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碎碎念+心理健康】佛祖告訴你,為什么3A游戲卻導致電子陽痿,怎么解?
今天突然想起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這個話題可以適用于任何的娛樂項目,比如美食,比如性,當然游戲也包括在其中。所以把這篇文章上了兩個TAG。
在佛學中,無論是美食,還是性,還是游戲,對于人來說都是一種痛苦,沒有“純然愉悅”這一種說法。
小的時候我是不以為然的,我從小出生在一個很貧困的小縣城,國家級貧困縣,連買點好書都要郵購的那種。我小時候根本就沒有多少游戲可以玩,會一個游戲玩很多很多遍,都不會膩。
在長大的過程中,能夠享受到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覺得有錢會更快樂。我年輕的時候也讀了佛學,了解佛學,但是不以為然。
那時候我的思想會像這樣:啊?美食,性,游戲,這些都是痛苦?這說的是什么屁話?我王境澤就算是活到100歲,這些東西還會是好東西,你說的我一個字都不信!
什么時候觀念開始改變的?就是越接近30歲的時候,越覺得如此,而到了30歲以后,不得不說,佛祖誠不欺我,真香。
說一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吧。最初我在成都打工的時候,500每個月。那時候我和我的一個哥們,非常鐵的兄弟,偶然間知道了巴西烤肉這種自助餐,40元每客,當時我們去吃的第一次,簡直驚呆了,原來肉還能做這么多花樣出來這樣吃。
那時候剛好談到我們的收入問題,談起一個月入8000的工程師跳樓的新聞,我們當時就說,要是我有8000一個月,老資天天來吃巴西烤肉。
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們也漸漸發(fā)展起來了,巴西烤肉也從40漲到了100多,工資也破萬了,雖然巴西烤肉漲了一倍多,但是我們吃巴西烤肉根本就沒有任何負擔,真的可以說“老子可以天天吃”。
但是我們吃巴西烤肉已經完全沒有了當時的激情,最初的時候,不吃到自已撐死,不每樣吃一點真的覺得太虧了?,F(xiàn)在就只是隨便意思一下。那時候我們聚餐也有其它的去處,比如300,500一客的日料,純粹是因為我個人喜歡日料而已。當時那時候吃500的還是有點肉痛,就是吃過一次。200,300一客的就經常去吃。
吃的最多的還是巴西烤肉,那時候去吃烤肉,已經不是為了味道,而是一種情結,因為吃巴西烤肉的時候,能夠回想起當年拿500工資吃巴西烤肉的情況,以前覺得的“奢侈品”,現(xiàn)在隨便吃了。有一種幸福在手中的實感。
所有的娛樂都是如此,最初的時候,你會覺得新奇無比,內心的欲望得到無比的滿足,漸漸的,這種滿足的感覺就淡了。
比如游戲,最開始的時候,誰玩《刺客信條》都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罐頭”,好玩得很,你玩的游戲多了,漸漸的就覺得這是罐頭。同樣的刺激,已經沒辦法讓你滿足了。這些人就漸漸變成了“電子陽痿”。其實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狀態(tài),不只是游戲,任何娛樂都是如此。
偶爾可能有一款游戲,也許超脫了現(xiàn)在的,所謂的“《XXX》治好了我的電子陽痿”,比如《艾爾登法環(huán)》,《曠野之息》這種獨具一格的開放世界,對于玩開放世界膩了的人就能夠起到“治療”作用。但這不代表這類游戲就比《刺客信條》更好,而是他們的刺激口味不一樣而已。
就比如當時我們知道日料自助餐的時候,我和我的哥們就吃了一段時間的日料,你第一次去的時候,覺得口味很新鮮,然后還想去吃。但是只去了幾次,這種新鮮感帶來的幸福感就沒了。而且每次消退得更快。如果說我們吃巴西烤肉吃了好幾年才膩的,吃日料沒到一年就膩了。
之后不管是幾千的大餐也好,偶爾有機會跟著大佬去吃1萬每桌的(就一兩次而已,不貼金了)每次獲得的新鮮感都逐層降低,我吃1萬每桌的時候,的確覺得味道是真的好,但是那時候去吃1萬每桌的,比起當年吃40的巴西烤肉的時候的那種興奮,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其實用更新鮮的游戲格式去治療“電子陽痿”,在佛看來,這不會使你快樂,而會使你去痛苦。當我每次看到說“某某游戲治療了我的電子陽痿”,B站上很多這種視頻,我就覺得這些人很可憐,那時候我真的體會到了一絲絲佛祖憐憫世人是什么心態(tài)了,因為我真的覺得這些人很慘的。
你在單個游戲里面獲得了這種“新鮮”的體驗又如何?的確,你玩法環(huán),野炊這類游戲,的確能夠得到不同一般的體驗,但是這種體驗過后呢?你玩其它游戲只會更痛苦。有很多人覺得這是其它游戲“不夠優(yōu)秀”,其實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
我之前玩《曠野之息》的時候,也驚為天人,那時候在圈子里面聽到最常說的就是拿野炊和刺客信條比,然后就人說奧德賽什么的和野炊沒辦法比。
我當時就想,現(xiàn)在育碧這么拉夸了嗎?也沒有多在意。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玩《刺客信條》了,第一代的時候我覺得這是傳世經典,出了這么多代,也不可能代代都是神作。
后來有機會玩了《奧德賽》,說實話,就個人體驗上來說,《奧德賽》比野炊更好玩。制作工藝上沒差啊。當然這種感覺僅僅是個人體驗而已,我也理解這些人為什么說《奧德賽》不行。還是那個問題,《奧德賽》提供的“刺激”并不新奇。但對于我個人來說,我上一次玩刺客信條類的游戲已經可能要追溯到10年前了,我玩的最后一作是有達文西上場的那一作,還能做滑翔機的那一作,連叫什么名字我都忘記了。
所以對于別人來說,刺激并不新鮮,但對于我來說,又新鮮又有回憶。所以體驗自然好,樂此不疲地肝了一個多月,不是因為我覺得我做為一個游戲開發(fā)者,不應該在一個游戲中浪費更多的時間,我才戒了,也許我能玩更長的時間。而野炊我通關之后就再也沒有打開的欲望,也不知道為什么,其實早知道不通關了。
這種情況,就好比我現(xiàn)在離開成都已經差不多五年了,離開成都之后,我再也沒有吃過巴西烤肉,如果說我有機會回到成都,最想吃的就是這個。
當然我不會說《奧德賽》比《曠野之息》設計得很優(yōu)秀,大家各有所長而已。而且《曠野之息》花費心思提供新奇的玩法,對于游戲界來說顯然更值得稱道。
只不過,站在游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用新奇的體驗去解決電子陽痿,這只會讓你更加電子陽痿而已。尤其是如果你再受一些極端KOL的鼓動,變成那種覺得“老子的游戲才是天下第一”,然后看各種游戲都“不爽”,看這個游戲也是罐頭,那個游戲也平庸,這只能讓“病情”更加嚴重。
《浪客劍心》里面劍心的師父有一句話,雖然我只聽過一遍,但是卻永遠記住了,當時他正在喝酒,然后說道:“如果享受著美酒卻覺得不好喝,那這個人一定是有病。”
我在玩《奧德賽》的時候,就有一種這樣的感同身受,如果說玩到這么好玩的游戲,卻覺得這游戲不好玩,那這人一定病得不輕——當然了,我說的是你本身是熱愛這類游戲,如果你天生就不熱愛這種游戲,那另外說,畢竟人的口味不一樣。如果你就熱愛開放世界,熱愛冒險這類,但是你覺得只有法環(huán),野炊才能滿足,玩著《奧德賽》都覺得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這真的是很可憐。
但是這并不奇怪,我雖然說這類人“有病”,但并不是說這類人的思想有問題,相反,這類人的思想再正常不過了,他們的問題不在于想法上有什么問題,而是最簡單的問題:游戲打多了。
如果玩3A游戲都不覺得快樂,那說明你玩游戲玩得太多了。即便是有些游戲,像法環(huán),野炊這樣能夠帶給你一時的新鮮,但之后只能讓你玩其它游戲的時候更加感覺到痛苦。
總有一天,你也會明白佛說的。
其實我們諸子百家中也是一樣的觀點,《老子》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佛在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用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人對于娛樂的追求就像是一個癤子,你越抓越癢,你越是要去滿足,就等于去抓得越厲害,你抓得越厲害的那一瞬間,你也許感覺到無比的滿足,但是過后,你的痛苦會更多。
電子陽痿了怎么辦?不是去玩更多,更新奇的游戲,而是要少玩游戲。
我借用劍心師父的話,“如果享受著3A游戲卻覺得不好玩,那這個人一定是有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