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無疆:古希臘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到底是個什么怪物?
? ? ? 肆意踐踏中國史書,是近幾十年的事情,而且主要是國內(nèi)的某些“專家”。
? ? ??本來,西方一直高度敬畏中國史籍。即便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之后的一個時期,西方無論是為了侵略中國,還是為了編造西方偽史,他們面對中國史籍,都會小心謹慎。
? ? ??英國人斯坦因,是西方的“中亞考古”的祖師爺、在中國尋找“希臘化”的祖師爺。1901年至1916年,他曾三次進行“中亞考古”。據(jù)《西域考古記》,他一直手捧著中國史書,按照中國史書的描述進行“考古”。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贊嘆中國史書記載之精確。
? ? ??斯坦因毫不避諱他所謂“考古”的真實目的。在《斯坦因第三次中亞考古略記》(《西域考古記》附錄,商務(wù)印書館,2014)中,斯坦因說,英國政府出錢出人,讓斯坦因到中國甘肅、新疆的“考古”,他主要做了這樣四件事。
? ? ??第一,英國駐印度殖民當局派出專業(yè)的軍事測繪人員,沿途進行地理測繪,尤其是重要路線、地標的測量。
“余此次遠征,地理學上之考察,實居所有工作中最重大之部分。其所以對于地理方面特予重視者,原因有二:其一,此次遠征所擬到各地,一部分在亞洲腹地,童山荒漠,滴水全無,大都為以前未經(jīng)系統(tǒng)測量及繪制地圖之處……此行得力于印度測量局者實非淺鮮,所有成績即為本書第四冊之地圖四十七幅,此四十七幅五十萬分之一地圖……計四十七幅地圖所包括之經(jīng)度不下二十八度,緯度不下八度,工程之浩大,于茲可見……以上諸圖所包中亞腹部地域至為廣泛,而形勢則甚重要?!?/p>
? ? ? 特別值得強調(diào)的是,這樣的行為,在衛(wèi)星導航的今天,也會被世界各國認定為嚴重的軍事間諜行為。
? ? ??第二,搜尋“希臘化”的“證據(jù)”,建立西域自古屬于被“希臘化”范圍的歪理邪說。
余以考察此等地域,注意因亦及于亞洲腹部。腹部所有往古遺留之殘址廢跡,棄置荒漠,久無人問,然此實系印度佛教中國以及受有希臘影響之近東諸文化交光互影,發(fā)榮繁長,歷千余年以存留至今之遺痕,幾于一草一木,俱足發(fā)人深省……其時印度新任總督Lord Hardinge對余過去中亞考古之工作頗表示好感……當時印度政府正擬于新德里(New Delhi) 建立印度人種藝術(shù)考古學博物院,則余第三次之考古,必與之大有裨益也。”
? ? ? 第三,向中國的“學術(shù)界”傳播“希臘化”歪理邪說。
“在樓蘭漢城廢址左右考察之際,又發(fā)現(xiàn)往昔中國自此至塔里木盆地故道之遺跡。其地有西歷紀元前后一世紀間之古墓遺址,發(fā)掘后得至可驚異之古代織物一堆,內(nèi)雜中國古代有名之彩絹及毛氈,其所受希臘美術(shù)之影響,于花紋圖案中蓋顯然可見?!?/blockquote>? ? ? 漢朝的時候,中國的絲織品的“花紋圖案”,也“受希臘美術(shù)之影響”?新疆的絲綢,都是內(nèi)地的婦女所織。漢朝時,中國內(nèi)地的哪一位婦女在那一個場合見到過“希臘美術(shù)”?是畫在羊皮上希臘美術(shù),還是鑄在金幣銀幣上的希臘美術(shù)?這個腦洞,開的實在太大了。
? ? ??第四,盜取中國文物。盜取敦煌文物的祖師爺就是他。這就無須贅言了。
? ? ??肆無忌憚地軍事間諜行為、為軍事侵略制造歪理邪說的“學術(shù)”,如此荒唐的文字,照樣被翻譯,“刊登民國二十年一月二十六日、二月二日、十日及十六日之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第一百五十九期至第一百六十二期?!?/p>
? ? ??自此,在新疆、甘肅甚至中原尋找“希臘化”,成了國內(nèi)學術(shù)界的顯學。
? ? ??比如,中國境內(nèi)的“絲綢之路”沿線,出土的任何東西,某些人都會主動往“希臘化”上靠。起初,他們僅僅在新疆境內(nèi),后來逐步深入。近幾年,索性從秦始皇陵兵馬俑上找到了“希臘化”。換句話說,秦朝的首都也被希臘化了。以此為開端,中國的各個方面,某些“專家”都在尋找“西來”證據(jù)。被網(wǎng)友稱為“拋棄親爹找洋爹”的“研究”,成為當下的“學術(shù)”風潮。
? ? ??希臘偽史宣稱,在中國新疆的旁邊,以當今的阿富汗為中心,有一個希臘人建立的先進而強大的國家,名叫“巴克特里亞”。
? ? ??據(jù)此,某些專家宣稱,“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希臘文明”源源不斷地影響了中國的方方面面。
? ? ??“巴克特里亞王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 ??1940年,英國出版了珀西·塞克斯所著的《阿富汗史》一書。珀西·塞克斯本身是一名職業(yè)軍官,又是一個學者型的軍事殖民者,長期活動在伊朗、阿富汗一帶,并深入中國新疆“考察”。英國一再用兵于阿富汗,一再失敗。這就是珀西·塞克斯撰寫《阿富汗史》一書的背景。軍事與文化相結(jié)合----他的一切活動,都服務(wù)于英國的侵略和殖民統(tǒng)治。
? ? ??在《阿富汗史》(張家麟譯,商務(wù)印書館,1972年)中,珀西·塞克斯詳細描述了古希臘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筆下“巴克特里亞王國”的真實面貌。
? ? ??下面這段話,是介紹“巴克特里亞王國”時開場白,《阿富汗史》:
“巴克特里亞——這個為時短促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現(xiàn)在知道是在阿富汗土耳其斯坦境內(nèi)——由于缺少史料,對于歷史學家來說是一個相當困難的題目。雖然從鑄幣上可以獲得一些情況,但可惜從考古研究中探知的東西卻很少,法國考古學家在巴克特拉(中世紀的縛喝或巴里黑,今巴爾赫)的發(fā)掘工作,實際上并無任何成果。(P 145)
? ? ??由此可知,關(guān)于“巴克特里亞王國”:
? ? ??1. 西方以前壓根兒就不知道在哪,但是,現(xiàn)在知道了,就在阿富汗,具體地點就是中國史書記載的大月氏所統(tǒng)治的大夏。
? ? ??2. 有文獻依據(jù)嗎?沒有!尋找文獻依據(jù),這是今后一個時期西方歷史學家應(yīng)該解決的問題。
? ? ??3. 有考古依據(jù)嗎?沒有!法國考古學家曾在這里挖地三尺,但一無所獲。這是今后一個時期西方考古學家應(yīng)該解決的問題。
? ? ??可見,盡管西方國家組織了無數(shù)人馬進行“考古”,但是,直到1940年,他們“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依據(jù),是發(fā)現(xiàn)了幾枚“鑄幣”。這靠不靠譜呢?答案是:很不靠譜!
? ? ??我們曾經(jīng)談到過,中國有靠譜的兩部史書《史記》和《漢書》。
? ? ??《史記》是司馬遷所著。中國第一個出使西域的張騫,與司馬遷同朝為官。《史記》中關(guān)于西域的記載,大量引用了張騫的文字。
? ? ??《漢書》乃班固、班昭兄妹的作品。關(guān)于西域,這兄妹倆擁有最可靠的信息渠道,因為,在西域工作了一輩子、大名鼎鼎的班超,就是班固的弟弟、班昭的哥哥。
? ? ??《漢書·西域傳》(《史記》同):
“自宛以西至安息國……其地無絲漆,不知鑄鐵器。及漢使亡卒降,教鑄作它兵器。得漢黃白金,輒以為器,不用為幣?!?/strong>
? ? ??在希臘偽史宣稱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地區(qū):
? ? ??第一,人們根本不懂鑄造技術(shù),連武器都不會鑄造,何來“鑄幣”?
? ? ??第二,人們根本不知道金銀可做貨幣,何來鑄造的金幣、銀幣?
? ? ??西方“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的那一枚枚“鑄幣”從何而來?與“吉姆在這里”一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 ? ??眾所周知,如今的希臘偽史中,不再出現(xiàn)“鑄幣”,而是用“希臘打壓法”一枚一枚地敲打出的大小輕重不同、圖案文字各異的金幣、銀幣。
? ? ??毫無疑問,“巴克特里亞王國”通過鑄幣傳播“希臘藝術(shù)”云云,根據(jù)鑄幣證明這國君那國王,實在荒誕。《阿富汗史》:
“希臘藝術(shù)留給我們的人像,再也沒有比鑄在歐提德姆和他的兒子德米特里的錢幣上的那些人像更為精美了?!?/blockquote>“歐克拉提德侵略印度——戰(zhàn)勝德米特里一世的這位勝利者,鑄了一枚錢幣來慶祝他的勝利,在錢幣上面他竟自命為‘大王’。他對在巴克特里亞和索格地安那創(chuàng)立了一個王國仍感不滿足,很不明智地決定去侵略印度。他于公元前165年越過興都庫什山,攻下迦畢試,這一點可由他所鑄造的一枚上有‘迦畢試城之神’銘文的方形青銅錢幣而得到證明。”
? ? ??總結(jié)“巴克特里亞王國”史,就八個字:鑄幣開疆,鑄幣造史。
? ? ??就這樣,“希臘人”用一枚枚來歷不明的鑄幣,攻占了直達恒河的廣大地區(qū),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巴克特里亞王國”。
? ? ??“巴克特里亞王國”的歷史,大致是這樣的。
? ? ??在中國史書未記載到西域之前的故事,他們是信馬由韁的胡編?!栋⒏缓故贰罚?/p>
“歐提德姆的統(tǒng)治(公元前227—189年)——巴克特里亞獨立王國真正的建立者歐提德姆原是瑪革尼西亞的一個公民,同時是一位具有卓越干的統(tǒng)治者。公元前208年,正如前一章提到過的,當他被召去向安條卡斯大帝降服時……于是,這位統(tǒng)治者撤退到他的首都巴克特拉……在安條卡斯三世離開之后,歐提德姆通過占領(lǐng)索格地安那以及肥沃的拔汗那,開始擴充他的帝國,他仿佛還曾經(jīng)把現(xiàn)在的中國土耳其斯坦這個地區(qū)兼并了。在公元前260年以后這個期間,歐提德姆西侵帕提亞,兼并了阿斯托恩及其鄰近地區(qū),這些地區(qū)便成為巴克特里亞的省區(qū)……于公元前189年死去?!?br>
? ? ? 歐提德姆是“巴克特里亞王國”的創(chuàng)立者,他從塞琉古王國中獨立出來。在公元前189年之前,他擁有了阿富汗北部直達撒馬爾罕的廣大地區(qū)。
? ? ??既然吹牛皮,索性吹大點:“巴克特里亞王國”“仿佛”占領(lǐng)過中國新疆地區(qū)。
? ? ??其實,這反映的是英國的胃口,珀西·塞克斯的胃口,斯坦因的胃口。幾十年之前,斯坦因便已經(jīng)在新疆發(fā)現(xiàn)了“受希臘美術(shù)之影響”的中國絲織品的“花紋圖案”,也做了地理測繪。
? ? ??“巴克特里亞王國”是一個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的所在。從這里出發(fā),便可以順利完成對英國占領(lǐng)的印度次大陸的“希臘化”?!栋⒏缓故贰罚?/p>
“歐提德姆的兒子和繼承者德米特里繼續(xù)把他的王國的邊界擴大。在公元前187年到184年之間,他兼并了塞流息咨家的阿里亞、阿拉科西亞和錫斯坦諸省區(qū)。他還任命他的兒子德米特里二世去統(tǒng)治帕洛帕米蘇和犍陀羅,并以位于龐季錫爾河與賀爾邦德河匯合點的迦畢試作為他的首都。德米特里接著向呾義始羅推進,他將這個地區(qū)占領(lǐng)并用它作為他的前進基地。他從這里派遣他的將軍米南德爾去占領(lǐng)奢褐羅(賽爾科特),最后去攻占恒河流域的孔雀王朝的首都波吒釐子(帕特那)。在最后一戰(zhàn)中,米南德爾由于運用他的攻城輜重獲得全勝,波吒釐子終于被攻占了。名為‘耶槃那’或愛奧尼亞入侵者,現(xiàn)在已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而孔雀王朝則被推翻了?!?/blockquote>? ? ??歐提德姆的兒子德米特里繼續(xù)開疆拓土,先是拿下了佛教文化中心犍陀羅。犍陀羅這個地方,佛像眾多。既然希臘人來了,那么,這些佛像也就“希臘化”,成為希臘藝術(shù)了。從此,自中亞以東,所有的美術(shù)作品,尤其是雕塑藝術(shù),統(tǒng)統(tǒng)起源于犍陀羅,屬于希臘化的成果。
? ? ??接下來,希臘大軍直接開到了恒河邊,消滅了孔雀王朝,把釋迦牟尼佛修行傳道的中心也給占有了。自然的,釋迦牟尼佛成了“雅利安人”,梵語成了“印歐語”。
? ? ??終于,打通了東起恒河,西至大西洋的“印歐文明區(qū)”。
? ? ??于是,基于“雅利安人”和“印歐語系”的“學術(shù)體系”建立起來了。
? ? ??與之相呼應(yīng)的,“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創(chuàng)建的“古印度文明”應(yīng)運而生。
? ? ??遺憾的是,犍陀羅地區(qū),即當今巴基斯坦北部,還存在太多的佛像。盡管不少佛像的鼻子被敲碎了,但是,幸免于難的佛像,絕大多數(shù)與歐洲人的長相(高鼻深目、細長臉型)差別太大,而是與中國人的長相接近,或是帶有濃厚中國血統(tǒng)的混血面貌了。
古希臘的雕塑藝術(shù),熱衷于以東方人為模特,是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
“印歐語系”的古梵文,與藏文是親兄弟,也是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
西方人依靠鑄幣開疆,硬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德米特里大帝國”。《阿富汗史》:
“德米特里大帝國——總之,德米特里在這個時期統(tǒng)治著從藥殺水到坎貝灣,并從赫拉特省界到恒河的這個區(qū)域。因此他的帝國包括了今天的阿富汗全部,僅就印度部分而論,則超過了亞歷山大所征服的地區(qū)?!?/blockquote>西方人杜撰的“巴克特里亞王國”,其模樣,至少有八分像大月氏國。《后漢書·西域傳》:
“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于大夏,分其國為休密、雙靡、貴霜、肹頓、都密,凡五部翎侯。后百余歲,貴霜翎侯丘就卻攻滅四翕侯,自立為王,國號貴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罽賓,悉有其國。丘就卻年八十余死,子閻膏珍代為王。復滅天竺,置將一人監(jiān)領(lǐng)之。月氏自此之后,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云。……及月氏破安息,始得高附。天竺國一名身毒,在月氏之東南數(shù)千里。俗與月氏同……別國數(shù)十,國置王。雖各小異……月氏殺其王而置將,令統(tǒng)其人。”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珀西·塞克斯在描述“巴克特里亞王國”的時候,可謂如數(shù)家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無不備至。
但是,一旦涉及到大月氏的時候,便語焉不詳了?!栋⒏缓故贰罚?/p>
“大月氏征服巴克特里亞(公元前140年) ——再論巴克特里亞:這個國家曾被大月氏蹂躪和征服。大月氏人被希臘作家叫做阿西人和吐火羅人。他們的統(tǒng)治集團則被稱為貴霜。第四種人被阿波羅多魯斯稱為帕西安人,即希臘地理學者所稱的帕爾西人。”? ? ??大月氏征服巴克特里亞,是怎么征服的?不知道。中國史書記載了這一段,不好編。
? ? ??不好胡編,不等于不繼續(xù)胡編。
? ? ??《阿富汗史》:
“雖然缺少有關(guān)征服巴克特里亞的詳細史料,但我們可以假設(shè)巴克特里亞人已被大月氏人的數(shù)量和戰(zhàn)斗質(zhì)量壓倒了,因而巴克特里亞貴族的精華已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毀滅了,雖然我們從鑄幣上得知某些希臘和巴克特里亞領(lǐng)袖還是幸存下來,并在興都庫什山遙遠難行的山谷中統(tǒng)治著一些很小的居民區(qū)?!?/blockquote>? ? ? 珀西·塞克斯說,我們“缺少有關(guān)征服巴克特里亞的詳細史料”,但是,我們認為,大月氏的人馬實在太多了,戰(zhàn)斗力實在太強,所以,希臘人打不過他們,“巴克特里亞貴族的精華已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毀滅了”。好在少數(shù)希臘精英活下來,躲進了深山老林里,繼續(xù)“鑄幣”。
? ? ??希臘人的最大的本事,就是走到哪里都鑄幣。堅持鑄幣開疆,鑄幣寫史。
? ? ??盡管“巴克特里亞王國”的證據(jù)還是八字沒一撇,但是,珀西·塞克斯便宣稱,大月氏人征服大夏之后,發(fā)行了“希臘文的鑄幣”?!栋⒏缓故贰罚?/p>
“我們還知道貴霜人的薩克語曾用希臘字母寫下來,不久,征服者們還發(fā)行了希臘文的鑄幣。與希臘口語有區(qū)別的希臘文字,確實在巴克特里亞——大月氏人稱之為吐火羅斯坦——延續(xù)了幾個世紀之久。這些很少的事實和假設(shè),就是我們有關(guān)這個為時短促的巴克特里亞王國被大月氏人推翻的全部記載?!?/blockquote>? ? ??如此寫史,真是具有非常奇特的想象力。
? ? ??“巴克特里亞人已被大月氏人的數(shù)量和戰(zhàn)斗質(zhì)量壓倒了”,但是,大月氏在征服“巴克特里亞王國”之后,竟然使用“希臘文字”,而且發(fā)行了“希臘文的鑄幣”。
? ? ??幸虧,“這些很少的事實和假設(shè)”----作者立即補上了這一句,否則,我都以為大月氏貴族的腦袋進水了。
? ? ??無論怎樣,既然大月氏人來了,“希臘人在阿富汗和北印度的統(tǒng)治”也該收場了,否則,就會被中國史書打假了。《阿富汗史》:
“希臘人在阿富汗和北印度的統(tǒng)治的結(jié)束——希臘人在興都庫什山以東各省區(qū)統(tǒng)治的崩潰,正好與奧古斯都建立羅馬帝國是在同時發(fā)生的。這時也正值埃及的希臘王國剛被推翻。由北印度的統(tǒng)治者希臘人所提供的情報,現(xiàn)在已被那些訪問南印度和更遠的印度諸港的羅馬帝國的商人們得到的情報代替了??傊@些希臘王朝在巴克特里亞和北印度、西印度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以后,確實已從舞臺上消失了。”? ? ??不僅“希臘人在阿富汗和北印度的統(tǒng)治”收場了,而且,“這些希臘王朝在巴克特里亞和北印度、西印度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以后,確實已從舞臺上消失了”。
? ? ??當年在這個地區(qū)橫沖直撞,至少數(shù)十萬的希臘人,詳細記載了這里的每一個歷史細節(jié)的無數(shù)“希臘作家”,讓數(shù)百萬平方公里上的人們“希臘化”了的希臘人,一夜之間,全無蹤影,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 ? ??從此,天上的事知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的“希臘作家”,不再記載這里的歷史,《阿富汗史》:
“貴霜王朝……關(guān)于這個又稱為印度—西徐亞的新王朝的確切史料極少?!?/strong>
? ? ??因為,中國人來了。要想了解這里的歷史,必須依賴中國史書。
? ? ??張騫來了,沒有見到“希臘人”。
? ? ??班超來了,也沒有見到“希臘人”。
? ? ??自張騫以來的無數(shù)中國使節(jié),踏遍了這里的山山水水,詳細記載了這里的山川地貌、民風民俗,沒有任何人見到過希臘人。
? ? ??那個能歌善舞、精通琴棋書畫、上知天文、中知歷史、下知地理、上馬能打仗、下馬搞民主的希臘人,從此,神奇的銷聲匿跡,和古埃及、巴比倫、羅馬一樣。
? ? ??希臘人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