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找到所需資源?
昨天我們冷蕓時尚圈討論關于資源匹配問題。比如設計師找不到合適的面料供應商,同時好多面料商又找不到買家;品牌愁找不到銷售商銷售商找不到好的貨源;個人找不到工作,而同時好多公司又招不到員工.....
資源匹配一直是個行業(yè)痛點問題。展會也參加了,社群也加了不少,社交媒體也在用。怎么就找不到呢?感覺就好像自己想要的資源就不存在似的。
其實這個背后并不是資源不存在,而是兩個大問題:觀念問題,與方法問題。
1,觀念問題:
—資源靠的是日積月累的人脈,但絕大多數(shù)人是急功近利,需要了,才去找。
—資源需要經(jīng)營,而不是有事有人,無事無人。
—選擇大于努力,降低無效加友,提高交友品質(zhì)。好多人朋友圈加了很多人,但是其實只是加了個友,彼此沒任何交流。好多人還用的是網(wǎng)名,幾乎不發(fā)朋友圈。彼此根本沒有了解機會。這種加友有什么意義?
2,方法問題:
常用的方法—展會就不說了。
—網(wǎng)絡搜索。雖然是個很多人似乎理解的道理,但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如何搜索。特別是關鍵詞的設定很重要。很多所謂的找不到,只是關鍵詞沒用對。
—社交媒體是個很有用的渠道。不同領域的資源需要依賴不同平臺。比如領英適合外貿(mào);小紅書適合找時尚奢侈品資源;豆瓣知乎領英適合找工作;抖音適合找工廠資源等等。
—行業(yè)社群是個很有用的渠道。但很多人不會用社群資源,大多是有需要的時候才冒泡。其實這樣的冒泡沒什么質(zhì)量。有品質(zhì)的社交應該是先有交流,對彼此認可了,再加友。
—參加資源匹配活動?,F(xiàn)在展會上,社群里經(jīng)常有專門的匹配活動??梢猿榭諈⒓?。
3,我是如何匹配資源的?
—我的朋友圈總計6000+人,社群另外還有三四千人。凡是不熟悉的人加友,我都會請對方實名并自我介紹。隨后我會為對方打標簽。即使沒見面過的,好歹知道對方做什么的。
另外屏蔽朋友圈的人我都會刪友。沒機會了解彼此,那加友干嘛?
—大家都很忙,但基本的禮尚往來還是要有的。比如朋友圈看到好的內(nèi)容,給對方點贊,評論下,就是現(xiàn)代意義的社交。切忌平時什么交流都沒有,突然有需要了,就來問別人要資源(除非兩人是很熟悉的朋友)。
—人際交往切忌急功近利,期待加了友就能立刻合作。覺得合作不成,就什么聲音也沒了。
其實要成就真正的合作,需要先認可彼此的人品。要認可彼此的人品,就需要時間,需要多交流。我的很多合作,是加友后三五年才合作的。
總之,找資源切忌急功近利,但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是急功近利。需要了,才去找。找到了,就期待馬上有用。
#職場##職場人士##資源##人際交往##社交##媒體##網(wǎng)絡##合作##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