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學習小結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則治不久?!?/p>
在這一章中,作者闡述了在一個建立健全的社會里,信任和權力分配應該如何得到平衡。
作者認為,領導者應該高居于眾人之上,并讓我們能夠意識到他們智慧與博學優(yōu)秀。同時,他們也應該受到各界的欽敬與贊美,這些贊揚對于合理規(guī)范發(fā)揮重要政治職責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 我們應該認識到權利壽命有限的特性,在合適的時間讓步去保證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長期的維護.
然而,如果領導者沒有被視為合法具備代表整個社群意志的代表,那么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就不會長久維持。這就需要公平且合理分配和管理公共資源,以確保領導層能夠在正確的目標指導下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得到尊重和信任。
如果領導者沒有足夠的信譽,他們很難保持他們的權力。 如果他們被視為庸人自擾、不誠實或偏頗受干擾的有可能性, 那么整個社群對他的信任將顯著減弱,這也會對其維護一定程度上出現(xiàn)阻礙。 在緊要關頭,君主應當更加意識到其職責所在,了解自己及其效果所能帶來什么影響, 給予必要地批判并采取措施以便重振社群對公共政策與改革的信任。
總之,此章點明了一個建立穩(wěn)定社群和諧秩序的至關重要因素就是制定合適的權利管理狀況。從處于在統(tǒng)治者權屬頂端到歸結于整體社群中,一段良好的軌跡需要明智使用去確保無代價得以保證正確重視每位成員議題交流的不同需求。只有在建立有效的機構、監(jiān)管、平衡權責和互助交流機制,并贏得全體民眾對誠實正直領袖和有智慧的決策者的信任,社會才能得以永久的發(fā)展與繁榮。
小結:作者認為,一個領導團隊和社群的互信關系是發(fā)揮合理的治理操作和保持新常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導者需要獲得足夠的尊重和贊揚,并依據(jù)公民權利保障結束長期的權力及穩(wěn)定性。在參照合適的政策繪制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在不同情況下向困難面前善加處理。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沒有足夠的信譽,他們 治理此種情況盡量貫徹誠實、正直原則, 將尤其容易確保強有力領袖權威而依靠宣傳或協(xié)助從其他資源爭取到更多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