi)坐。)

楊衙內(nèi) (白) 張千、李萬!

張千、

李萬 (同白) 伺候衙內(nèi)。

楊衙內(nèi) (白) 胡說!今天我是欽差大人,明天就是新任的潭州太守,你們要稱呼我大人哪,怎么還是衙內(nèi)衙內(nèi)的,叫起來沒完啦?

張千 (白) 我們叫衙內(nèi),叫順了嘴啦!

李萬 (白) 不好改口啦。

楊衙內(nèi) (白) 混帳!好改也得改,不好改也得改!往后,再這么衙內(nèi)衙內(nèi)的,每人重責四十!

張千 (白) 是,衙……大人!

楊衙內(nèi) (白) 什么?牙大人?我還嘴大人呢,我!

張千 (白) 噢,嘴大人。

楊衙內(nèi) (白) 混帳!

李萬 (白) 大人您先消消氣。您先坐下。來吧,我給您斟一杯,您喝著。

(李萬斟酒,楊衙內(nèi)喝酒。)

楊衙內(nèi) (白) 唉!

張千 (白) 大人,剛才您還樂哪,怎么這么一會兒又發(fā)起愁來啦?

楊衙內(nèi) (白) 今天中秋佳節(jié),要是有幾個美貌的女子,陪著我,那夠多好哇!老爺多咱一個人喝過這個悶酒哇?

張千 (白) 大人您看,天都這么晚了,又是江邊上,我上哪兒給您找美貌的女子去?來吧,我先給您滿杯酒,您還是飲酒賞月看江景吧!

楊衙內(nèi) (白) 也只好如此啦!

張千、

李萬 (同白) 大人請!

(楊衙內(nèi)飲酒。)

楊衙內(nèi) (白) 張千,老爺在此飲酒賞月,你看看江上那些漁船,趕緊讓他們走開!

張千 (白) 是。我去轟!

喂!江上的漁船聽著,我們欽差大人在此飲酒賞月,你們把船撥在下游去!撥走!撥走!走哇!說你哪!你瞧他干什么?

張千 (白) 全轟走了,您喝酒吧!

譚記兒 (內(nèi)西皮導板) 將漁船隱藏在望江亭外,

(譚記兒上。)

譚記兒 (西皮快板) 見狂徒不由我怒滿胸懷。

仗權勢他要將兒夫陷害,

為救夫我親到亭臺。

臨行時將鋼刀身邊攜帶,

扮作漁婦去會欽差。

用笑臉把我的怒容掩蓋,

定教那狗賊子自投網(wǎng)來!

(白) 賣魚呀!

楊衙內(nèi) (白) 張千,你聽見沒有?

張千 (白) 聽見什么?

楊衙內(nèi) (白) 哪兒來的女子的聲音哪?

張千 (白) 我聽見了。

楊衙內(nèi) (白) 去,看看去!

譚記兒 (白) 賣魚呀!

張千 (白) 大人,是個賣魚的女子。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著?是個賣魚的女子?你說呀,真有送上門來的鮮花?

張千 (白) 誰說不是哪!

楊衙內(nèi) (白) 把她叫上來!

張千 (白) 是。喲喝!好一個漂亮的漁大姐!

我說,你不知道我們欽差大人在這兒嗎?你跑到這兒嚷什么?

譚記兒 (白) 請問管家,上面坐的是楊衙內(nèi)楊大人嗎?

張千 (白) 不錯,是我們……你怎么知道的?

譚記兒 (白) 有官船在這兒,我怎么能不知道哇?

張千 (白) 你還真有造化,我們大人叫你哪,小心去見。跟我來!

譚記兒 (西皮散板) 上石階見大人恭身下拜,

假意兒羞答答跪在塵埃。

楊衙內(nèi) (白) 叫她抬頭我看看。

張千 (白) 抬頭!大人瞧瞧你!

楊衙內(nèi) (西皮散板) 見漁婦好貌像真正可愛,

好一似月嫦娥下了天臺。

(白) 叫她起來!

張千 (白) 起來!起來!

譚記兒 (白) 是。

楊衙內(nèi) (白) 啊。我看你怎么怪眼熟的?你是那個……

譚記兒 (白) 我是張二嫂哇。張二順是我們當家的。您常買我們的魚,您就都忘了嗎?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

張千 (白) 大人!您想想,有個張二嫂。

楊衙內(nèi) (白) 不錯,有個張二嫂,你怎么來到潭州地界?

譚記兒 (白) 我們打魚的,四海為家,四處漂流,故而到這兒來啦!

楊衙內(nèi) (白) 說得倒是有理。黑更半夜的你怎么到這兒賣魚來啦?

譚記兒 (白) 今天我們打了一尾金色鯉魚,聽說大人來到望江亭,特地送來,給您下酒。

楊衙內(nèi) (白) 咦!

(笑) 嗬嗬嗬……

(白) 我正發(fā)愁沒有下酒的菜,你就送了一條魚來,可真是錦上添花呀!

張千,把這魚送到船上,讓他們作得了,老爺我好下酒。

張千 (白) 是。

譚記兒 (白) 慢著!慢著!我給您作去得了!

楊衙內(nèi) (白) 不,不!那船上有上等的廚師,就讓他們?nèi)プ鞯昧耍?/span>

譚記兒 (白) 還是我給您作去吧!

楊衙內(nèi) (白) 哎,別臟了大姐這雙玉手!

(楊衙內(nèi)向張千。)

楊衙內(nèi) (白) 干什么哪?快拿去!

張千 (白) 是。

(張千接魚,下。)

楊衙內(nèi) (白) 我說張二嫂,你愿意陪著我,飲酒……賞月嗎?

譚記兒 (白) 什么叫賞月呀?

楊衙內(nèi) (白) 就是看著月亮喝酒,你說好不好?

譚記兒 (白) 噢,好吧。

楊衙內(nèi) (白) 好吧,李萬!

李萬 (白) 有。

楊衙內(nèi) (白) 給張二嫂看座。

李萬 (白) 是。

譚記兒 (白) 慢著,慢著!大人在這兒,哪兒有我們的座兒呀?

楊衙內(nèi) (白) 坐下吧,坐下也好說話呀?

譚記兒 (白) 謝謝您!

楊衙內(nèi) (白) 甭謝啦!

李萬 (白) 坐下吧!

(譚記兒坐。)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你這尾魚,賣多少錢哪?

譚記兒 (白) 大人,剛才不是說了嗎?是送給您的,不要錢。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著,不要錢?如此說來,你真是個多情的人哪!

譚記兒 (白) 別取笑了!

楊衙內(nèi) (白) 來來來,我給您滿上一杯酒吧!

譚記兒 (白) 這可不敢當,還是我給您斟酒吧!

(譚記兒斟酒。)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你給我斟酒?好!我就喝著。

(楊衙內(nèi)飲酒。)

楊衙內(nèi) (白) 干!

譚記兒 (白) 大人,您遠道而來,多受風霜,這杯酒給您洗塵!

(譚記兒斟酒。)

楊衙內(nèi) (白) 好!我喝!

(楊衙內(nèi)飲酒。)

楊衙內(nèi) (白) 干!

譚記兒 (白) 大人,今天是八月中秋,愿您花好月圓人長壽!

(譚記兒斟酒。)

楊衙內(nèi) (白) 好一個“花好月圓人長壽”!

(張千上。)

張千 (白) 大人!魚到。

楊衙內(nèi) (白) 放在這兒。

張二嫂,來,咱們倆人干這一杯!

譚記兒 (白) 我可不會喝酒。

楊衙內(nèi) (白) 來吧,喝上一杯,?。?/span>

譚記兒 (白) 這……

(楊衙內(nèi)向張千、李萬。)

楊衙內(nèi) (白) 那邊去!有張二嫂在這兒陪著我喝酒,去你們的!

張千 (白) 大人!您有王命在身,這酒可要少喝一點!

楊衙內(nèi) (白) 這酒還能把王命給沖跑了嗎?去!叫你們再來。去!

張千 (白) 是。嘿。

(張千向李萬。)

張千 (白) 咱們瞧瞧!

李萬 (白) 瞧什么?

(張千、李萬偷看亭上。)

譚記兒 (白) 大人,您喝酒來吧!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咱們干了這一杯。

(楊衙內(nèi)發(fā)現(xiàn)亭上有人偷看。)

楊衙內(nèi) (白) 瞧什么?

李萬 (白) 哎喲!踩了我的腳啦!

張千 (白) 我沒瞧見。

(張千、李萬同下。)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來來來。干一杯!

(楊衙內(nèi)飲酒。)

楊衙內(nèi) (白) 干!張二嫂,今天真是異鄉(xiāng)逢知己呀!

譚記兒 (白) 您說的真對,您作一首詩吧!

楊衙內(nèi) (白) 作首詩?

譚記兒 (白) 是啊。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這喝酒還要作詩?。?/span>

譚記兒 (白) 我聽人家說,您的詩作得好著哪!這兒有筆硯,我給您研墨,您就作一首吧!

楊衙內(nèi) (白) 好!你研墨,我作詩。作詩有什么。我作。喝酒嗎,還要作詩!這不是叫我當場出丑嗎?哎呀!作詩……作詩。我拿什么為題呢?

譚記兒 (白) 大人!拿這月亮為題,行不行???

楊衙內(nèi) (白) 拿這月亮為題?

譚記兒 (白) 是啊。

楊衙內(nèi) (白) 行啊。

譚記兒 (白) 那您就作吧。

楊衙內(nèi) (白) 好吧,拿月亮為題,哎呀,拿月亮為題,我怎么題呀?我想起來了,在勾欄院中,那些姐兒們常唱的小曲兒,我還記得呢。有了!我就寫這么幾句。

張二嫂!你不但有貌,而且還有才。

譚記兒 (白) 您夸獎了。

楊衙內(nèi) (白) 這真是花好月圓!

譚記兒 (白) 您快作詩吧!

楊衙內(nèi) (白) 作詩,作詩。張二嫂,你來看看:“月兒彎彎照樓臺”。

譚記兒 (白) 真是出口成章啊!

楊衙內(nèi) (白) 好吧?

譚記兒 (白) 真好。

楊衙內(nèi) (白) 連我都看出來好來啦!樓臺,樓臺又該怎么著呢?有啦:“樓高又怕摔下來”,好不好?

譚記兒 (白) 真好哇!

楊衙內(nèi) (白) 真好哇!

譚記兒 (白) 好!快作吧!

楊衙內(nèi) (白) 該第三句啦,我怎么寫呢?我寫什么哪!哎!“今天遇見張二嫂,給我送條大魚來?!?/span>

譚記兒 (白) 真好!

楊衙內(nèi) (白) 真好哇!我的汗都憋出來啦!

譚記兒 (白) 大人!您詩作得這么好,我還得敬您三大杯。

楊衙內(nèi) (白) 怎么!你敬我三大杯?好!喝著!干。

譚記兒 (白) 大人!您真是好酒量啊。

楊衙內(nèi) (白) 夸獎了!

譚記兒 (白) 大人,這首詩您送給我得啦!

楊衙內(nèi) (白) 這首詩,我送給你?

譚記兒 (白) 行不行???

楊衙內(nèi) (白) 行,我送給你啦!

譚記兒 (白) 謝謝您!

楊衙內(nèi) (白) 甭謝了!拿去吧!

(譚記兒將詩藏入懷中。)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哈哈哈……拿你這樣漂亮的人兒,怎么會嫁給一個賣魚的呢?你要是愿意,我收你作一個三……

譚記兒 (白) 大人,您還要買三斤魚么?

楊衙內(nèi) (白) 我買那么些干什么?

譚記兒 (白) 那,三什么呀?

楊衙內(nèi) (白) 收你作三房夫人。

譚記兒 (白) 大人,我有丈夫哇!

楊衙內(nèi) (白) 有丈夫哇?那有什么!老爺我有錢,又有勢力。明兒個多給他些銀子錢,叫他買張退婚文約,那不就行了嗎?

譚記兒 (白) 那就能行嗎?

楊衙內(nèi) (白) 不要緊的,我給你寫字據(jù),你看好不好?

譚記兒 (白) 什么?您給我寫張字據(jù)?

楊衙內(nèi) (白) 對了!你說好不好?

譚記兒 (白) 好!那您就寫吧。

楊衙內(nèi) (白) 你等著,我給你寫。你等著,我給你寫。

(楊衙內(nèi)寫字據(jù)。)

楊衙內(nèi) (白) 寫完了,你拿去吧!

譚記兒 (白) 謝謝您!

楊衙內(nèi) (白) 甭謝了!

譚記兒 (白) 這就好了!

楊衙內(nèi) (白) 他一看字據(jù),乖乖地得把你給我!

譚記兒 (白) 對,那是一定啦!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你看,花好月圓,你甭走了,就在船上住得了。

譚記兒 (白) 大人!

(西皮流水板) 勸大人,休孟浪,

今晚怎能住船艙?

傳揚出去落法網(wǎng),

鏈兒鎖,鐐兒趟,叮零當啷入牢房。

那時好事成空想,

眾口鑠金你須提防。

楊衙內(nèi) (笑) 哈哈哈……

(白) 張二嫂,你真是處處為我想??!剛才是我的不對了,那你就罰我一杯吧。

譚記兒 (白) 應該多罰您幾杯才成哪!

楊衙內(nèi) (白) 我喝,我喝。

(楊衙內(nèi)飲酒。)

楊衙內(nèi) (白) 明天一早兒,我殺了白士中,把那個譚記兒給弄到手,再收你做三房夫人,你瞧,這是多么大的樂兒啊?

譚記兒 (白) 大人,您要殺白士中太守嗎?

楊衙內(nèi) (白) 對啦,我要殺他。

譚記兒 (白) 聽說,他可厲害著哪!

楊衙內(nèi) (白) 厲害?厲害我也要殺他!

譚記兒 (白) 您憑什么要殺他呀?

楊衙內(nèi) (白) 憑什么?

譚記兒 (白) 是呀!

楊衙內(nèi) (白) 憑什么?你瞧這是什么?

(楊衙內(nèi)從袖中取出圣旨。)

譚記兒 (白) 這是什么?

楊衙內(nèi) (白) 這就是圣旨。

譚記兒 (白) 這個就是圣旨???

楊衙內(nèi) (白) 瞧見沒有?我呀,我不但有圣旨,我還有尚方寶劍哪!

譚記兒 (白) 還有寶劍哪?

楊衙內(nèi) (白) 全拿給你瞧瞧……

(楊衙內(nèi)將圣旨放進袖內(nèi),從桌上取過寶劍。)

楊衙內(nèi) (白) 瞧瞧!

譚記兒 (白) 噢!這就是尚方寶劍哪?

楊衙內(nèi) (白) 嗯,先斬后奏!

譚記兒 (白) 可真快呀!

楊衙內(nèi) (白) 敢情。一拉就是一大口子。

譚記兒 (白) 您這個都是打哪兒來的呀?

楊衙內(nèi) (白) 這個呀,那你就別問了。反正明兒個我殺了白士中這小子,讓我爸爸給他定個罪名,這就叫先斬后奏!

譚記兒 (西皮慢板) 聽他言,心暗想,

圣旨寶劍果然有文章。

若非今朝明真相,

夫妻就要飲恨亡。

(西皮快板) 假做殷勤把酒讓,

小費周折擺布強梁。

楊衙內(nèi) (白) 哎呀,明兒個我雙喜臨門。

譚記兒 (白) 對了,真是雙喜臨門。

楊衙內(nèi) (白) 噯,喜上加喜。

譚記兒 (白) 大人,咱們還得飲酒吧?

楊衙內(nèi) (白) 對!別忘了喝酒!來!喝酒!

譚記兒 (白) 大人,但愿咱們好事早成!

楊衙內(nèi) (白) 好事,早成……

譚記兒 (白) 大人!咱們白頭到老!

楊衙內(nèi) (白) 白、白頭……老……

譚記兒 (白) 還得天長地久??!

楊衙內(nèi) (白) 地……

(楊衙內(nèi)醉倒地上。)

譚記兒 (白) 大人!大人!大人!

賊子醉了!

(西皮散板) 一見賊子已醉倒,

不由奴家喜上眉梢。

忙將君王圣旨盜,

(譚記兒盜出圣旨,將詩稿塞進楊衙內(nèi)袖內(nèi),聞張千、李萬聲,急拔劍。張千、李萬同上。)

張千 (白) 走!走!

李萬 (白) 干嗎去?

張千 (白) 該請大人回船了。

李萬 (白) 這會兒他還沒喝完哪!咱們叫他,他也不回去。

張千 (白) 咱們在這兒瞧瞧,有什么事沒有。

李萬 (白) 瞧瞧,瞧瞧。

(張千、李萬向亭上偷看,譚記兒急中生智,扶起楊衙內(nèi),用手搖動其頭。)

譚記兒 (白) 大人,天不早了,您回船歇著去吧!您還要飲酒?我再陪您三大杯!

李萬 (白) 瞧見沒有?還沒喝完呢吧!

張千 (白) 嘿!真有你的!

李萬 (白) 走吧,咱們還是回船喝那半截酒去。

張千 (白) 走!喝咱們那半截去!

(張千、李萬同下。譚記兒放下楊衙內(nèi),把身上的短刀插入劍鞘,放入劍囊內(nèi)。)

譚記兒 (西皮快板) 尚方寶劍換鋼刀。

下得亭來心暗笑,

(西皮搖板) 管叫賊子魂魄消!

(譚記兒脫蓑衣將尚方寶劍包好,出亭,下?!计鹑摹?。張千,李萬同上。)

張千 (白) 我還真睡著了。

李萬 (白) 我也睡著了。

張千 (白) 天都亮了。這回該請大人回船啦。走吧。

李萬 (白) 走。

(張千、李萬同上亭。)

張千 (白) 喲!大人怎么躺在這兒啦?

李萬 (白) 張二嫂也走啦!

張千 (白) 大人!大人!你醒醒!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你再喝一杯!

張千 (白) 誰是張二嫂?

楊衙內(nèi) (白) 張二嫂呢?

張千 (白) 張二嫂走啦!

楊衙內(nèi) (白) 好睡,好睡!什么時候啦?

李萬 (白) 天全亮了,就候著您下令,咱們好開船啦!

楊衙內(nèi) (白) 啊,你怎么早不言語?快開船,要是走晚了,可就糟了。

李萬 (白) 是,我攙著您!

楊衙內(nèi) (白) 拿寶劍!

張千 (白) ??!

楊衙內(nèi) (白) 拿寶劍!

張千 (白) 哎喲,對了,拿寶劍去!來了!

(眾人同下。)
【第四場】
(書童上。)

書童 (白) 有請大人!

(白士中上。)

白士中 (白) 那楊衙內(nèi)的動靜如何?

書童 (白) 那楊衙內(nèi)帶領許多校尉,直奔府衙而來。

白士中 (白) 噢!直奔府衙而來?附耳上來。

(白士中與書童耳語。)

書童 (白) 遵命。

(書童下。)

楊衙內(nèi) (內(nèi)白) 人役們!將太守府門團團圍住,闖進大堂!

(四校尉、張千、李萬、楊衙內(nèi)同上。)

楊衙內(nèi) (白) 傳潭州太守白士中來見!

張千 (白) 白士中!

白士中 (白) 卑職在。

楊衙內(nèi) (白) 來,將他綁了!

白士中 (白) 且慢!卑職身犯何罪?

楊衙內(nèi) (白) 你,貪戀酒色,不理民情,荒怠政務,勒索民財,以致怨聲載道,圣上命本官緝獲正法!

白士中 (白) 有何為憑?

楊衙內(nèi) (白) 圣旨。

白士中 (白) 卑職要恭請上諭。

楊衙內(nèi) (白) 跪聽宣讀!

(楊衙內(nèi)由袖內(nèi)掏出詩稿。)

白士中 (白) 久跪多時了。

楊衙內(nèi) (白) “月兒彎彎照樓臺”……圣旨哪?哪兒去了?糟糕!

白士中!圣旨現(xiàn)在船艙里面,取之不及,我有尚方寶劍,你抬頭觀看!

(楊衙內(nèi)拔出短刀。)

白士中 (白) 是把小小的鋼刀。

楊衙內(nèi) (白) 啊,怎么變了小刀啦?

白士中 (白) 唗!何方狂徒,竟敢假冒欽差!

來呀!

(四軍士、四衙役、四牢子手、書童急同上。)

白士中 (白) 升堂,帶人犯!

(白士中升堂,人役侍立,楊衙內(nèi)、張千、李萬、四校尉同站在堂口。)

衙役 (白) 跪下!

張千 (白) 衙內(nèi),咱們怎么著?

楊衙內(nèi) (白) 不要緊的,他不敢把咱們怎么樣!

白士中 (白) 狂徒還不下跪!

楊衙內(nèi) (白) 我乃欽差大人,豈肯跪你!

白士中 (白) 唗!還敢假冒欽差,目無王法!

牢子手!重責四十!打!

(四牢子手押楊衙內(nèi)同下,四牢子手押楊衙內(nèi)同上,楊衙內(nèi)跪。)

白士中 (白) 你是何人?從實招來!

楊衙內(nèi) (白) 我是楊太尉的兒子,楊衙內(nèi)。

白士中 (白) 身后何人?

楊衙內(nèi) (白) 仆人張千、李萬。

白士中 (白) 將他等押了下去!

(四牢子手押張千、李萬同下,四校尉同下。四牢子手同上。)

白士中 (白) 你為何假冒欽差,誣蔑黃堂太守?從實招來,免動大刑!

楊衙內(nèi) (白) 這……大人!

白士中 (白) 來!大刑伺候!

楊衙內(nèi) (白) 哎呀!大人哪!

(西皮散板) 聽堂威嚇得我心驚膽戰(zhàn),

頭發(fā)暈眼發(fā)黑縮成一團。

白士中 (白) 唗!

(西皮散板) 既知罪跪堂口聽候法斷,

你拆散好夫妻所為哪般?

(白) 你非但假冒欽差,還在沿途之上胡作非為,你可知罪?

楊衙內(nèi) (白) 我罪犯何處?

白士中 (白) 有一漁婦,告你在望江亭上強行無理。這里有你親筆寫給張二嫂的字據(jù),你還敢抵賴嗎?

楊衙內(nèi) (白) 大人!調戲民女,是我的不對,張二嫂盜去我的圣旨,寶劍,您可得追查呀!

白士中 (白) 唗!你父子狼狽為奸,膽敢假造圣旨,私帶尚方寶劍出京,謀殺朝廷命官,不動大刑量你不招。來,夾棍伺候!

(四牢子手高舉刑具,楊衙內(nèi)跌坐。)

楊衙內(nèi) (白) 大人,我招,我招!

白士中 (白) 將你因何來到潭州之事,也從實招來!

楊衙內(nèi) (白) 大人聽了!

(數(shù)板) 跪在大堂前,老爺聽根源:只為譚記兒,跟你結仇冤。進京見我父,定下巧機關。造了假圣旨,帶了尚方劍。要殺白太守,我便上了船。望江亭賞月,漁婦貌似仙。酒后動邪念,跟她定姻緣。丟了尚方劍,我是一切全玩兒完!

白士中 (白) 叫他畫供。

書童 (白) 畫供。

楊衙內(nèi) (白) 供招是實。

白士中 (白) 附耳上來。

(白士中與書童耳語。)

書童 (白) 請夫人出堂!

丫鬟 (內(nèi)白) 請夫人出堂!

(二丫鬟引譚記兒同上。)

譚記兒 (西皮散板) 忽聽得大堂上一聲傳喚,

問大人呼喚我所為哪般?

白士中 (白) 楊衙內(nèi)已然招供,跪在堂口,夫人請看!

楊衙內(nèi) (白) 哎!這不就是張二嫂嗎?

白士中 (白) 哎!不可信口開河!

譚記兒 (白) 楊衙內(nèi),好賊子!不想你也有今日也!

楊衙內(nèi) (白) 哎喲,我可上了當啦!

譚記兒 (西皮二六板) 見賊子不由我怒容滿面,

在大堂罵一聲無恥的兒男!

縱然是你的父官高爵顯,

今日里也難逃法令森嚴。

誰叫你烏鴉想把鳳巢占?

誰叫你步步追逼計多端?

誰叫你強奪人妻違律典?

誰叫你

(西皮快板) 謊言害清官?

這是你自作自受遭孽怨,

罪如深海惡如山。

欽差今朝成囚犯,

鐵窗之內(nèi)你去把花貪。

白士中 (白) 將犯人押了下去!

楊衙內(nèi) (西皮散板) 下得大堂回頭看,

好似啞巴吃黃連。

衙役 (白) 走!

白士中 (白) 退堂!

(四牢子手押楊衙內(nèi)同下。四軍士、四衙役、書童、二丫鬟同下。)

白士中 (西皮散板) 夫人果然有遠見,

救得下官活命還。

(白) 待我打本進京,求李老恩師奏明圣上洗雪冤枉。

譚記兒 (白) 言之有理。正是:

(念) 從來松柏耐歲寒,化險為夷度難關。

白士中 (念) 滿天愁云盡消散,夫人神智賽天仙。

(白士中向譚記兒一揖,譚記兒扶白士中相視而笑,譚記兒、白士中挽手同下。)
(完)


?


京劇《望江亭》劇本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永州市| 县级市| 监利县| 康平县| 宁强县| 鲁山县| 建湖县| 司法| 云南省| 百色市| 东平县| 中宁县| 洪雅县| 井研县| 镇原县| 新平| 九龙坡区| 六枝特区| 滨海县| 广丰县| 濮阳市| 宁明县| 金川县| 商丘市| 信宜市| 嘉定区| 南岸区| 山阳县| 商城县| 改则县| 岳西县| 安阳市| 余江县| 阿克陶县| 邹平县| 两当县| 滕州市| 贵州省| 淅川县| 策勒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