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61式雙聯(lián)裝25毫米高炮的原型:蘇聯(lián)2M-3
2M-3系列高炮是基于二戰(zhàn)時期的84-KM 25毫米高炮設計的,口徑25.4毫米。這種口徑在蘇聯(lián)只有海軍使用,陸軍空軍不使用。2M-3與BL-130競爭海軍小口徑高炮,后者某些性能更優(yōu),但因為進度慢輸給2M-3。海軍在1945年制定了該炮的規(guī)格,1947年又進行了修改;1949年進行測試,1953年服役,火炮為110-PM,2門炮縱置架在炮座2M-3上,炮座既能液壓驅動也能手動,和84-KM一樣是開放式防護。


該序列高炮生產至1984年。早期的2M-3由7發(fā)彈夾供彈,自動方式為炮管長后座;后來改為65發(fā)彈帶,自動方式改為氣體作用式,試驗時射速達470-480發(fā)/分,命名為2M-3M。該炮名義上是風冷,但在裝填時會用水管噴淋至少15秒。該炮配一名炮手,坐在火炮左側,右側是彈藥架。該炮為手操,沒有火控系統(tǒng),在進入噴氣時代后已經作用不大了,更多作為對付小型艦艇的自衛(wèi)武器。


2M-3是為小型水面艦艇開發(fā)的高炮,而其衍生型2M-8則是為潛艇而設計,供彈方式改回7發(fā)彈夾;2M-8在1954年服役,在其基礎上開發(fā)了2M-10,但沒有服役。蘇聯(lián)發(fā)現(xiàn)潛艇上裝高炮意義不大,在50年代末全部移除。之后火炮作為庫存存放很久后廢棄。后來,2M-3系列被AK-230替代。
性能:
火炮:25毫米110-PM機關炮
使用者:2M-3:183工程魚雷艇等;
2M-8:祖魯級潛艇等;
中國:062型護衛(wèi)艇等
設計時間:1948年
服役日期:2M-3:1953年;2M-8:1954年
每管理論射速:450發(fā)/分
每管實際射速:270-300發(fā)/分
彈重:0.644 - 0.672千克
彈藥:25x218mm
彈藥種類:FRAG燃燒曳光彈(OZR-85、OZR-85M);
穿甲曳光彈(Br-85);
中國:HE-IT
裝藥:OZR-85:11.3克;
OZR-85M:20克;
HE-IT:11.5克
炮口初速:900米/秒
炮管壽命:12,000發(fā)
炮彈箍直徑:24.7毫米
45°仰角射程:3,000米
有效射程:2,400-2,800米
85°仰角對空射程:1,700米
后座距離:20.4-20.6厘米
重量:2M-3(無彈藥):1,500千克;
2M-3M(無彈藥):1,515千克;
61式(65發(fā)彈藥):1,735千克
俯仰:-10 / +85度
183工程魚雷艇使用了2M-3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