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GTX1060升級到RTX2060,飛躍了嗎?貴了還能香嗎?

2019-02-01 08:52 作者:bear247  | 我要投稿


前言


之前的Turing(圖靈)架構新顯卡RTX2080、RTX2070太貴了,所以直到2019年我才摸到新顯卡-RTX2060,來替換我的GTX1060。


我的平臺是乞丐版的LGA2066平臺,由于7800X的頻率太低,最近考慮以后用Z390平臺吧,具體的配置如下:

CPU :intel i7-7800X

主板 :華擎(ASRock)X299M EXTREME

內(nèi)存 :宇瞻(Apacer)黑豹玩家 DDR4 RGB 燈條 金色 3200 32G(8G*4)

顯卡 :銘瑄(MAXSUN)MS-RTX 2060 終結者 6G

SSD : 浦科特M8SeG 256G M.2 NVMe

電源 :九州風神 (DEEPCOOL) 金牌650W電源DQ650-M

機箱 :追風者(PHANTEKS) 314ETG進階版(流光銀 )

散熱 :ID-COOLING DASHFLOW 240 內(nèi)置分體泵的RGB光效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


之前的顯卡其實是GTX1060,具體型號是影馳GTX 1060 GAMER 6GB。


一代新人換舊人,終于用上了Turing架構的新顯卡了!

硬件介紹


▼銘瑄家的顯卡質保時間三年,而且支持個人送修的,這一點非常方便。這款銘瑄的終結者價格也是在3k之下,當然顯卡的頻率為1365-1680MHz,公版的頻率;再看PCB的身材也大概猜到是公版的供電方案了。

▼附件沒啥特別的,有送一張NVIDIA和銘瑄的LOGO的貼紙,可以用來美化一下機箱。


▼這張RTX 2060 終結者為雙風扇設計,尺寸為235×112×37mm,不算長,兼容性方面比較好。黑灰配色,而且表面采用磨砂噴涂工藝,在燈光下有啞光金屬質感,比上代的同系列顯卡塑料感好了很多。


▼細節(jié)方面:兩個9cm風扇采用不同的顏色,每個風扇有11片葉片;風扇面右邊的金屬飾片上有銘瑄的英文LOGO,前部有終結者系列的英文名稱;另外在兩顆風扇之間,還有兩顆寶石狀的RGB燈,自動呼吸切換顏色,沒有可支持的軟件控制。還有這兩個RGB燈都在風扇面,要是水平安裝顯卡就很難看到了。


▼后面的背板方面從上代的塑料(廠家叫復合材質了)變成了鋁鎂合金背板,質感提高了一個檔次,不過上代后面的太極燈取消了,可惜了,本人還是蠻喜歡那個設計的。

▼背板上有很多散熱孔,可以幫助電器元件的散熱。


▼顯卡的8in供電接口是放置在側面的,這一點和公版不一樣,另外RTX 2070都不支持SLI,當然RTX 2060也不會有SLI接口了。

▼由于PCB比較短,而散熱器比較長,背板在前端會有一個坡面,乍看起來會有點別扭。


▼I/O接口包括1個DP1.4,1個HDMI2.0和1個DVI-D接口,和公版相比少了USB-C×1和一個DP。再看看上代的GTX1060接口,這代的接口少了寒酸了很多啊。


▼散熱器部分采用3根熱管,在核心部分兩根作成U型來加強散熱;在散熱片方面,前端(對應于PCB供電)為常規(guī)的穿Fin鋁鰭片,核心部分依舊使用銘瑄非常喜愛的擠鋁鰭片,這種混搭還真是惡趣??!


再來介紹下其它的硬件:

▼內(nèi)存是宇瞻的黑豹玩家 DDR4 RGB 3200MHz,因為是X299平臺,為了開啟4通道,還是入了4根。


▼金色的馬甲不太低調(diào)哦,好像4根小金條;內(nèi)存頻率3200MHz,時序CL16,支持Intel XMP 2.0超頻模式,電壓1.35v。閃存顆粒為三星的,宇瞻還是很老實,高頻條有三星顆粒就作,沒有就斷貨。


▼RGB燈條沒有單獨的光控軟件,支持AURA SYNC軟件進行統(tǒng)一控制,之前試過華擎的Z390系列也可以支持調(diào)光,但是我的這款X299還是沒發(fā)調(diào)光。


▼燈條是不規(guī)則的鋸齒狀亞克力,顯得晶瑩剔透。


▼散熱器方面選擇ID COOLING的DASHFLOW 240,是非常強悍一款水冷。兼容性方面可以支持Intel LGA 2066/2011-3/ 2011/1366/1150/1151/1155/1156和AMD AM4/AM3(+)/AM2(+)/***+/***/FM1,遺憾并不支持TR4。這個散熱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轉變成分體式水冷散熱器,這個下面會有介紹。


▼背板扣具啥的都是金屬的,附件有一分四+12V 4-Pin RGB轉接線,一分二風扇轉速同步線,以及一個燈光控制器,如果主板沒有RGB接口就可以用這個東東控制燈光模式、速度以及顏色,供電方式為大D接口。

▼散熱器本體為黑色系的調(diào)調(diào),造型也并不夸張。水管外面有常見的編織網(wǎng),經(jīng)過處理后相當光滑,手感不錯,長度為350mm。冷頭的尺寸為84X84X50mm,還是蠻大的塊頭。


▼冷頭的塊頭大,性能也是蠻強的,內(nèi)部采用三相繞線電機,最高流量 450L/H、最大揚程 3 米。外觀上冷頭頂部有ID的圖形LOGO,當然這個LOGO只能反光,并沒有燈效;冷頭的一圈邊緣和直線切割線是有RGB燈效的。

▼純銅底座,但是和CPU接觸的面積還是要小于冷頭的面積。


▼DashFlow的最大特點就是冷頭和冷排的水管接口采用的是分體式水冷標準接口設計(G1/4),而且是快擰,可以將原有的水管拆卸,自行換上硬管或軟管以及串接水箱、水流計等等分體水冷設備,玩法想當DIY。廠商根據(jù)這一特色宣傳其為“2.0版本的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當然為了防止配件在運輸和安裝時松動,在水管的連接處還是使用粘合劑固定的,不用擔心發(fā)生漏液的情況。


▼散熱器的RGB系統(tǒng)為4pin 12v供電;冷頭水泵的額度功率為5.4w,二一般的一體水冷只有3w左右,大概是這個原因舍棄3pin/4pin的供電線,采用了SATA的供電方式。不過這樣也就不可能調(diào)速控制了,水泵將一直保持為最高的2400轉/分鐘狀體下運行。


▼風扇為一對 RGB DF-12025 風扇,風扇轉速 900 ~ 2000 RPM ,溫控可調(diào),最大風量 56.5CFM,四角都裝有橡膠減震墊。風扇葉面為半透明的乳白色,RGB風扇最常見的顏色,每只風扇在電機中心有 9 顆LED燈珠。


▼電源為額定650W電源,九州風神的DQ650-M,準確來說它的品牌是玩家風暴。這是一款全模組電源,獲得了80PLUS金牌認證,典型負載條件下(50%)轉換效率可以達到91~93%,還是高出80PLUS金牌認證的要求不少。同時電源風扇靜音水平也保持的不錯。質保方面提供5年質保。


▼電源采用黑灰配色,正面GAMER STORM(玩家風暴)的logo設計很有意義,一條logo直通到電源正中。

▼電源體積上并不算大,內(nèi)置一個TF120風扇,看型號可知為一款12cm的風扇,雙層增壓扇葉,可提供76CFM的風量,當然可以根據(jù)溫度來調(diào)速,噪音控制在31分貝以內(nèi)。


▼電源在整流方面采用LLC和DC-DC方案,保證了高的轉換效率,電容宣傳采用了全日系電容,不過也沒有拆解電源,這一點也就沒辦法給大家證實了。

▼電源銘牌中12V輸出功率達到了650W,等同于額定功率。并且可以看到+12v方面分成了4路,并非一個單路+12V輸出,這樣如果某一路出現(xiàn)電流過大等情況,電源的保護機制可以及時啟動,從而保護電源以及其他部件的安全。不過這么作當然電路設計會更復雜,成本也就更高了。


▼電源為全模組接口設計。有2個GPU pin接口和一個CPU 8pin接口、還有2個接口是CPU與GPU的共用的,另外SATA接口一共有4個。


▼側面也有GAMER STORM(玩家風暴)的logo。


▼電源出風口有電源的開關,這里的散熱孔設計成S型的開口,排列在一起還是蠻好看的。

▼最后看下模組線材,一共有8根,全部是扁平化線材設計,具體種類和長度看下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CPU 4+4pin有2根,非常適合雙8pin供電的主板?,F(xiàn)在很多中高端的z390主板都是雙8pin供電的接口(當然插一個也能點亮),也很適合X299平臺或者X399平臺用戶使用。

▼主板是華擎的X299M EXTREME,一張少見Matx版型的X299主板。


▼機箱是追風者的 314ETG進階版,顏值做工都不錯,就是體積略大了些。


▼換上新顯卡準備開機了。

整機燈效



▼DASHFLOW 240的RGB系統(tǒng)是12v 4pin供電也就沒有彩虹跑馬燈模式。


▼冷頭的光效有冷冷的切割感,很有些硬科幻電影的感覺。


▼風扇的燈效


▼黑豹玩家的RGB燈在此主板無法控制,只能豪放的自由發(fā)揮了!


▼RTX 2060 終結者的這兩顆RGB燈放在底部確實很難看到


▼好在從上面看從散熱器部分也會透出一些燈光來。

顯卡性能測試


RTX 2060這次大家覺得不太甜的原因主要是首發(fā)價格來到了3k左右的價位,要比GTX1060的首發(fā)價格高了不少??陀^因素是使用了更貴的GDDR6顯存,比較大的核心面積,以及GTX 1060的庫存。

首先看下顯卡的基本數(shù)據(jù)吧,RTX 2060自然是RTX 2070閹割后的產(chǎn)品,不過這一刀并不算大。流處理器保留了RTX 2070的80%(理論上性能也不會差的太大),但是在帶寬上依然保持上代GTX1060的192bit,好在由于GDDR6頻率的關系,顯存帶寬達到了336GB/s,比1000系列256bit顯卡的256GB/s高出了不少。

445mm2的核心面積比GTX1060要大出一倍還多,也要比GTX1070Ti大出不少。雖然工藝升級到了12nm,不過由于核心面積和晶體管數(shù)量,在功耗上就沒有啥進步了,比GTX1060的TDP多出了40w。

理論性能測試(3DMark)


▼跑跑分吧!7800X超頻至4.3GHz,比主流的9900K或者9700K在3DMARK的總分上是占不到便宜的,主要看看顯卡得分吧。另外驅動版本為417.71。


▼再來跑跑DX12的3DMark Time Spy測試。


▼3個VR測試中分數(shù)都要超過最低配置不少,分數(shù)高于高端配置電腦,低于特高端配置電腦。


▼在3DMark測試中,RTX 2060核心最高到1950MHz,核心溫度最高65℃


沒有比較怎么能知道RTX 2060具體是什么水平呢?正好和之前的GTX1060在相同的平臺下比比看(GTX1060是非公版,頻率要高一些)。另外又順便拉來了GTX 1070Ti,這數(shù)據(jù)是小熊之前在別的平臺測試的,一起來比不算太嚴謹,不過比的是顯卡分數(shù),不會有太大的出入,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首先來看DX11的三個FireStrike測試,以RTX 2060性能以100%計,那么GTX 1060只有其不到7成的性能;GTX 1070Ti的領先幅度也只有4%左右。

▼DX12的Time Spy測試,RTX 2060對GTX 1060的領先幅度進一步擴大,GTX 1060只有其不到6成的性能,同時完成對GTX 1070Ti的反超,GTX 1070Ti反而落后不到10%的性能??磥鞹uring針對DX12上的優(yōu)化還是非常出色的。

▼在VRMark測試中,GTX 1070Ti只有在Orange Room有些領先優(yōu)勢,其它2項依舊敗北了,總體上輸了3%。而GTX 1060只有其6成左右的性能,RTX 2060依舊保持對其絕對的領先優(yōu)勢。

實際游戲測試


3DMark的成績還是偏于理想狀態(tài),那么實際的游戲性能如何呢?下面測測幾款游戲在1080p和1440p(2k)分辨率下的實際表現(xiàn)。


▼孤島驚魂5,第一人稱射擊游戲,2018年3月正式發(fā)售,不過依舊是款DX11游戲。測試時開啟極高畫質,反鋸齒也是最高等級的TAA。


▼古墓麗影:暗影,據(jù)說后期將提供對RTX系列顯卡DLSS與光線追蹤技術的支持,不過2018年9月正式發(fā)售的游戲,現(xiàn)在還沒有兌現(xiàn)。測試時開啟畫質預設等級為最高,不過反鋸齒選擇了SMAA,并非最高。

▼刺客信條:奧德,開放地圖沙盒的游戲。測試時開啟極高畫質,反鋸齒等級為高。


還是做個表匯總對比下看得清楚,對比的對象依舊是GTX1060和GTX 1070Ti,當然GTX 1070Ti還是在其它平臺測得的數(shù)據(jù),所以有些游戲并沒有GTX 1070Ti的數(shù)據(jù),請大家注意下。


DX11游戲


▼首先來看看DX11游戲的表現(xiàn):在1080P分辨率下,GTX 1060只有RTX 2060七成的性能,GTX 1070 Ti還是略勝于RTX 2060的,這個幅度是基本和3DMark測試一樣的。2K分辨率下的趨勢基本和1080P分辨率是一致的。

DX12游戲


▼在1080P分辨率下,RTX 2060領先GTX 1060的優(yōu)勢擴大了;略勝于GTX 1070 Ti,基本為同一水平!而在3DMark測試中RTX 2060可是要領先快10%了,看來RTX 2060的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潛出來,游戲的優(yōu)化還有工作要作。

▼2K分辨率下,RTX 2060領先GTX 1060的優(yōu)勢略有擴大;和GTX 1070 Ti還是基本一個水平,還稍有領先。

絕地求生


▼絕地求生雖然沒有那么火了,不過還算是偶爾玩玩的,還是拿出來單獨測測。測試中所有畫質特效全部無腦開最高,1080p分辨率下平均幀數(shù)可以到110左右;2k分辨率下平均幀數(shù)可以到77左右,流暢游戲是沒問題,如果再把其中一些沒必要的特性調(diào)低,可以得到更高的幀數(shù),那么4k到60幀以上的流暢程度也沒問題了。


光線追蹤(DXR)


Turing顯卡的2個特技包就是光線追蹤(DXR)和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抗鋸齒技術(DLSS)。首先來看看RTX 2060能夠勝任實時光線追蹤任務嗎?畢竟它只有30個RT Core。


3DMark Port Royal

▼現(xiàn)在能玩DXR的游戲只有一個,就是戰(zhàn)地5,不過3DMark也有Port Royal可以來進行測試。Port Royal測試時默認使用的是2K分辨率,RTX2060跑出了3729分的成績,不過幀率只有17.27FPS,并不算上流暢。DXR是光與影的特效,光來說很難具體表現(xiàn)出來,影相對來說就很直觀了。可以看到飛船表面反射的影像,非常逼真。


戰(zhàn)地5

▼古墓麗影:暗影還沒支持DXR之前,也只有戰(zhàn)地5支持DXR了,玩玩戰(zhàn)地5的單機任務(就是沒買正版了 )。2k分辨率下,最高特效,沒有開啟DXR,在非裔步兵任務中可以在80幀左右,注意前面水坑的倒影,可以看到一些樹木的倒影,但有些樹木并沒有倒影,不能反映出完整的客觀景象。


▼DXR開啟,最高質量:水中的倒影完整了,而且還能看到光線射到水面的效果,非常真實,但是代價是幀數(shù)基本少了一半,DXR對資源的占用還是非??膳?/p>


▼DXR開啟設置為中質量:幀數(shù)可以回升10幀左右,但消耗的性能資源依舊是比較多的。


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抗鋸齒技術(DLSS)


光線追蹤這個東東讓我想起了之前的PhysX,著名的物理減速。不過這次英偉達還留有后手,就是DLSS,即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抗鋸齒技術,用該技術替代之前的抗鋸齒技術就可以大幅度減輕GPU負擔,從而提升幀數(shù),這時再開啟光線追蹤技術,幀數(shù)就不至于掉的太慘了。

設想是不錯的,不過能支持DLSS的戰(zhàn)地5還沒支持,那么目前能夠反映DLSS性能也只有《最終幻想15》,而且要支持測試的是最終幻想一個單獨的benchmark,正式版中我反而沒找到有DLSS的選項。


▼這個測試程序如果要開啟DLSS必須是在2160p的分辨率下,所有只能在這個分辨下進行對比測試。最后跑完benchmark顯示的是一個分數(shù),并不是實際的幀數(shù)。在這個分辨率下特效全開,自然沒啥好果子,給出了一個low的成績出來。

▼DLSS開啟后分數(shù)確實提升不少,大概有個30%以上,也提升到了standard的成績。


▼實際對比下TAA和DLSS的效果,肉眼觀察也確實沒看到太大的區(qū)別。


溫度功耗測試


▼用3D FurMark測試一下溫度,10分鐘滿足后溫度達到了71℃,表現(xiàn)不太好,我看到媒體測試公版滿載溫度只有70℃左右(當然可能是在裸平臺測得),好歹RTX 2060 終結者也是非公版換熱器,不能這么遜吧,所以打算嘗試換換內(nèi)部的硅脂試試。


▼拆掉散熱器看到果然硅脂薄薄的一層還很干。


▼既然都拆了就來看看供電吧,其實也沒啥好看的,基本上就是公版的6+2相供電設,不過還好沒有采用公版的8Pin供電口設計(公版并沒有焊在PCB板上,而是通過延長線固定在背板上,比較雷人),是直接焊接在PCB板上的


▼這樣換了好的硅脂再來測試下,果然效果立竿見影,滿載溫度下降到了66℃。


▼再來看下功率,RTX2060的3D FurMark的滿載功率到了280w左右(非顯卡功率而是平臺功率),而GTX1060是260w,也是因為這款GTX1060是非公的頻率,功耗會高一點,要不兩者的差距應該還要大一些。

另外要說明的是3D FurMark的測試還是會作弊的,看到測試中顯卡的頻率只有1500MHz左右,實際游戲中顯卡達到更高的頻率,再加上CPU的負載也會高一些,游戲的實際功耗應該在300~350w左右。

內(nèi)存小測

▼在不加壓的情況下簡單測試宇瞻黑豹玩家內(nèi)存的超頻性能: XMP文檔的頻率為3200MHz,時序為16-18-18-38 CR2,4通道數(shù)據(jù)自然是比雙通道好看很多:Read/Write/Copy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65208/80776/60556MB/S。

▼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最后超到3800MHz,時序為17-19-18-38 CR2,:Read/Write/Copy的數(shù)據(jù)分別為74308/88211/68207MB/S。性能提高幅度分別為14%/9.2%12.6%,畢竟是4通道超頻難度肯定是要大于一般的雙通道,所以這種體制還算可以的。


CPU散熱器性能測試


▼最后簡單測試下ID-COOLING DASHFLOW 240的性能,7800x在原始頻率為4.0GHz,經(jīng)過10分鐘的FPU烤機,6個核心的平均溫度為75.33℃。

▼超頻到4.3GHz(avx offset設置為1,所以烤機時的最高頻率為4.2GHz),經(jīng)過10分鐘的FPU烤機,6個核心的平均溫度為87.17℃?!ぞ统?.2~0.3GHz,為啥溫度升高了這么多呢?因為7800x的原始Ring頻太低了,只有2.4GHz,主頻超到4.3GHz,也順手把Ring頻超到3.0GHz,這個超頻幅度還是比較大,所以造成溫度的大幅度升高。

DASHFLOW 240應對TDP125w的CPU也算不錯,畢竟是硅脂U,超頻后還是不好控制溫度的,當然正常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xiàn)把CPU用到100%負載又調(diào)用AVX指令集的情況。

總結


RTX 2060 終結者

圖靈架構的DX12優(yōu)化作的還是非常不錯的,能夠讓RTX 2060比肩GTX 1070 Ti,考慮到新顯卡的優(yōu)化潛力,以后也是有性能進一步提升的可能。不過價格上,如果現(xiàn)階段接近或者超過GTX 1070 Ti,還是有點不值,畢竟6GB的顯存容量在高分辨率下爆的風險還是大一些的。所以我認為現(xiàn)階段3k以下的RTX 2060還是可以購買的,所以這也是我入手銘瑄MS-RTX 2060 終結者 6G的最大理由;另外滿載溫度(更換硅脂后)還是比公版低不少的,這也是個優(yōu)點。當然考慮到GTX 1060庫存清貨的情況,不著急的等等還是非常可能會降價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RTX 2060已經(jīng)能勝任了2k分辨率下高畫質的游戲,其性能上也高出傳統(tǒng)甜點性能,不過6GB容量的顯存還是讓其略顯尷尬??吹轿磥碛泻芏嘤螒蚨紩С諨XR和DLSS,還是希望DXR和DLSS好好搞,不要像PhysX,弄的有始無終。當然作為消費者最希望看到降價了,否則祝老黃的股票接著跌~~


黑豹玩家 DDR4 3200 RGB 內(nèi)存

這套內(nèi)存的做工、燈效以及超頻能力都還不錯,四通道內(nèi)存也是十分強大的。當然鋸齒狀燈條點亮起來還是十分夸張的,柔光效果不明顯,可以會有一些人不喜歡這種類型的吧。


DASHFLOW 240 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

DASHFLOW 240一體水冷變分體水冷的思路還是想當?shù)挠腥ぃ贿^要實現(xiàn)這個功能還得有強大的DIY能力,當然即使保持它原有的狀態(tài),其外觀和性能都是不錯的。燈效上由于沒采用5v 3pin的可編程RGB體系,所以不能實現(xiàn)彩虹效果,在燈光的可玩性上要差一些。


DQ650-M電源

讓我沒想到的是該電源居然使用多路+12v的方案,安全性提高了不少;全模組的接口也非常適合多8pinCPU供電主板以及雙卡用戶。唯一的缺點就是價位偏高了一點,更適合對電源品質有一定要求的用戶。


GTX1060升級到RTX2060,飛躍了嗎?貴了還能香嗎?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托克托县| 梁河县| 若羌县| 恩施市| 洞头县| 武平县| 安溪县| 瑞丽市| 兴业县| 泊头市| 大庆市| 湄潭县| 策勒县| 嫩江县| 南阳市| 三明市| 呼玛县| 华阴市| 织金县| 澄江县| 洛浦县| 紫云| 仙游县| 扎兰屯市| 个旧市| 永吉县| 长武县| 枝江市| 万年县| 宁国市| 钦州市| 内江市| 文昌市| 湘潭县| 那坡县| 永康市| 平江县| 平原县| 封丘县| 阿图什市| 犍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