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行多版本比較:墨水篇(翻譯篇低調亂入)
文章發(fā)表于2013年10月
墨水的比較是多版本很看重的一個方面。一般共識而言,港版墨水偏重,臺版墨水偏輕。
這次有條件,做一次多版本墨水的比較,
1 靜態(tài)篇
上港下臺(后面順序都是這樣)
從靜態(tài)上看,港版的墨水明顯深于臺版。其實我們知道,井上雄彥在這部漫畫里幾乎把水墨風格達到了一個巔峰造極的層次。浪客行主干的畫稿(除去毛筆插畫)、陰影、層次,全部用了稠密的鋼筆黑色線條繪制;而過分的淡化墨水的線條只會破壞原來墨水的層次感。在不改變原版的構圖的情況下,臺版淡化的層次感會破壞原版稠密的黑色鋼筆線條,而原版鋼筆線條的層次感同時被淡化搶去。
另外說一下,彩色版的??鋵嵰哺€條有關。雖然天下彩色版號稱是井上雄彥授權版,但是井上雄彥是鐵了心把黑白版進行到底,根本不給彩色版留一條后路。而彩色版的出現(xiàn),說白了,上色的結果就是徹底破壞了井上的面部線條,從而徹底破壞漫畫的欣賞價值,說白了,失敗只是因為市場的不適合,而反映的響烈,其實不過是部分網(wǎng)友的看法而已。靜態(tài)上而已,港版墨水層次優(yōu)于臺版。
另外井上雄彥推出過墨的畫冊,也是從側面反映井上雄彥對墨水的看重。








2 景色篇
上港下臺
之前有圈友做過比較,覺得景色上,港版的墨水太深,反而糊成一片,看不清景色,我抽出3副圖來對比看看是否真的是這樣。
第一幅是靜態(tài)草地。第二幅是動態(tài)流水,第三幅是全景圖。
從靜態(tài)的草地而言,草地墨水并沒有達到模糊不清的地步,反而臺版層次感淡化


從動態(tài)水而言,墨水層次更強,增加了動態(tài)感,特別是從遠到近看的更明顯。




3 動態(tài)篇
上港下臺
動作是否魄力,很大程度看作者對線條以及背景處理的把握。雖然并非線條越多,動態(tài)越強,但是線條的層次很大部分影響到漫畫的動態(tài)層次。從這點看,深化的墨水港版強于淡化的墨水臺版。








在這里總結而言,并非來說,墨水淡化就是對作品的毀滅,因為還不像彩色那樣,徹底破壞了線條。但是從總體來看,重墨水對作品的層次感還是特別有體現(xiàn)的。舉個不是很恰當?shù)睦?,真郵票跟假郵票的比較很大部分就是線條細節(jié)的比較得出來。而從此作品來講,井上打算把墨水進行到底的時候,就不能忽略墨水對細節(jié)的重要性。從墨水表現(xiàn)而言,天下版強于尖端版。不過,視覺上的東西仁者見仁,看得舒服就好,以上只是代表作者觀點。
-------------------------------------------------------------------------------------------------------------------------------------------------
2 翻譯篇亂入
其實我翻譯部分打算是單獨開一篇出來講的,圖片都截取好了。后來還是放棄了。其實從整體上來看,浪客行的語言大多數(shù)都是哲理性的語言,并非像SD一樣熱血性語言。而對于哲理性語言來說,翻譯并沒有太多的可比性。而有的圈友曾經(jīng)拿出日版原文來比較雙版本的優(yōu)劣。本人也是讀語言專業(yè)的,有的時候同一句話幾個人翻譯起來,會出現(xiàn)不同的翻譯,因為對作品理解的層次以及語言把握能力的不同,加上浪客行的文字并非普通的翻譯,而需要在翻譯上增加更多個人的理解跟把握,特別對哲理性的東西,更需要對一種情景的感悟。所以,這部作品上,無法比較出語言翻譯的優(yōu)劣,只能從版本上來取舍這部作品。
通識而言,尖端版對文字深度的把握會強一點。而天下版對通俗文字把握會強一點,港版的文字翻譯比較貼切人的語言愛好,這點在SD跟其他版本上港版強于臺版。以上只代表本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