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36年百治不效,射干麻黃湯加減治愈?;颊撸?,45歲,這個病人9歲那年患麻疹
哮喘36年百治不效,射干麻黃湯加減治愈。患者,女,45歲,這個病人9歲那年患麻疹,麻疹好了以后她就開始哮喘,以后逐年的加重,百治不效。 尤其近五年來她的哮喘進行性加重,到處奔波求治,就是治不好,只有服強的松來勉強維持。但是已經這樣用激素了,效果也不好,而且副作用很大。 患者萬般無奈,抱著最后的一線希望,來看中醫(yī)。就診的時候,這個病人一直不停地咳嗽、氣喘,喉中痰鳴,咳大量的白色泡沫痰,動一動就喘。 病久痛深,患者苦不堪言,說自己吃飯都吃不了,一吃飯就喘。因為哮喘,她呼吸困難,晚上壓根沒辦法安睡。 而且因為長期服用激素形體肥胖,也就是咱們教科書上所說的典型的滿月臉、水牛背。 舌診見舌淡、苔白、水滑,摸脈脈沉而細。這是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她的病情太嚴重了,哮喘害得她幾乎不能正常的工作、生活。 用患者自己的話說,是:“大夫,你看我現在是一麻袋高,兩麻袋寬,肥成這個樣子,全身長毛,像猴子似的。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了,如果再治不好,我死的心都有。” 哮喘這個病,1800多年前張仲景先生就在他的書里告訴了我們治法?!督饏T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麻黃湯原方 射干、麻黃、生姜、細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棗、半夏(大者洗)這個病人總是咳大量的白色泡沫痰,說明寒飲在肺,長期不愈。腎虛是本,在上要治肺,在下要治腎。用射干麻黃湯加人參、熟地、當歸、蛤蚧,溫肺化飲,補腎納氣。 具體方藥 射干、麻黃、半夏、紫苑、款冬花、干姜、細辛、五味子、大棗、人參、熟地、當歸、蛤蚧,五劑以后這個病人就基本上不咳,也不喘了,后續(xù)用此方加減鞏固治療一個月,病人就撤掉了激素,生活完全恢復了正常,隨訪觀察,至今狀態(tài)良好。 射干麻黃湯,中醫(y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上。為祛痰劑。具有溫肺化飲,下氣祛痰之功效。主治寒痰郁肺結喉證。癥見咳嗽,氣喘,喉間痰鳴似水雞聲,或胸中似水鳴音,或胸膈滿悶,或吐痰涎,苔白膩,脈弦緊或沉緊。臨床常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等。 主治寒痰郁肺結喉證。癥見咳嗽,氣喘,喉間痰鳴似水雞聲,或胸中似水鳴音,或胸膈滿悶,或吐痰涎,苔白膩,脈弦緊或沉緊。臨床常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臟病等。 本方所治之證乃寒飲郁肺,痰結咽喉所致。寒飲郁肺.濁氣上逆,則咳嗽,氣喘;痰氣搏結于咽,則喉間痰,似水雞聲;濁氣與寒飲相結于胸,則胸中似水鳴音;濁氣不降而逆亂胸中,則胸膈滿悶;痰飲隨寒氣而上沖,則吐痰涎;苔白膩,脈弦緊或沉緊,皆為寒飲郁肺結喉之征。治當溫肺化飲,下氣祛痰。 方中麻黃宣肺溫肺,化飲散寒,止咳平喘,開達氣機;寒飲結喉,以射干瀉肺降逆,利咽散結,祛痰化飲,其為君藥。寒飲內盛,以細辛溫肺化飲,溫宣肺氣;肺主宣降,以款冬花宣肺化飲止咳;紫菀瀉肺止咳,降逆祛痰,溫化寒飲,調暢氣機,與款冬花相配,一宣一降,調理肺氣;痰飲蘊結,以半夏醒脾燥濕化痰,溫肺化飲,利喉滌痰;生姜降逆化飲,暢利胸膈,助半夏降逆化痰,共為臣藥。肺氣上逆,以五味子收斂肺氣,使肺氣宣降有序,兼防宣發(fā)降泄藥傷肺氣,為佐藥。大棗補益中氣,生化氣血,滋榮肺氣,為佐使藥。諸藥配伍,以奏溫肺化飲,下氣祛痰之效。 重要文獻摘要 1、《千金方衍義》:上氣而作水雞聲,乃是痰礙其氣,氣觸其痰,風寒入肺之一驗。故于小青龍方中,除桂心之熱,芍藥之收,甘草之緩,而加射干、紫菀、款冬、大棗。專以麻黃、細辛發(fā)表,射干、五味下氣,款冬、紫菀潤燥,半夏、生姜開痰,四法萃于一方,分解其邪,大棗運行脾津以和藥性也。 2、《金匱要略心典》:射干、紫菀、款冬降逆氣;麻黃、細辛、生姜發(fā)邪氣;半夏消飲氣。而以大棗安中,五味斂肺,恐劫散之藥并傷及其正氣也。 射干麻黃湯附方 ①射干丸(《圣濟總錄》),由射干、半夏、款冬花、炙皂莢、炮姜、陳皮、百部、細辛、五味子、貝母、白茯苓、郁李仁構成。功能溫肺散寒,止咳化痰。主治久患呷嗷,咳嗷而喉中多痰,結于喉間,喉中呀呷有聲,病發(fā)即偃臥不能。 ②射干湯(《備急千金要方》),由射干、半夏、麻黃、桂心、紫菀、甘草、生姜、大棗、蜜構成。功能溫肺祛痰,止咳定喘。主治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