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span>
——《白馬嘯西風(fēng)》。
這臺詞,大概是金庸所有小說里,最絕妙的一句。
一句話,救活了一整部小說。
話說,這句臺詞,可能比小說本體還有名,還有力。
我猜有許多讀者,可能沒讀完過《白馬嘯西風(fēng)》,除了李文秀外,也不知道這部小說都有誰,但卻知道這句話 —— 類似于,許多在網(wǎng)上傳頌朱生豪先生那句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的,未必讀過他譯的??;許多在網(wǎng)上傳頌王小波李銀河情書的,未必讀過他的小說。
只因這句話確實意味深長,凝容了世間至理。
但為什么說,這句話救活了一整部小說呢?
因為最初連載版《白馬嘯西風(fēng)》,根本沒這句話。這是三聯(lián)版修訂,才改出來的。
這一出來,整部小說的主題都突然扭轉(zhuǎn)。連帶李文秀這個角色,光彩都出來了。
《白馬嘯西風(fēng)》,三聯(lián)版的劇情眾所周知:
—— 白馬李三夫妻皆亡,藏寶圖被李文秀連白馬一起帶走了。
—— 李文秀被計老人收留,被計老人撫養(yǎng)長大,在哈薩克部族間長大。
—— 李文秀愛上了當(dāng)?shù)厝颂K普,但蘇普的爸爸蘇魯克出于偏見,阻撓了這段感情。
—— 李文秀救了心計深沉的華輝(瓦爾拉齊),為他取出毒針,華輝教了她武功。
—— 李文秀救下蘇普和其心上人阿曼,成全了他們的愛。大家一起去找迷宮。
—— 李文秀在迷宮遭遇華輝,得知華輝實是本族人,不容于本族,去了漢人那里學(xué)了武功;他的徒弟馬家駿阻止了他毒殺全族。馬家駿喬裝成了計老人。
—— 華輝與馬家駿同歸于盡,李文秀救下所有人。蘇魯克的偏見也解了。
—— 發(fā)現(xiàn)迷宮之中實則并無寶藏,只是中原諸般尋常器物?!白雷?、椅子、床、帳子,許許多多的書本,圍棋啦、七弦琴啦、灶頭、碗碟、鏡子…… 什么都有,就是沒有珍寶?!?只因高昌國當(dāng)年不肯臣服大唐,“野雞不能學(xué)鷹飛,小鼠不能學(xué)貓叫,你們中華漢人的東西再好,我們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歡?!?于是將唐太宗所賜的書籍文物、諸般用具、以及佛像、孔子像、道教的老君像等等都放在迷宮之中,誰也不去多瞧上一眼。
—— 李文秀的師父與保護人都死了。她得到了部族的尊重與認(rèn)可,但沒有愛。她孑然一身,騎白馬回中原。
終于: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span>
三聯(lián)版劇情很清晰。
而當(dāng)初的連載版,說實在話,寫得有點亂。
倪匡還是誰說過,原版李文秀這個人物,“不通”。
原版與三聯(lián)版不同之處,包括但不限于:
—— 連載版的陳達(dá)玄,三聯(lián)版改為陳達(dá)海。
—— 連載版的夜鶯,三聯(lián)版改為天鈴鳥。
—— 連載版蘇魯克和阿曼們都遭了毒手,三聯(lián)版都被李文秀救下來了。
—— 連載版迷宮里是有財寶的,三聯(lián)版沒了。
—— 連載版計老人即馬家駿,其實有點鬼心思,三聯(lián)版他單純得多了。
—— 連載版李文秀甚至不無 “阿曼死了,蘇普又歸我了” 的念頭,三聯(lián)版李文秀也單純多了。
改動之前,連載版《白馬嘯西風(fēng)》,是個爾虞我詐、結(jié)局悲慘的故事:馬家駿害了華輝,卻舍不得寶藏,才留在原地不走;蘇魯克和阿曼死了;還涉及鄭九思和他徒弟什么的一堆。很陰暗的一段情節(jié)。
所以結(jié)局是:
“迷宮是容易捉摸得多了。誰能想到,駝背的計爺爺只不過三十來歲?誰又想得到,一對本來情若父子的師徒,竟會翻臉成仇?大家受了無窮盡的苦楚,到頭來終于一無所得,一齊喪身于迷宮之中!可是馬大叔確實待我很好的啊。我?guī)煾敢彩莻€壞人,可是他待我也很好。蘇普是很好的好人,但他只想到阿曼?!?/span>
白馬的駿足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那可是一個比迷宮兇險百倍、難走百倍的地方……
看這段,熟悉的讀者一定感覺出來了:
這不就是《連城訣》的感覺嗎?
李文秀不就像被師父戚長發(fā)利用的狄云嗎?
在原連載版故事里,李文秀其實有點像工具人。
她更像是用來見證華輝與馬家駿恩怨的視角,目睹各色陰謀詭計,還一直想被動地等回蘇普。
三聯(lián)版里,李文秀是個好姑娘了,有了更多自主選擇。
她不顧偏見,救了蘇魯克,也救了阿曼,成全了阿曼與蘇普。
三聯(lián)版的馬家駿變得更單純:他喬裝改扮留在原地,不是貪戀財寶,只是懼怕華輝。最后他也是為了李文秀而死。
這就是神來之筆:
三聯(lián)版給馬家駿與李文秀之間,加了隱約的感情線。
馬家駿沒回答她的問話就死了,可是李文秀心中卻已明白得很。馬家駿非常非常的怕他的師父,可是非但不立即逃回中原,反而跟著她來到迷宮;只要他始終扮作老人,瓦耳拉齊永遠(yuǎn)不會認(rèn)出他來,可是他終于出手,去和自己最懼怕的人動手。那全是為了她!
這十年之中,他始終如爺爺般愛護自己,其實他是個壯年人。世界上親祖父對自己的孫女,也有這般好嗎?或許有,或許沒有,她不知道。
一點小改變,馬家駿忽然就從原著一個藏頭露尾的角色,變成了堪稱男版程靈素的深情者。
而且三聯(lián)版馬家駿,要溫柔得多。
原版里,夜鶯鳴叫。馬家駿曾跟李文秀說了這個故事:
“又有些哈薩克人說,這是草原上一個最美麗、最會唱歌的少女死了之后變的。她的情郎不愛她了,她傷心死的?!?李文秀迷惘地道:“她最美麗,又最會唱歌,為什么不愛她了?”
馬家駿情緒變動很嚇人:
突然間又是臉色大變,大聲說道:她這樣美麗,為什么不愛她了?這幾句話說得甚是突兀,又將李文秀嚇了一跳。
而三聯(lián)版里,夜鶯改成了天鈴鳥。而他的態(tài)度也只是:
出了一會神,長長的嘆了口氣,說道:“世界上有許多事,你小孩子是不懂的。” 這時候,遠(yuǎn)處草原上的天鈴鳥又唱起歌來了。
三聯(lián)版里,馬家駿對李文秀,是真的很溫柔。
而我們也知道這段關(guān)于天鈴鳥的對話,其實預(yù)言了他倆各自的命運。
這些改動之后,三聯(lián)版的《白馬嘯西風(fēng)》,整個格調(diào)都變了:
變成了馬家駿隱約心愛李文秀,卻不能表白。
李文秀心愛蘇普,卻終于成全了蘇普與阿曼。
變成了大家追求的寶藏,其實到手成空;譬如高昌國知道大唐的宏偉,卻終于不肯學(xué)。
命運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每個人都命數(shù)無常,堅持著自己的堅持,于是走出那么個結(jié)局。
所以說,是一句話救活了一部小說。
連載版本的主旨下,李文秀是迷惘的:
她在旁目睹一切,深覺人心比迷宮更難捉摸,江湖比迷宮兇險百倍。仇殺完了,都死了,結(jié)束。
李文秀只好去江南,離開一段恩怨,又去迎接新的恩怨。
三聯(lián)版改動后,李文秀從一個迷惘的旁觀工具人,變成了一個足可與騎驢走天涯的郭襄并列的,深情又勇敢的女孩子。
她自己選擇了自己的命運,選擇了救助部族,成全愛侶,成了部族感恩的女俠,卻也失去愛自己的人。
忽然就多出了命數(shù)無常,所愛非人的無奈,以及一份溫柔的堅定。
結(jié)局時,她離開一片和睦的部族回去江南時,對這一切都有清晰的認(rèn)知,這是她自己走的路,雖然執(zhí)拗又凄涼、感傷又無常。
于是一句話點了題: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