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瀟灑: 我們?yōu)槭裁匆獔猿峙e辦讀書會?

大家好,我是梁瀟灑。
2022年七月底的時候,我開車經過文化館,突發(fā)奇想,好久沒進去逛過了。
就開車進去逛了一下,看到工會圖書館,好像以前不是叫工會圖書館,不過不重要,我一直對書籍 書店情有獨鐘,也有逛書店的習慣,所以就走進去看了一下。
看到門口有個讀書會的二維碼,我就掃碼進群,參加了他們的第一次讀書會。
第一次去,我還叫了個女孩子,她參加了一次之后就叫不動了。

我叫她的時候,她答應的好爽快,一口就答應了,然后第二天專程化了個妝,還遲到了一些。
結束了之后,本來我想著她和我們一起去聚餐,結果她約了她的朋友,所以我就跟他們一起聚餐去了。
后來還有幾次活動,我叫她 她都說沒空,或許我的魅力吸引不到人家吧。又或者人家對這些活動并不是很感興趣。

《萬歷十五年》這場讀書會 雖然我沒怎么專心聽,但是我還是蠻喜歡這種氣氛的,喜歡這種有濃郁的文化氣氛,喜歡大家這么自信,侃侃而談的樣子。
好多年沒參加過讀書會了,2018年在深圳參加過一場,就沒參加過了。其他活動倒是有參加過一些。比如說,錘子科技發(fā)布會、車展 漫展 演唱會之類的。
這一場讀書會結束之后,我們一起聚餐,聚餐都是討論一些什么高大上的,人類的未來、國家的前途,宇宙的命運之類的。
讓我感覺到這些書友真的是比較有智慧,和我身邊的朋友 同事 不一樣。
和大家聊得真不錯,結束之后加了大家的微信。過了幾天,偶然的原因發(fā)現(xiàn)別的地方也有讀書會,好像也是刷朋友圈刷到的。

剛好有空就去參加了一次,還叫了一個上次聚餐認識的律師,我對他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就問了他一下。
他剛好有空,所以就一起來了。參加完之后,我請他吃了個飯,大家互相了解,出于感恩,他說西平那邊也有讀書會,問我想不想去,我說是講什么的,他說是企業(yè)家的。我說,不是企業(yè)家能不能參加的?
他說應該可以吧。所以我就報了名。

參加完之后,收獲特別大,書友們都特別的有智慧,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還有很多以前我壓根就沒想過的思維邏輯。
還學習到了很多認知。比如 “無我利他”,“慈悲心 感恩心” “因果輪回” 什么的,聽多了自然就記住了。當然我也認真地做筆記。
在這里面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有幾個朋友在保險公司上班的,他們覺得這種讀書會的模式非常的好,他們也想辦,所以做干就干,執(zhí)行力拉滿,馬上就買書,開啟第一期,慢慢地迭代 優(yōu)化,如今已經堅持了三十期了。

在同一時間,車行也在搞讀書會,也是從第一期開始,主要講 傳統(tǒng)文化,《道德經》之類的。
睡眠酒店 也在搞讀書會,《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主要是講心理學。
有書App 也搞線下讀書會,東莞幾個圖書館也有讀書會,文聯(lián)也偶爾搞一些主題分享。還有很多協(xié)會也搞一些交流會。
還有頭馬的什么演講俱樂部,好幾個,還有什么 營銷討論會,文學課,創(chuàng)業(yè)論壇 之類的。
突然感覺有一段時間,我的信息爆炸了一樣。一周七天,我知道的讀書會,就有二十幾個,還沒包括其他的活動,如果加上什么 露營 爬山 飛盤 表演 之類的,估計得上百個。
這還是去年十月份,疫情之前估算的。現(xiàn)在估計更多了。
我有一段時間,一天參加三個,參加了好幾天。后來活動參加多了,逐漸有了經驗,給自己總結了一些思考。
1. 活動實在太多,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每天 主要的時間就是 學習 思考 做事。
2. 主要去讀書會 和 學習交流的活動。比如 《我們的文學課》《營銷研討會》之類的,我感興趣的,或者與我有關的。
像什么 飛盤 爬山 打球之類的活動,偶爾去一次就好。
3. 眾多讀書會之中,我只挑重要的、給我感覺很好的、有熟人的、有營養(yǎng)的去。其他的偶爾去一次就行。
不斷地給自己做減法,不斷地聚焦。
就跟做事一樣,同時做三件事,不如直接做一件,然后把所有的 時間 精力 資源,都聚焦到一件事上,做到極致,做出成績。
不斷地調整以后,現(xiàn)在一周也就參加三四次讀書會,質量都非常高,都是常駐嘉賓。其他活動就是客串。
有個朋友常常叫我去上什么 書法課 美術課之類的,我都沒有去,我覺得事情太多,我每天都要 寫作 拍視頻 直播 ,還要給朋友寫一些文案 和設計,做一些PPT。
還要學習和復盤,時間已經很不夠用了。
像書法和美術這一些,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而這個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的,所以我暫且就不往這些方向發(fā)展。

有的活動一個月一次,有的半個月一次,有的一周一次。
也有一些活動做著做著就不做了,做不下去了。我去年年底做脫口秀,搞了兩個月發(fā)現(xiàn)自己不太適合,又是一個半途而廢的項目。
所以想要做事不難,長時間做一件事、堅持做好、做到極致 非常難。時刻提醒自己: 聚焦!堅持!努力!
所以最近也有朋友想和我一起舉辦讀書會,他覺得我身邊的書友 朋友多,而且有很多活動的經驗。
我還沒舉辦過什么活動,都是參加別人的活動,順帶叫幾個朋友一起去。
但是也不妨試一下,舉辦讀書會 不是什么高難度的事情。
舉辦第一期的時候,我深有體會。作為活動的舉辦人 和 參與者 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作為參與者,去就行了,有時候遲到也沒關系。
但是作為舉辦人和發(fā)起者,想得就比較多,比如讀哪一本書,該邀約哪些朋友,要準備一些什么,該定哪個時間點。之類的。
只要不是特別大的千人活動,幾十個人的一般都可以輕松應對。
其實創(chuàng)建活動真的不是特別得難,選好場地,做好策劃,安排好時間地點,做海報拉群叫人就行。

有時候人多,十幾個人 二十幾個,有時候人少,四五個,六七個。
人多的時候就熱鬧,但是很多人插不上話,人少大家就可以充分交流,每個人都可以充分表達自己。各有各的好處。
所以最重要的是,堅持舉辦下去的決心。
我常常都跟舉辦的朋友說,只要你繼續(xù)辦下去,我有時間就來支持你,如果沒時間,我就盡量幫你叫一些朋友過來。
所以很多朋友都是在固定的時間舉辦,比如固定的每周四晚上19:00 到21:00,除非遇到節(jié)假日,或者不可抗因素,要不然都正常舉行。

所以為什么其實大家都喜歡辦讀書會呢?
1.?創(chuàng)建一個交流的平臺,一個朋友一個朋友單獨地去見 去聊 很累的,人的時間精力有限,所以我們把人聚在一起,充分探討交流。如果感覺沒過癮,那就下次再來。
2.?結識很多朋友。每個人都帶些朋友過來,大家就可以認識很多各行各業(yè)的精英,大咖。我對這點感觸很深,近一年我認識了非常多的商人 藝術家 企業(yè)家 商會會長 協(xié)會會長,雖然平時可能都不怎么聯(lián)系,但是起碼有微信,有需要時可聯(lián)系。
3.?學習,提升自己。每個人分享的內容都是值得自己思考和參考的。我們不僅要在書上 視頻上學習,更要從每個人的身上學習。所以我特別喜歡做筆記,生怕漏了什么關鍵信息。
4.?表達自己,展示自己,輸出內容。很多人說話都不太利索的,或者講得東西別人聽不太懂的,可以嘗試多點公開演講,多點跟大家交流,講多了就流暢了。
或者有很多人學習能力很強,但是輸出能力不夠,自己復述一遍復述不出來,這也是需要鍛煉的。
5.?達成更多的商業(yè)合作。很多朋友做業(yè)務的,缺客戶的、缺貴人的、缺資源的,有項目需要拉投資的,這里有助于拓展你的人脈。找男女朋友的,這里也可以。
想賺錢的前提就是,人家喜歡你、并且信任你,覺得你這個人專業(yè)、靠譜,才有可能達成更多的合作。
一上來就談合作的,成功概率不高。除非你的企業(yè)特別牛。
6.?解決很多問題。有些書友來了幾期,她說把她的抑郁癥治好了。
有些書友來學習了之后,和老公關系不好的、和兒女關系不好的、和領導關系不好的,天天吵架的,都緩解了很多。
有些書友對于人生很迷茫的,在大家的幫助下,也有了一些方向和目標。
7.?利我利他。大家在一起探討,能碰撞出很多的火花。也許一句話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至于每個人能有多少的收獲,那就要看個人了。
8.?增強連接。線上聊千遍,不如線下見一面。雖然在線上效率更高,一個直播可以面對三千萬的人。
但是我也喜歡跟大家見面聊,網絡是虛擬的,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9.?更有儀式感。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有吃的 有喝的,我們好多人過來都帶了吃的 喝的,有紙有筆,還有書。和自己在家里學習,還有學校里的感覺都不一樣。
我跟大部分的朋友都探討過這些問題,有的朋友來了幾次就不來了,他說大道理聽多了也沒什么用,也有人覺得范圍太大了,聊不出什么花。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
我也不敢保證每個人過來都有很大的收獲,根據(jù)大家的反饋,我也在想做一些專題的講座,能夠對這個行業(yè) 領域感興趣的朋友有幫助。
比如這種:

說了這么多,其實讀書會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就是業(yè)余活動而已。
主要還是要做好本職工作,把事業(yè) 家庭兼顧好。有時間就來交流一下,沒時間就各忙各的。
不是很建議大家從很遠的地方過來,有的朋友從廣州 深圳,還有清溪 沙田 什么的。路程就要一個多小時。
從那么遠的地方過來,說明我們的活動很有價值,我們很開心。偶爾來一次可以,經常來的話,大費周章,來回要很多時間,還要油錢 車費 ,跑來跑去很累。
所以參加讀書會到底有沒有意義,看個人。有的活動給我的感覺很不好的,我就不去了。
有的活動覺得還不錯的,就多點參與。
我也是抱著開放的心態(tài)和大家交流互動,歡迎有更多的朋友跟我一起探討互動,如何把線下的活動辦得更好。
歡迎留言。
梁瀟灑 2023.6.27 東莞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