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武漢無軌電車(第二期)
這是我2015年在一個QQ群里面意外得到的一份資料,是我在整理我電腦時意外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上面沒有相關(guān)資料,同時也發(fā)現(xiàn)資料過時嚴重?,F(xiàn)公布出來,希望大家積極補充,讓無軌電車所代表的城市工業(yè)記憶得到保護。

第11回:都祝賀,電車通車是大事
電車通車在當時似乎成了全市公用事業(yè)發(fā)展的大事。在通車當日,《長江日報》曾發(fā)表社論:祝賀無軌電車通車!社論說:無軌電車的提前通車,還標志著我們在領導和進行公用交通事業(yè)的建設上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比較起來,電車建設工程在公用交通工程中技術(shù)上是較為復雜的,但是,現(xiàn)在通車的北起漢口三民路南至武昌大東門的全部線、站工程,實際施工只不過五個月的時間,其中許多工程項目的建設速度都比兄弟城市過去同類項目快三倍到十倍,全部工程質(zhì)量也都很好。通過施工還培養(yǎng)了一支技術(shù)隊伍。這些,就為我們今后繼續(xù)相應地加速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事業(yè),支援工業(yè)建設和服務城市人民,打下了新的基礎。取得這些成績,黨的正確領導、兄弟城市的熱情支援、市內(nèi)各部門的配合協(xié)作和建設職工的積極勞動是決定的因素。兄弟城市特別是上海市在技術(shù)力量和設備材料上的支援對這一工程的提前完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許多職工在暑天、雨天和高空、高溫是的艱苦勞動,為市政、公用、服務事業(yè)如何為工業(yè)建設和城市人民服務作出了良好的榜樣。在當天的報紙上,武漢市公用事業(yè)管理局的局長安天真和書記梁天益也發(fā)表文章,祝賀“我們提前建成了電車”。文章說:解放后,在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下,除了經(jīng)濟恢復時期以外,在不到六年的短短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勞動人民能夠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享受現(xiàn)代化的無軌電車,乘座無軌電車于大江南北這是人們長期響往的美滿遠景。武漢市有史以來第一路無軌電車建成通車,這又一次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證明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忠心耿耿為人民服務。我們應該感謝中國共產(chǎn)黨,應該永遠跟著共產(chǎn)黨走。
第12回:車上線,電車一路運營了
從當天(1958年9月20日)下午開始,市民們就坐上了美麗舒適的電車,從漢口三民路經(jīng)過沿途十二個站口直到武昌大東門。這條命名為1路的電車行駛路線全程9.364公里。從漢口三民路起沿途經(jīng)過六渡橋、滿春路、利濟路、武圣路、漢正街、江漢橋頭、漢陽文化宮、棲賢寺、漢陽橋頭、司門口、閱馬場、省圖書館,最后抵達武昌大東門??偣灿惺€站口。全程的票價為一角六分。為了便利乘客,電車公司吸收北京和上海的先進經(jīng)驗,采取按站劃價制度,減少票種。全線配有二十五輛電車行駛,客流高峰時還有三輛掛車配合,每隔三分至五分鐘就有一輛車靠站。電車行駛的時間是從每天清晨四時五十分由起點站開出,到晚上十一點鐘收班。還是在那一天,武漢市電車公司也宣布成立。武漢電車籌建處奉令自通車日起撤銷,有關(guān)籌建未了的業(yè)務,也交由武漢市電車公司繼續(xù)辦理。
第13回:減支出,為民發(fā)售車月票
第一條電車線路沒開通多久,電車公司為了方便廣大乘客乘座,節(jié)約市民出行成本,于當年10月31日開始起,發(fā)售電車月票。電車月票每月在漢口武圣北路的武漢電車公司進行購買,票價是三元五角。
第 14回:打快板,模范標兵服務優(yōu)(一)
不知道程升秋這個人如今還在不在?五十年前,他可是電車公司的模范標兵。當時他是電車五八〇四號車一〇〇七號售票員,為了更好的服務廣大乘客,他在電車車廂里打起快板來搞宣傳,成為了武漢公用系統(tǒng)的第一人。然而最初的程升秋可不是這樣。他剛進電車公司時本想學技術(shù),但領導上分配他做售票員。程升秋一聽“售票員”三字,心里涼了半截,他認為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整天找人家要錢,沒出息。上車工作不幾天,問題就來了。乘車的人多,大家要求快上車、快賣票;又要答復乘客的問話。程升秋心里一急,不是錯賣了票就是錯了錢,關(guān)車門不是夾了乘客的手就是夾了腳,對待乘客態(tài)度粗暴生硬。那個時候,差不多每趟車他都要和乘客頂嘴吵架。領導為他同乘客吵架的事對他進行過多次的幫助。盡管這種幫助讓吵架現(xiàn)象減了些,但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大辦鋼鐵開始以后,程升秋思想上起了變化,他給自己提出了許多問題:為什么以前坐電車穿得很干凈的人現(xiàn)在都變成了黑人?為什么公司領導干部在煉鐵這樣緊張繁忙的時候,還要上車幫助我們工作?為什么很多售票員被評上了功臣,我為什么評不上呢?經(jīng)過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他明白:為社會主義建設而服務,而勞動,是光榮的。有一天晚上,程升秋去浴室洗澡。浴室里招待員端水、倒茶送毛巾,程升秋感到特別親切。其實那里是這一次招待特別熱情呢?只不過是程升秋真正感到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新關(guān)系罷了。臨走時招待員替他包好了換下的臟衣服,送出門外,說:“同志!再見!”他一路越想越高興:“以后這位招待員來坐車,我一定客客氣氣的招呼他。”他又想:“不對!應該對每個乘車的人都客氣,這才正確?!?/p>
第15回:打快板,模范標兵服務優(yōu)(二)
或許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起了作用,第二天程生秋當早班,他起得特別早,把車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就出車了。一到站,跟以往一樣,他看見排隊等車的人很多,開了門他不知不覺的用很高的聲音說了幾句話:“同志們!你們早,請上車吧!”有位乘客回答說:“你早!”程升秋心里感到好甜。乘客上車之后,他再也不是坐在他的那個位子上喊:“買票!買票!”而是走到每個乘客面前用小聲問:“你到那里?”有空他也做些業(yè)務和時事宣傳。沒想到第三天,表揚信就來了,而且還是兩封。其中一封寫道:上車如同到了家,態(tài)度親熱令人夸,這樣的好同志,應當表揚他、兩封表揚信給了他莫大鼓舞。他對黨支部書記說:“我并沒想得表揚,我只是誠心誠意為乘客服務?!背躺镌谲嚿献龊昧藰I(yè)務宣傳,也做好了扶老攜幼的工作。他想:怎樣使乘客在車子里很愉快,不感到寂寞呢?他就自己找快板材料來說唱,沒有竹板他就用指頭彈板拍。第一次在車上說唱時,唱到一半忘記了,乘客哈哈大笑,車廂里氣氛活躍了。他勤學苦練,終于把快板唱好,領導發(fā)現(xiàn)他這樣熱心為乘客服務還特別替他買了兩塊竹板。以后他不但唱快板,而且還自己編許多短小的快板詞,對群眾進行宣傳。有時唱完快板,乘客還為他鼓掌,有時叫:“再來一段”。程升秋和乘客的關(guān)系越來越親密,按他自己的話說,一天不上車,就象丟了什么心愛的東西似的。同時,他深深體會到:要熱心為群眾服務,就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
第16回:三硚線,電2路正式開通
原計劃在1960年動工的漢口三民路至硚口的電車線路,因為大躍進和市民出行的需要,提前到1959年8月份動工擴建。在擴建工程中,武漢電車公司的職工們想方設法,克服了原材料的困難,特別是架空配件,大部分是由架空工人大搞技術(shù)革新而自制成功的。在武圣路線網(wǎng)改裝工程中,因為線網(wǎng)很復雜,同時又要保證六渡橋至大東門電車的正常通行,原計劃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是工人們在大反右傾、大鼓干勁的基礎上,日以繼夜的施工,只花了十三天時間就完成了。2個月后,1959年10月20日,長3.66公里的電車2路正式開通運營。當時車輛是每四分鐘左右開一次,而全程票價是七分錢。
第17回:鼓干勁,大水電車線完工
繼漢口三民路至硚口段的電車通車后,武漢電車公司又于1959年10月28日提前動工擴建武昌大東門至水果湖電車線路工程。這段工程總長為四公里,沿途經(jīng)過武珞路、中南路、建展館、洪山賓館、武昌縣人委、最后到湖北省委大禮堂止。在架設大東門至水果湖線路和車輛裝配過程中,市電車公司的職工戰(zhàn)勝了原材料以及施工方面等許多困難。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兄弟城市發(fā)揚共產(chǎn)主義大協(xié)作精神,提前運來了車身、馬達,以及有關(guān)配件等,北京市電車制造廠還承擔了運營車輛加工任務。1960年4月10日,隨著此段線路的最后一段洪山省委電車道工程完工,大東門到水果湖電車線路建成,并進行了試車。從此,電車可由漢口三民路直達武昌水果湖。
第18回:獻厚禮,電車通到水果湖
在響應公用局黨委提出的“大戰(zhàn)二十天,電車通洪山”、向“五一”節(jié)獻禮的號召下,電車1路終于在1960年5月1日,通到了省委、省人委所在地——水果湖。延伸到水果湖的電車1路,全長共13.2公里。通車后,從漢口三民路乘電車,途經(jīng)江漢橋、長江大橋、武珞路、中南路、洪山飯店直達水果湖。當時,電車1路全線計劃配車36臺,但由于種種原因只配車28臺,其中有新型的北京一型大客車十四臺。這種車樣式新穎,雙門上下,車廂寬敞,每臺車可以裝載 83名乘客。通車后,電車1路運營間隔為三分鐘左右,同時,為迎接紅五月,司機和車務員們開展了“八好單車競賽”和“服務全滿意運動”。
第19回:比服務,表揚信件如雪飄
1960年,在武漢市公用事業(yè)局提出的面貌大改觀號召下,電車司乘人員的服務質(zhì)量有了顯著提高。僅1960年4月11日至20日短短的十天中,就收到來自各方面乘客的表揚信1698封,超過第一季度全季的總和。而且做到了車車有表揚、人人有表揚。一向受到乘客好評的六 OO二號車車務員——局系統(tǒng)服務紅旗手劉石金同志,他一個人就收利264封表揚信。五八〇一號車車務員彭金宋同志,一人收到437封表揚信?!摆s學超比”在電車公司的司乘人員中蔚然成風。
附:長江日報對劉金石的報道:劉石金趕24路
聽說在電車公司學趕二十四路公用汽車的活動中,要算售票員劉石金表現(xiàn)得最好。4日下午,我們跟他一起在車上跑了三趟,果然名不虛傳。在三民路起點站,小劉笑迎乘客:“同志們,本車是開往武昌大東門的短途車,要坐的同志請上車,車子馬上就開?!闭泻舫丝蛡兩狭塑?,小劉也走上車來。因為人不多,大家都有座。有的乘客見他上車了,便站起來,準備到他跟前去買票。小劉看在眼里,忙說:“請坐下休息,票我送到你手里。”說罷就開始在車上流動售票。車子開到六渡橋,經(jīng)過開往水果湖的一路車站,小劉主動地對候車的乘客說:“有到大東門的,請到前面來上車?!避囎涌斓嚼麧妨耍腥烁囎优?,小劉就關(guān)切地詢問:“你到那里?”“硚口?!薄皠e急,等一下搭二路車?!绷硪粋€人說到大東門,小劉就說:“慢點跑,趕得上?!痹谖涫ヂ氛旧?,小劉幫助一個抱小孩的婦女上了車,看到?jīng)]有空座了,就讓她坐到售票員的位子上。車到司門口,小劉高聲說:“到司門口的請下車。有到武鋼去的,下車以后請到漢陽門搭十六路公用汽車?!睆拇髺|門轉(zhuǎn)來,回到了六渡橋,小劉又招呼道:“有到江漢路、一元路、黃浦路的請在此下車,轉(zhuǎn)乘一路公用汽車;有到市委、趙家條的,下車以后請搭二十四路公用汽車。”第三趟車又是開往大東門去。賣票的時候,有個鄉(xiāng)下打扮的太婆說不出要到的站名來,拿出個條子給小劉看。小劉一看是“湖北省糧食廳”,就安慰她:“您沒來過吧?這個地方好找。到司門口下車,一會我告訴您。”車子開上長江大橋,武昌就在眼下了。小劉走到太婆眼前,親切地說:“您看:省糧食廳就在那個高煙囪那里!”車到司門口,小劉又邊說邊指點:“您在這里下橋以后順著馬路往前走,走到那座高樓那里轉(zhuǎn)彎,一到那個煙囪那里就是了!”正好車上也有人要到那里去,小劉就拜托他順路陪太婆去。瞅空,我們也和小劉攀談了幾句。原來,小劉是電車售票員中的紅旗手,最近才從廬山休養(yǎng)回來,聽說二十四路公用汽車成了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先進單位,并從報上看了他們的先進事跡,就到二十四路車上去觀摩。他向黨支部表示:“我一定要虛心學習二十四路的經(jīng)驗,趕上全國先進單位的服務水平!”從此以后,他更加謙虛認真,體貼乘客。乘客說他“服務態(tài)度好,待乘客像親人,見面總是笑瞇瞇的!”
第20回:多運客,絞接電車上2路
1961年7月,武漢電車公司從上海購買回一批大型絞接式電車,這批無軌電車是上海市公用事業(yè)設備制造公司客車制配廠制造的,名為 DK—663型絞接式無軌電車。它的特點是載重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適,外型美觀,車廂很寬敞,車身全長15米,前后共有三扇門供乘客上下。車身外表為米黃色,用紫紅色作車身邊線,式樣美觀大方。車箱內(nèi)部裝有四十五個舒適的座位,可載乘客二百三十多人。此種車型是特別為了適應武漢的需要制造的。據(jù)說當時為了使電車順利地駛上長江大橋的陡坡,它的動力比上海市用的同類型車的動力大得多。按照原計劃,這批車輛是為當時正在修建的解放大道電車工程準備的,但后來根據(jù)客運需要,電車公司從7月29日開始,把部分車輛投入二路電車線運載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