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658)成都武侯祠
文游天下(658) 成都武侯祠 文/石巖磊 ???我第一次去成都武侯祠時,便被整蒙圈了,在入口處,但見門楣上赫然寫著“漢昭烈廟”,后來聽了導(dǎo)游的介紹,才明白其中原由。 ???公元223年,蜀漢先主劉備征討吳國時病逝于白帝城,謚號昭烈皇帝,葬在成都的惠陵,按照漢俗,同時興建了漢昭烈廟。西晉時期,惠陵西側(cè)建起紀(jì)念諸葛亮的武侯祠,因他生前曾受封“武鄉(xiāng)侯”,死后又被后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1390年,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任蜀王時,見拜謁武侯祠的人遠(yuǎn)比去漢昭烈廟的多,認(rèn)為有失皇家顏面,便命人拆除了武侯祠,將諸葛亮像移進(jìn)漢昭烈廟。 ???沒想到,孔明的威望依然蓋過劉皇叔,人們?nèi)苑Q這一帶為武侯祠,成為我國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廟。歷朝歷代多次對其加以修繕,尤其是唐、明、清三朝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的增修擴(kuò)建,形成一處體量宏大的古建群。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它包括惠陵、漢昭烈廟、武侯祠、三義廟四部分,后又并入了南郊公園和錦里民俗區(qū)。歷史給朱椿開了個大大的玩笑,黃陵最終還是沒能戰(zhàn)勝臣祠,君臣之儀發(fā)生了大逆轉(zhuǎn)。 ???但在規(guī)格上,劉備像仍是全祠最大的雕塑,其高三米,全身貼金,皇叔正襟危坐,頭戴冕旒,手持玉圭,盡顯帝王風(fēng)范,他旁邊只有孫子劉諶陪祀,因劉禪投降魏國后樂不思蜀,為世人所不恥,其像被搗毀。諸葛亮像則十分親民,其羽扇綸巾,面色慈祥,一副儒雅之氣。他的兩側(cè)分立著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塑像,他們父子二人都為蜀漢血灑疆場,諸葛家三代忠烈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武侯祠中還有幾大亮點,第一要數(shù)“三絕碑”。其建于唐代,由唐朝宰相裴度撰文,歌頌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贊他有“事君之節(jié),開國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術(shù)”。碑文由書法大家柳公綽所寫、名匠魯建鐫刻,裴文、柳書、魯刻堪稱“三絕”。武侯祠中的文臣、武將廊也是一大看點,共塑有28位蜀國名臣,分列于主路兩側(cè),游人穿行其中,恢宏之氣迎面撲來,恍若置身蜀國議事大殿一般。 ???“紅墻竹影”是武侯祠內(nèi)的網(wǎng)紅打卡點,其為圍繞惠陵的甬道,朱紅色的圍墻與翠綠的修竹相映成趣,尤其是蓉城新雨后,竹映丹壁格外醒目,引得無數(shù)靚妹前來大擺各種嫵媚的姿勢,給肅穆的皇陵涂上一抹瑰麗的色彩。美女們并非有意褻瀆皇家尊嚴(yán),只是無意間將人間煙火氣帶給了肅穆的陵寢,不值得大驚小怪,反而是武侯祠里君冷臣熱之象更值得盤味。 ???202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