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雜想
寫在前面:這篇文章是代筆失敗之作,甲方說不清要求,退稿之后我又覺得就這么刪了太可惜,就浪費一下B站寶貴的存貯空間,發(fā)上來。寫的不好,多多見諒。
2003年,SARS席卷全國,如同一場風暴,所有人都在風暴中瑟瑟發(fā)抖,唯恐下一個被吹上天的是自己。
風暴平息之后,果子貍被發(fā)現(xiàn)是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這一發(fā)現(xiàn)著實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拒絕野味的浪潮。在那之后,有關保護野生動物的公益廣告時常見諸于電視屏幕。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姚明的那句“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當然了,廣告畢竟還是廣告,對大多數(shù)普通人有用,卻制止不了極少數(shù)為了一點口舌之欲無所不用其極的人。野生動物交易少了,隱蔽了,但卻并沒有徹底消失。
后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我可以想象,等疫情過去,有關保護野生動物的廣告會再次充滿電視屏幕和社交媒體。新冠疫情會成為所有廣告共用的例子,用來告誡人們,野生動物吃不得,更抓不得。
會有效果嗎?樂觀的來說,當吃野味這件事上升到和自己的性命掛鉤的時候,會有更多的人,在面對穿山甲或者蝙蝠湯的時候猶豫不決,糾結半天,最后放下筷子立地成善。畢竟,人活著的機會只有一次,拼死吃河豚,大多數(shù)人還沒有這樣的勇氣。
更何況,大多數(shù)野味未必有河豚那般鮮美。
我們的祖先生活在山洞里,缺衣少食,不吃野味,他們會餓死。而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難道和我們的祖先一樣處境窘迫嗎?野味顯然不是我們逃避饑餓的最后選擇,大多數(shù)人吃野味,不過是貪圖口舌的新鮮感,和那一點點“我吃過穿山甲”的虛榮罷了。
這種“拿命圖新鮮”的事,聽起來著實有點滑稽。看看手機上居高不下的確診病例,看看全國各地對抗疫情的嚴峻態(tài)勢,我卻根本笑不出來。一口肉,幾個病毒,一個確診,一場災禍。如果穿越時空,去告訴那個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即將發(fā)生的一切,他還會選擇吃下那口肉嗎?如果回調(diào)鐘表,去告訴那些非法出售野生動物的人即將發(fā)生的一切,他們會不會選擇關掉店鋪,將籠子里的野生動物放歸山林?
我愿意相信他們能,就像我一直相信人是可以吸取教訓一樣。盡管黑格爾告訴我:“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佛說:“人要怕。”我希望我們也能記住這次的“怕”,不要在未來的某一天,再次重演今天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