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糊涂經(jīng)”:惟忘機可以消眾機,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所謂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我們怎么對別人,別人就會怎么對我們。這是一個為人處世的常識。
但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例外——不管我怎么對你,你都應(yīng)該對我好。
這就麻煩了。
曾國藩平生非常推崇“敬恕”二字,為人處世講究留有余地:
“今日我處順境,預想他日也有處逆境之時;今曰我以盛氣凌人,預想他日人亦以盛氣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孫。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處人,則艱難少矣?!?/p>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人可以永遠處于順境,這個世界永遠在變化之中,你今天為難別人,那明天就會受人為難。
所以說人生在世,就是一個自作自受。
對于曾國藩而言,做人太精明,看得太清,不是什么好事。難得糊涂,糊涂難得,人生不妨多念念“糊涂經(jīng)”:
惟忘機可以消眾機,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我自40歲后,愈來愈覺得這句話意味深長,讓人受益無窮。
什么叫“惟忘機可以消眾機”?

世人多有機巧之心,成年人教育小孩的時候經(jīng)常說“要多個心眼”,意思就是聰明一點,不要吃虧。
但大家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是如此,機關(guān)算盡,那會是什么樣子呢?
聰明算計,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這樣或能占到一時的便宜,但終究會給自己設(shè)置諸多阻礙,最后吃虧最大的還是自己。
你算計我,我算計你,一方得利的代價是另一方的損失,這種游戲是十分有限的,一點都不好。如果一方主動“忘機(不是沒有,而是主動忘掉)”,別人出招后你也不接招,那“算計”就失去了基礎(chǔ)。
什么叫“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懵懂是糊涂之意,注意,這里的糊涂是裝糊涂,是大智若愚,而不是真的稀里糊涂。如果曾國藩真的糊涂,那他在詭譎的晚清官場上,早就被人干掉了。
祓(fú)有掃除的意思,不祥很好理解,泛指那些不好的事。
簡單來說,就是懵懵懂懂可以消除禍端。
另外,這句話還有“不生事”的意思,避免無事生非——糊涂一點可以免除禍患,傻人有傻福嘛。
按照曾國藩的人生哲學,別人以偽來,我就以誠相待,“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yīng)之,以誠愚應(yīng)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鉤心斗角,相迎相距,則報復無已時耳。”

這就是拙誠之道,不管你什么機巧算計,反正我是懵懂,于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無招勝有招,才是真高手。
特別是做領(lǐng)導管理的人,最應(yīng)該懂得懵懂、拙誠之道,要知道水至清則無魚,駕馭人的時候,要能揣著明白裝糊涂,而不能揣著糊涂裝明白。
所謂宰相肚里能撐船,做人不妨大度一些,樸拙一點,不要把精明世故擺在臉上。不與君子斗名,不與小人斗利,不與天地斗巧。小處糊涂,大處精明,這樣為人處世,才能無往不利,后福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