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膜分離技術在異維生素C提取中的應用
2023-05-23 09:10 作者:萊特萊德環(huán)境工程 | 我要投稿
異維生素C又叫異抗壞血酸、赤蘚糖酸鈉,純品為白色晶體或結晶粉末,無臭,味酸,久置顏色逐漸變黃,在臨床上應用廣泛,逐步用作預防藥和營養(yǎng)藥。異維生素C還是一種強還原劑,常常作為抗氧化劑和營養(yǎng)強化劑大量用于食品工業(yè)。
異維生素C的傳統(tǒng)生產工藝,是將淀粉經細菌鈣鹽發(fā)酵后,將發(fā)酵液經一次硫酸酸化板框過濾后,經一次草酸酸化板框過濾,再進行轉化脫色等工藝。傳統(tǒng)工藝發(fā)酵液含鈣鹽非常高,處理難度大,需要兩次酸化除鈣,而且二次酸化用的草酸價格比較高,因此成本也高。同時,鈣鹽過多,過濾效果不好,菌渣也沒有用處,污染嚴重,環(huán)保壓力大。板框過濾后所得的濾液含蛋白及重金屬等較多,給后續(xù)處理帶來的不利影響很大,且產品純度低。
超濾膜分離技術是以壓力差為推動力,在一定的流速下,用超濾膜將溶液中組分進行分離提純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據(jù)膜孔大小的不同選擇性篩分不同分子量的物質。超濾膜分離技術對特定物質的截留性,主要取決于相對分子量的大小、形狀和柔韌性,膜孔徑一般從幾十埃到幾百埃,截留分子量范圍一般從500到50萬,而異維生素C發(fā)酵液中蛋白質分子量一般在1萬到10萬,所以選擇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濾膜分離技術可以除去蛋白等雜質。
編輯:柒柒 技術:彥祖
轉載時請注明文章來源“萊特萊德”,否則視為侵權,感謝配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