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版紫薯包做法,一次發(fā)酵,超詳細攻略!
今天更新一個包子的做法,一次發(fā)酵版,明天再更新一個常規(guī)的包子包法。
寶寶輔食食譜合集已經(jīng)發(fā)布,可以到公眾號查看,點媽輔食。
01
寶寶紫薯包做法
準(zhǔn)備食材
紫薯 200克
面粉 100克
酵母 1克
水 50毫升
適合10個月以上,對食材不過敏的寶寶,可以根據(jù)寶寶情況適當(dāng)調(diào)整。
準(zhǔn)備所有材料
我很喜歡把重量湊個整數(shù),這樣大家不管是想減量做,還是加量做,都很方便計算。
紫薯重量其實不會那么正好,差不多就行,包不完的自己和寶寶吃掉就好了,還挺好吃的。
面粉可以用中筋,也可以用低筋,也可以中筋低筋各一半。
低筋的話,會更軟一點,更白一點,揉面也會更好揉一點,這種揉圓的包子,可以全部用低筋粉,很方便。
如果是捏褶子的那種,建議各一半,或者中筋,因為全部低筋,捏的時候容易斷,褶子不好捏。
酵母加水化開,天氣比較熱的時候用常溫水就可以了,或者用冷水也行,不要用溫水,用溫水發(fā)酵太快,可能你沒包完呢就已經(jīng)發(fā)酵了。
冬天天冷的時候,可以用不超過40度的溫水化開,讓它發(fā)酵快一點。
紫薯上鍋蒸熟,然后壓成泥。
覺得干可以加點水或者奶,攪拌一下,我是直接壓成泥就用了,我是覺得干的也比較好吃。
處理好的紫薯,放入冰箱冷藏,沒時間也可以晾涼一點就直接包。
然后我們看看面團怎么揉。
如果家里有廚師機、面包機這些可以揉面的東西,就直接放進去吧,能省不少事。
手揉的話,先把酵母水倒進面粉里,用筷子或手?jǐn)嚢璩尚鯛?,大致就是沒有干面粉的程度。
可以預(yù)留一點點水,太濕了就不用加完,太干了就可以加完,或者再加一點點,一般這個水量是可以的。
然后把它揉成團,成團就行,等下轉(zhuǎn)到砧板上再揉光滑。
如果覺得干,水要在成團之前加,也就是攪拌成絮狀的時候加,不要成團之后再加。
成團之后,如果覺得太干了,手上沾一點點水,或者砧板上沾一點點水,揉面團試試。
成團之后,可以蓋保鮮膜或蓋子,放置五分鐘,變軟變濕潤一些再揉,會好很多。
揉的時候,可以用手掌根部的位置,把面團推開,怎么推都行,就是把面團給揉開,再揉起來。
揉的時候不用好看,揉開了就行,多揉幾次就光滑了。
然后把它收圓一點,有時間再拍視頻比較容易看,不過我揉面也很一般,平常懶,都是直接丟面包機里面了。
用手揪成小劑子,或者用刀切,都行。
我一般分成8個,可以按自己需要的大小來分。
把一個小劑子用手掌壓扁,搟成圓形。
最好是中間厚,四周薄,平常吃要求也不用那么高。
把剛才的紫薯泥拿出來,大致揉成一個圓球球,放在面皮上。
面皮和餡的重量一般1:1,一樣重,就是這種不能完全包裹住的狀態(tài),這樣包出來餡料比較飽滿,也會在中間位置。
如果對顏值沒要求,或者感覺包不住,可以少放點餡,比較好包。
如果家里溫度比較高,發(fā)酵可能會比較快,包的時候速度要快一點,或者先拿出一兩個小劑子包,剩下的放冰箱冷藏,包好了前面的再拿出來。
左手旋轉(zhuǎn)包子,右手虎口慢慢往上收,最后把底部壓一壓,就可以了。
和包月餅是一樣的,包不好就少點餡料就行。
包好的包子,夏天可以常溫發(fā)酵,放蒸籠里,蓋上蓋子或者保鮮膜。
蒸籠上可以用硅膠墊,也可以用那種一次性的紙墊,習(xí)慣用抹布的就用濕的抹布,什么都沒有,可以直接在蒸籠上刷點油,也不會粘鍋。
冬天可以鍋里燒點熱水,不要太熱,有一點燙手的就行,然后包子直接放蒸籠,蓋蓋子發(fā)酵。
空氣比較干燥的,可以用個噴壺,稍微離遠一點,噴一點水霧在包子表面,一點就行,水霧落在上面,不要直接對著噴,然后再拿去發(fā)酵,效果更好。
有發(fā)酵箱的,烤箱有發(fā)酵功能的,直接放進去,更好。
我這邊室溫二十五度左右了,發(fā)酵時間的話,從酵母化水開始,大概1個小時左右。
從包好算,應(yīng)該在三十分鐘左右吧。
包子餡多,只有皮是會變大的,所以包子變不了兩倍大,看到明顯膨脹,拿起來輕了很多,就差不多了,按下去也是會緩慢回彈的。
如果是拿起來輕飄飄,或者按下去就塌了,那是發(fā)酵過頭了。
如果會判斷饅頭的發(fā)酵狀態(tài),不會判斷這個,可以留一個小劑子,做個小饅頭,放在一起,看饅頭的發(fā)酵狀態(tài)來判斷。
這個忘了留圖了
水開上鍋,大火蒸10分鐘左右,燜2分鐘。
這是蒸好的,揉面我還是得多練練。
我的紫薯餡沒有加水或奶,有點干,不過味道可以,我很喜歡紫薯。
一次吃不完的,可以收保鮮袋,放冰箱冷凍。
蒸好后再冷凍,放保鮮袋,不要直接放冰箱,表面會有點干。
吃的時候拿出來,不用解凍,直接上鍋蒸幾分鐘就可以了。
冷凍保存最好1周吃完,盡量不超過一個月,超過了不會壞,只是時間長了口感和營養(yǎng)多少都會變化的。
02
點媽的輔食小竅門
包子制作的一些要點,很多前面已經(jīng)提過了,這里再詳細的列一遍。
酵母
酵母加水化開,天氣比較熱的時候用常溫水就可以了,或者用冷水也行,不要用溫水,用溫水發(fā)酵太快,可能你沒包完呢就已經(jīng)發(fā)酵了。
冬天天冷的時候,可以用不超過40度的溫水化開,讓它發(fā)酵快一點。
酵母記得買小包裝的,開封之后盡量一周用完,最好不超過兩周,尤其是溫度高的夏天,酵母也是容易失效的。
實在不行,開封之后放冰箱冷藏也可以。
水量
和面的時候,可以預(yù)留一點點水,感覺水量夠了就不用加完,太干了就可以加完,或者再加一點點水。
一般面粉和水的比例是2:1,要求不高可以按這個來。
如果覺得干,水要在成團之前加,也就是攪拌成絮狀的時候加,不要成團之后再加。
成團之后,如果覺得干了,手上沾一點點水,或者砧板上沾一點點水,揉面團試試。
面粉
面粉可以用中筋,也可以用低筋,也可以中筋低筋各一半。
低筋的話,會更軟一點,更白一點,揉面也會更好揉一點,這種揉圓的包子,可以全部用低筋粉,很方便。
如果是捏褶子的那種,建議各一半,或者中筋,因為全部低筋,包的時候容易斷,褶子不好捏。
揉面
成團之后,可以蓋保鮮膜或蓋子,放置五分鐘,變軟變濕潤一些再揉,會好很多。
揉的時候,可以用手掌根部的位置,把面團推開,怎么推都行,就是把面團給揉開,再揉起來。
揉的時候不用好看,揉開了就行,多揉幾次就光滑了。
包法
如果家里溫度比較高,發(fā)酵可能會比較快,包的時候速度要快一點,或者先拿出一兩個小劑子包,剩下的放冰箱冷藏,包好了前面的再拿出來。
包好的包子,放蒸籠上,蓋蓋子或保鮮膜發(fā)酵,蒸籠上可以用硅膠墊,也可以用那種一次性的紙墊,習(xí)慣用抹布的就用濕的抹布,什么都沒有,可以直接在蒸籠上刷點油,也不會粘鍋。
發(fā)酵
包子餡多,只有皮是會變大的,所以包子不要等到兩倍大,看到明顯膨脹,拿起來輕了很多,就差不多了,按下去也是會緩慢回彈的。
如果是拿起來輕飄飄,或者按下去就塌了,那是發(fā)酵過頭了。
注:本文由”點媽輔食“原創(chuàng),寶寶營養(yǎng)搭配,每日餐單,輔食食譜,可以到公眾號看看,點媽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