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雷霆載具資料】BT-42輕型坦克

概述↓
? ? ? ?類型:輕型坦克
? ? ? ?權重:1.7
? ? ? ?原產(chǎn)國:蘇聯(lián)
? ? ? ?設計師:J·沃爾特·克里斯蒂、莫洛佐夫
? ? ? ?開始服役時間:1932年(本型號于1943年開始服役)
? ? ? ?采用底盤:BT輕型坦克
? ? ? ?系列產(chǎn)量:超過8000輛(本型號18輛)
尺寸與重量↓
? ? ? ?戰(zhàn)斗全重:15.0噸
? ? ? ?全長:5.66米
? ? ? ?總寬:2.29米
? ? ? ?總高:不詳
? ? ? ?車組乘員:3人(駕駛員+炮手+裝填手)
機動性↓
? ? ? ?發(fā)動機類型:柴油機
? ? ? ?發(fā)動機功率:400馬力(1650轉/分鐘)
? ? ? ?通算功重比:26.67馬力/噸
? ? ? ?檔位分布:3前1后
? ? ? ?最大前進速度:54.0千米/小時
? ? ? ?最大后退速度:10.5千米/小時
? ? ? ?0~20千米時速加速時間:2.0秒
? ? ? ?0~32千米時速加速時間:5.2秒
? ? ? ?0~50千米時速加速時間:11.1秒
? ? ? ?轉向方式:制動差速
? ? ? ?中心轉向能力:不可
? ? ? ?原地轉向速度:62.79度/秒
防護↓
? ? ? ?車體前部:15~20毫米
? ? ? ?車體兩側:15毫米
? ? ? ?車體后部:10~13毫米
? ? ? ?車體頂部:10毫米
? ? ? ?車體底部:6毫米
? ? ? ?擋泥板延伸:4毫米
? ? ? ?車體艙門:10~20毫米
? ? ? ?車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鋼裝甲
? ? ? ?炮塔前部:16毫米
? ? ? ?炮塔兩側:16毫米
? ? ? ?炮塔后部:16毫米
? ? ? ?炮塔頂部:9毫米
? ? ? ?炮塔底部:9毫米
? ? ? ?炮塔座圈:10毫米
? ? ? ?炮盾裝甲:16毫米
? ? ? ?炮塔艙門:9~16毫米
? ? ? ?炮塔裝甲類型:軋制均質鋼裝甲
火力↓
? ? ? ? 一級武器組:114毫米Psv.H/18型線膛榴彈炮(1門),身管倍徑不詳,膛線數(shù)量32條,分裝彈,最大炮口動能882.00千焦,彈藥基數(shù)22發(fā),發(fā)射間隔10.0秒,理論射速6.0發(fā)/分鐘,適配彈種HE/HEAT,彈丸重量14.400/13.500千克,初速每秒350/357米,裝藥當量2000.000/2550.000克TNT(2000.000克阿瑪托炸藥/1500.000克H.5炸藥),引信臨界厚度0.1/0.1毫米,引信觸發(fā)延時0/50毫米,10米垂直穿深25/115毫米,100米垂直穿深25/115毫米,500米垂直穿深25/115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25/115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25/115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25/115毫米,10米30度穿深25/100毫米,10米60度穿深25/57毫米,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轉速6度/秒,垂直射界25/-5度,垂直轉速4度/秒
額外細節(jié)↓
? ? ? ?電臺:無
? ? ? ?周視觀察系統(tǒng):無
? ? ? ?火炮穩(wěn)定器:無
? ? ? ?瞄準鏡倍率:1.9~3.5
? ? ? ?彈藥分布:車體左側6發(fā)彈丸,車體右側6發(fā)彈丸,炮塔左前部5發(fā)彈丸,炮塔右后側下部5發(fā)彈丸,車體底部左側6枚發(fā)射藥筒,車體底部右側6枚發(fā)射藥筒,炮塔右后側上部10枚發(fā)射藥筒
? ? ? ?油箱分布:車體兩側中部、車體后部(發(fā)動機及變速箱之后)
? ? ? ?驅動模式:后置后驅
? ? ? ?懸掛類型:克里斯蒂
評價↓
? ? ? ?該型戰(zhàn)車為芬蘭利用在蘇芬戰(zhàn)爭中繳獲的BT-7 1937型底盤改裝而成的輕型支援載具,炮塔為單獨研制,安裝有一門仿制的英國造4.5英寸榴彈炮,主炮具有較強的單發(fā)威力,同時繼承了BT系列底盤的充沛動力,機動性優(yōu)越,主要缺陷為裝甲較為薄弱,在面對具有專用反坦克武器的敵人時難以保證安全。在外觀方面,該車的車體與BT-7 1937型幾乎沒有差異,但安裝有相對于車體而言極為高大的炮塔和碩大的主炮。(查看BT-5 1933型輕型坦克資料請打開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190424)(查看BT-7 1937型輕型坦克資料請打開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6206219)
視頻鏈接↓
? ? ? ?第一人稱視角行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C4y1g7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