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集訓營: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2024年考研備考方法指導
一、專業(yè)介紹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是新中國建立后最早建設的國際問題研究和政治學學科的高等教育機構。基于70年的學術傳統(tǒng)和歷史積淀,歷經(jīng)幾代學者的持續(xù)努力和學術創(chuàng)新,國際關系學院已經(jīng)成為具有國內領先地位和重大國際影響的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基地和學術研究中心。
國際關系學院是國內歷史悠久、實力雄厚的國內外問題教學與研究機構之一,在政治理論與政府管理、國際事務與外交政策、世界經(jīng)濟等研究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yǎng)的上萬名畢業(yè)生分布在黨政機關與事業(yè)單位、知名企業(yè)、新聞媒體、研究機構、國際組織等各種單位,涌現(xiàn)出一大批各行業(yè)、各領域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業(yè)務骨干。
二、招生目錄
專業(yè):030208外交學(01不區(qū)分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40德語,241法語
625政治學原理
24考試科目變更:808政治學大類綜合,可能還是分專業(yè)選擇對應部分作答
23考試科目:810國際類綜合
學制:2年
備注:(1)本方向不招收少數(shù)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2)國際類綜合含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史、當代中國外交。
三、參考書目?
625政治學原理
《政治學導論》楊光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導論》楊光斌;
《比較政治學:理論與方法》楊光斌;
《政治變遷中的國家與制度》楊光斌;《政治學原理》張小勁,景躍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10國際類綜合
《國際政治學概論》陳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中國外交概論》李景治,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中國外交》曲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政治學概論》梁守德(參考)
《近現(xiàn)代國際關系史》唐賢興,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際關系史》劉德斌,北大出版社(參考)
《現(xiàn)當代國際關系史》時殷弘,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參考)
《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倪世雄,復旦大學出版社(參考)
備注:以上參考書目源于學長學姐推薦,僅供參考。
四、近幾年考研情況
2023年:55、55、90、90、358
2022年:55、55、90、90、365
2021年:55、55、90、90、372
2020年:55、55、90、90、370
2023復試細則
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采取線下復試方式開展,具體復試內容包括:
1.面試分為專業(yè)課和綜合素質面試(滿分150分)、外語面試(含口語和聽力,滿分50分)。聽力考試和口試由精通外語的教師負責,考生以抽簽方式確定口試題目回答問題。教師根據(jù)各人表現(xiàn)給予成績。
2.筆試分為專業(yè)綜合課筆試和外語筆試,其中專業(yè)綜合課筆試滿分為100分,外語筆試滿分為50分,考試時間共2小時。
擬錄取辦法
1.原則上要求專業(yè)課和綜合素質面試成績90分以上,外語面試成績30分以上,專業(yè)綜合課筆試成績60分以上,外語筆試成績30分以上,即為復試合格。
2.對各項復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將復試成績與初試成績加權求和,排列錄取順序。初試成績權重為70%,復試成績權重30%。
加權總成績=(初試成績/初試滿分)x初試成績權重x100+(復試成績/復試滿分)x復試成績權重x100
復試結束后,我院將匯總考生各科目復試成績,并按照學校規(guī)定在我院網(wǎng)站公示,請考生關注我院通知公告。
五、備考指導
人大的政治學專業(yè)課考試不提供考試參考書目,但按照往年的經(jīng)驗來看,政治學原理一科主要基于《政治學導論》這本人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作者楊光斌,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四版)。政治學原理相較于政治學綜合來說復習范圍較小,需要背誦的內容也集中在《政治學導論》及其延伸,其中的政黨、國家等核心章節(jié)的考察頻率很高。我自己在復習期間除了背誦這本教材之外還對每一章教材后附的推薦閱讀書目進行了閱讀,增進了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學整體素養(yǎng)。而政治學綜合這門科目,我認為是全部考研初試科目中最難的一門,包含的知識體系非常龐雜,大致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中國政治制度史、比較政治制度等科目。我本科學習政治學專業(yè)所以基礎相對較為扎實,對學科的經(jīng)典文獻有所涉獵,也形成了對國際政治中不同主體的基礎認識,所以在復習期間主要是回顧本科時期曾經(jīng)閱讀過的書籍、總結書籍中的經(jīng)典觀點,同時跟隨歷史發(fā)展的軌跡,注重歷史中不同政治制度推行情況和政治思潮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其中的經(jīng)典政治家、思想家等。
我個人復習政治學綜合時所用教材有:《中國政治制度史》(張鳴、柏樺兩個版本)、《比較政治制度》(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史(馬嘯原)、當代西方政治制度導論(唐曉)、中國政府與政治(景躍進)、政治哲學史(施特勞斯)、政治學說史(薩拜因)、中國政治思想史(蕭公權)、中國哲學史(馮友蘭)。人大政治學綜合的題目考察較為靈活,考察考生對于經(jīng)典文本的熟悉程度,有很多題目僅僅依靠教材很難回答出彩,想要取得高分就需要對中西政治思想史中的經(jīng)典文本材料進行延伸閱讀,但考慮到時間成本也考研考慮讀一些二手文獻。需要重點掌握的經(jīng)典文本主要有: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修昔底德)、理想國(柏拉圖)、政治學(亞里士多德)、君主論(馬基雅維利)、利維坦(霍布斯)、政府論(洛克)、社會契約論(盧梭)、先秦諸子的經(jīng)典文本《論語》《孟子》《荀子》《韓非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