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怎么定義真誠呢?

真誠是件困難的事,因為其很好偽裝。
跟朋友分享《Someone Like You》,我說在最后Adele都唱破音了,這是真情流露。朋友說:“很多歌手會故意用破音來顯真誠的?!蔽衣犕暌惑@,感覺被欺騙了。
《喜劇之王》里柳飄飄情急,吃芥末,流出眼淚征服了夜總會的王老五。在王老五眼里,柳飄飄的行為就是真誠的,所以他會心軟,說:“Mary,你想要什么我都給你,只求你不要離開我。”

看一個親情節(jié)目,朋友眼尖:“你看這個嘉賓,捂著臉哭,沒有一滴淚,只有嗷嗚嗷嗚的聲音,這很可能是假裝出來的?!?美劇《Lie to Me》就專門講如何識別微表情,來看一個人是否假裝。畢竟,克林頓在和萊溫斯基偷情被曝后依舊能在全美人民前信誓旦旦地矢口否認(rèn)。
流露情緒,是相對容易表達真誠的方式。什么都好偽裝,情緒最不好偽裝。男人間總習(xí)慣用情緒共鳴,并加上臟話來交朋友。“這人真他媽賤貨。”“是啊,太他丫不要臉了。”這種粗野的情緒表達,就是體現(xiàn)真誠的形式。簡單說,我這人不裝。當(dāng)然,你情商夠高,情緒也能偽裝出來。提高音量,表情豐富,肢體動作,粗俗用語,都是手段。比如做領(lǐng)導(dǎo),有時候需要假裝憤怒來領(lǐng)導(dǎo)群體,要不管不住人。普通人打交道,不會檢查你的微表情,普通人也沒有那個業(yè)務(wù)能力。情商換來的是信任,信任是人際間最重要的資源。
習(xí)慣性偽裝,下意識的自我保護行為。這種偽裝時間久了,就成了本能。你很難說”本能“是不對的,不真誠的,因為這已經(jīng)成了身體反應(yīng)。在朋友面前放飛自我,外人面前緊張沉默的,這不能說對方不真誠。
偽裝的癥結(jié)在社會要求形式化。真誠被形式化擠得沒了地方,所以,人們開始反潮流,反形式化,也就是解構(gòu)主義。
感情中的形式化往往招不來心上人,反而會引來一堆騙子。情感師說:“男的光一句我愛你可不行,你還要看他未來的愿景中有沒有你?!?這是一種解構(gòu),因為單單一句“我愛你”是不讓人放心的。這只是初級課程,現(xiàn)在流行的PUA,男性可以給你說的頭頭是道,充滿細(xì)節(jié)。很多女孩子因此走入陷阱。為防范此種行為,需要進一步解構(gòu),女方要把細(xì)節(jié)再推敲,或者換一個角度再去讓他解釋事情。只要是感情不真誠的,總會露餡兒。
圣人需要卸妝。切格瓦拉是自由的領(lǐng)袖,實際上他是富家子弟,做了很多形式化的東西。馬丁路德金,在發(fā)表《我有一個夢想》的前夜還找了一個妓女上床。薩特與波伏娃是眷侶,但兩人私生活混亂,波伏娃經(jīng)常帶女學(xué)生和薩特一起品嘗。納博科夫深愛著妻子,但依舊有情人,且在婚后纏綿了十年有余。正向人看解構(gòu)者會覺得:“你們可真沒趣,小心眼,盯著人家的缺點不放?!钡诮鈽?gòu)者看來,把所有角度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這才是負(fù)責(zé)與真誠。
《蝙蝠俠》中的小丑,《星球大戰(zhàn)》中的達斯維達,《龍珠》里的貝吉塔。這些人氣頗高的反派,與主角的偉光正相比,更受觀眾喜愛。因為他們有真實的細(xì)節(jié),或者說編劇為這些人物做了解構(gòu),沒有讓他們像主角一樣高高在上,觀眾在他們身上看到部分的自己,不免感概于他們的命運浮沉。
星爺?shù)慕鈽?gòu)更多,《賭俠》中拋去偉光正光環(huán)的阿星,《大話西游》中追求愛情的至尊寶,《國產(chǎn)凌凌漆》中的豬肉佬阿七,《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唐伯虎,以及各種元素拼貼的《功夫》。他喜歡用無厘頭的形象來解構(gòu)正面的大人物,劇情多是喜劇,但喜中帶著很深的悲劇感。就是這種荒誕,反而讓人覺得有難得的真誠在。
真誠很難被定義。我也傾向于用解構(gòu),反諷來表達真誠,因為我們吃了太多形式化的苦。就像上一篇《如何讓不愛你的人愛你》,不是在教你真去愛不愛的人,而是解構(gòu)出其技術(shù)手段,幫助你提高警惕。
最后用《龍紋身的女孩》中的金句做結(jié)尾:
我抽煙喝酒紋身,但我是個好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