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音;中央c
貝多芬89、國際標準音;中央c

1234567對應(yīng)的音名是CDEFGAB,為什么不把對應(yīng)的音名表示為ABCDEFG呢?這樣更方便記憶。——網(wǎng)友提問
…音、名、音名:見《貝多芬84~87》…
?
Cccddd(發(fā)布于2020-01-13 16:35,2人贊同了該回答):先有ABCDEFG,A=440Hz,標準音;
…標、準、標準:見《牛頓15》…
(…《牛頓》:小說名…)
?
后來發(fā)現(xiàn)CDEFGAB大調(diào)更流行,ABCDEFG是什么鬼,不用不用了;
…調(diào):見《牛頓35》…
?
再后來,大家都用的CDEFGAB不簡潔,那就改成1234567吧。


國際標準音(百度百科):國際標準音是為了方便了音樂理論研究、樂器制作和文化交流而在國際上統(tǒng)一的音高標準。
…音、樂、音樂:見《歐幾里得146、147》…
(…《歐幾里得》:小說名…)
?
…理、論、理論:見《歐幾里得5》…
…研、究、研究:見《歐幾里得42》…
…文、化、文化:見《牛頓159》…

機械波為440Hz,波長為78cm的a音在樂音體系中叫小字一組的a。
…樂、音、樂音:見《貝多芬40》…
…體、系、體系:見《歐幾里得27》…
?
[ 現(xiàn)代音樂用七個英文字母C D E F G A B(或其小寫)來標記音名。
7個基本音級不斷循環(huán)反復(fù),構(gòu)成整個樂音音列。
從C音開始到其高八度C之間的音列,稱為一組。
通常以低音譜表第2間的C音開始,排列成的一組音,用小寫拉丁字母c、d、e、f、g、a、b標記,稱小字組。
由此向上各組依次稱小字一組、小字二組等;
向下各組依次用大寫拉丁字母標記,稱大字組、大字一組、大字二組等。
——《貝多芬84》 ]

樂音體系中的各音級,其高度都有一定的標準。
…標、準、標準:見《牛頓15》…
?
音的標準高度,1939年在倫敦的國際會議上,決定國際通用的標準(第一國際標準)是440Hz。
波長78cm的a音,即以小字一組的a為“標準音”。

國際上有了統(tǒng)一的音高標準,它方便了音樂理論研究、樂器制作和文化交流。
機械波約261.6Hz,波長1.3m的c音在樂音體系中叫中央c,它位于基本音級首位。
…基、本、基本:見《歐幾里得2》…





“最早時候,不同地區(qū)各自有一個樂器…都合不到一起…如何配合?【統(tǒng)一度量衡】
這就是它(標準音la)存在的最大意義,所以配得上a。
請看下集《貝多芬90、標準音對應(yīng)的音名是A,這是合情合理的》”
若不知曉歷史,便看不清未來
歡迎關(guān)注嗶哩號“中國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