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盲目刷題?刷題前你應該做好這件事

平時做題或者考試的時候
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惑
看書背筆記到底有用嗎?
為什么背了筆記看了書也做不來題呢?
但其實想拿歷史高分的話
強化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很重要
今天我們帶大家詳解主干知識的套路所在
為什么我們要注重主干知識呢?
高考歷史科目注重考查考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歷史知識整合能力,因此考生應強化對主干知識點的理解,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體系。近年來,高考歷史命題的純知識性考查可謂少之又少,考生只要能夠正確理解核心主干知識,準確把握關鍵歷史概念,合理認識重大歷史現象,無需大量死記硬背即可應對高考歷史考試要求。此次高考歷史考綱修訂刪除3個選考版塊,其目的就在于希望考生集中精力強化核心知識的復習。因此,在備考時首先要做到對照考綱,立足基礎,對主干知識和核心概念深層理解和準確掌握,形成清晰的縱橫網狀知識體系,前后兼顧,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用有限的主干知識來應對無限的命題可能。
主干知識命題規(guī)律
模塊命題規(guī)律
一、古代的中國和世界
?(1)古代中國的政治文明、經濟文明和思想文化一直是高考命題的重點。通常以文字材料為載體重點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內涵及其演變規(guī)律,有時也可能將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考查。中國古代農業(yè)、商業(yè)和經濟政策等主千知識一直是考查的重點,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主要考查儒學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
(2)古代的中國和世界側重于考查對人類歷史有進步作用的史實,如雅典民主政治和羅馬法。
二、近代的中國和世界
?(1)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fā)展、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經濟結構的變動、思想解放潮流、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人文精神的發(fā)展是考查重點。
(2)中外知識關聯明顯。特別是中國近代史部分,把近代中國納入世界整體范疇內,體現文明史觀、現代化史觀、全球史觀。
3)突出對材料的分析、運用等綜合能力的考查。弱化對純記憶性知識的考查,??能力要求普遍較高。
三、現代的中國和世界
?(1)現代的中國和世界與現實聯系的試題加大。試題中熱點、焦點問題隱含其中,如依法治國、制度創(chuàng)新、追求社會公平、世界格局多極化、中日關系等。
(2)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和世界經濟政策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一直是高考的重點。
(3)現代的中國和世界突出綜合性和整體性,強調經濟、政治、精神各要素間的相互影響,體現了通史考查的特點。
往年主干知識考察回顧



根據以上考點統(tǒng)計從知識點來看,相對集中在古代中國制度創(chuàng)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近現代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新中國外交、工業(yè)革命和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控尤其是羅斯福新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全球化、國際格局的演變、西方人文主義的演變及其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反映等。不刻意追求知識的覆蓋率和教材各模塊間的均衡,對同一知識點交換角度反復考查。
今天的干貨就這樣結束啦
下期我們接著為大家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