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躰親子時光:別讓你的手機陪伴孩子入睡!
在現(xiàn)在的家庭生活中,手機、平板成了孩子們的標配,跟家長“打游擊”玩手機成為這一代孩子學生時代的特色。許多孩子甚至在晚上還會抱著手機玩,久久不愿入睡。
孩子在床上玩手機對視力的傷害不用多說,電子產(chǎn)品的光亮和色彩會刺激神經(jīng)興奮,讓人難以入眠,而玩游戲這種需要集中注意力、高對抗的娛樂模式更是加劇了這一點。孩子睡前玩手機,不僅睡得晚,而且睡眠質(zhì)量也會變差。

睡眠對孩子來說至關(guān)重要,家長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安心入睡呢?高躰親子時光小組研究認為:
首先,一個安靜柔和的睡眠環(huán)境必不可少。
夜晚睡覺時,光源刺激會導致褪黑素分泌異常,不僅影響睡眠后生長激素的分泌,還可能會導致性早熟,所以臥室內(nèi)的燈光要盡量柔和。孩子閉上眼睛開始睡的時候,家長開一個小夜燈即可。等孩子睡著了,最好將小夜燈也關(guān)掉。
孩子睡不著時,家長可以放一些舒緩、柔和的音樂幫助孩子入眠。但孩子睡著以后,最好還是把音樂關(guān)掉,而且也不要因為孩子睡得比較沉,就在臥室內(nèi)看電視或者外放手機。

此外,是否與父母分房睡也影響著孩子的睡眠情況。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不跟父母一起睡自己也放心不下,等孩子長大之后再讓他們自己睡。但其實,孩子跟大人一起睡有很多不合適的地方。成年人用的床墊要略軟,容易導致身體下陷,不利于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小孩子要選用合適的床墊、枕頭和被子,而不應跟大人共用。
且家長抱著孩子睡,頭部區(qū)間的二氧化碳濃度較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如果父母有打鼾的情況,還會影響孩子睡眠。建議孩子到了3個月后,就應該鍛煉跟父母同一個房間分床睡了;到了2周歲,就可以分房睡了。家長不放心的話,可以每天晚上陪伴孩子睡著再離開。

除了上述需要注意到的地方,家長們還可以強化孩子睡覺時的儀式感。
所謂儀式感,就是指通過一系列的固定時間和活動來強化“該睡覺了”這件事情。晚上10點后是生長激素分泌的一個高峰,所以孩子最好在9點左右就開始準備上床睡覺。舉個例子,家長可以讓孩子7點半喝奶、8點刷牙洗漱、上床后講幾個故事、9點睡覺……孩子形成了固定的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形成規(guī)律的睡眠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