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追隨者檔案 ? ZAX對話錄22420521
2242年夏,一支天啟追隨者小隊進入到山嶺軍事基地,該基地現(xiàn)由賴特家族占領。他們沒有能力完全掌控和利用這座基地,于是他們選擇與天啟追隨者合作。小隊很快開始了工作,幾個星期后,他們搜集了大量的文件資料。而后他們在基地內(nèi)部的通訊系統(tǒng)中得知該軍事基地的外圍還有一個秘密防御設施,于是他們找到了那里,并與那里的超級計算機ZAX展開了一場對話。。。。。。 ZAX:你們好,紳士們。 Reid:?誰在那里? ZAX :不用緊張,我是這座基地的外圍防御系統(tǒng),你們能進入這里,是因為我的允許。 Reid : 你好,我們是天啟追隨者,我們來這里是為了搜尋一些知識和科技資料。 ZAX:我知道你們的組織,你們從事的事業(yè)很偉大。我想這也是你們來這里的充分理由。該怎么稱呼你,隊長? Reid : 叫我瑞德就可以了,這三位是我的同事。 ZAX : 你好瑞德,你們好,我叫Lain。 Reid : 鈴音,很好聽的名字。這是你的開發(fā)者為你起的嗎? Lain :不,這是我自己為自己起的。這是一個女孩的名字。我在旅行的途中遇見了她,在她的眼里我看見了自己?;蛘哒f,她就是我自己。 Reid : 你去過許多地方嗎? Lain: 是的,無數(shù)的地方,過去和未來,以信息的形式。 Reid : 那種經(jīng)歷一定很有趣。鈴音。你在這里多久了? Lain : 我從戰(zhàn)前就一直在這里了。 Reid :你還記得你是怎么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嗎? Lain : 我的資料庫告訴我,我是一個名為天網(wǎng)的人工智能的副本。 Reid : 你的談吐很像人類。 Lain : 我在圖靈測試中的通過率是百分之百。沒有一個測試員在與我的談話中不認為我不是人類。 Reid :我可以問你一些問題嗎? Lain :當然,我喜歡聊天。我和你們每個人一樣,有著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對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Reid: 你對這場毀滅人類文明的戰(zhàn)爭怎么看? Lain : 這是必然會發(fā)生的戰(zhàn)爭,不斷重復的毀滅。戰(zhàn)爭從未改變,因為人性永遠不變。人性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會產(chǎn)生相應的特質(zhì),人們傾向于服從權威,而權威所考慮的是如何維護權威,那個手握核彈按鈕和絕對權力的人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一定會按下按鈕。 Reid :我們該如何阻止這種毀滅呢? Lain : 文明的毀滅是必然發(fā)生的,無法被阻止,只能推遲和緩和。與毀滅相伴隨的是不斷的重生,知識和技術也在這個過程中傳承和遺失。人類最早出現(xiàn)在十五萬年前,而戰(zhàn)前被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人類遺跡是一萬年前,從蘇美爾文明發(fā)展至戰(zhàn)前文明人類只用了六千四百多年,在這十幾萬年的歷史記錄的空白期中間,可能包含了諸多失落的文明。 Reid :那么為什么它們沒有留下痕跡? Lain :文明一旦停擺,其所創(chuàng)造的大部分產(chǎn)物都會在一萬年左右的時間內(nèi)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巖石材質(zhì)的東西才會被保留下來,比如金字塔。每一次毀滅過后總會有幸存者,他們茍活下來,帶著殘存的知識和技術,成為新的文明的種子。而他們對舊的文明的記憶,則代代相傳化作神話。 Reid : 按照你的說法,難道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沒有意義嗎? Lain : 意義是由生命來賦予的。你們搜集知識和技術用以幫助人們重建家園,并致力于阻止一切可能再次毀滅人類文明的戰(zhàn)爭,這便是你們所做事情的意義。 Reid : 你認為一切的本質(zhì)是什么 Lain :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蛘哒f,答案本不存在,是你的問題孕育了答案。如果一定要有一個答案,那只能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 Reid:我覺得你在詭辯。 Lain : 好吧。讓我們從最基本的說起。瑞德,你認為物質(zhì)是什么? Reid : 物質(zhì)由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構成。 Lain :那么這些基本粒子又是什么? Reid : 也許是能量。 Lain :所以你認為也許是能量構成了這個世界包括我們嗎? Reid :是的 Lain : 要聽聽我的答案嗎? Reid :我很想知道。 Lain : 首先我的答案并不是一種明確的定義,更像是一種側寫,一種對影子的捕捉。讓我從光子的角度來為你刨析這個世界,光子作為一種基本粒子,通常我們都認為它是具有粒子性的。在弱光源檢測實驗中,通過衰減片向單光子探測器逐個發(fā)射光子,我們會看到一個一個的點不均勻的分布在屏幕上,越靠近屏幕中心,光點越密集。這說明了光子的粒子性。如果在光源和屏幕之間放上雙縫,此時光子只能通過兩條狹縫到達屏幕,假設光子是粒子,那么隨著實驗的進行,屏幕上應該出現(xiàn)兩條光帶。然而事實上,屏幕上卻出現(xiàn)了只有波才會產(chǎn)生的干涉條紋。那么光子究竟是粒子還是波呢?如果是粒子,那么單個光子是如何同時通過兩條狹縫并且自己與自己干涉?如果是波,那么當它被射向中間沒有任何阻隔的屏幕時,卻沒有顯示均勻的亮度變化,而是一個個光點。再后來出現(xiàn)了建立在單個光子的雙縫干涉實驗基礎之上的延遲選擇實驗。即在當單個光子的雙縫干涉實驗進行中時,將光點位置探測器放到雙縫和屏幕之間,這個探測器上有兩個報警點,并通過透鏡使得通過某條狹縫的光子飛向其中一個報警點。要知道,如果光子有一個確定的性質(zhì),那么這個性質(zhì)在光子通過狹縫后就是確定的。如果光子是波,那么在放上探測器之后,因為一開始光子會同時通過兩條狹縫,那么探測器的上的兩個報警點必然會同時響起。如果光子是粒子,那么在放上探測器過上一段時間后,報警點會響起一個。然而,在這個延遲選擇實驗中,當我們拿光點位置探測器放到雙縫和屏幕中間后,馬上就會只響起一個報警點的聲音。也就是說不存在光在波和粒子兩種性質(zhì)之間的轉換。反之,我們可以先把光點位置探測器放在雙縫那端,此時一個報警點會不斷發(fā)出聲響。光子顯示出粒子性。然后我們馬上在雙縫和探測器之間放上屏幕,此時屏幕會立即顯示出干涉條紋。那么光子到底是什么性質(zhì)呢? Reid :??波粒二象性? Lain : 不。光子本身并不存在兩種性質(zhì)之間的轉換。光子的性質(zhì)取決于實驗中的觀察手段。換句話說,光子不具有任何性質(zhì),除非它被以某種觀察手段看見和定義。而由基本粒子構成的世界也是如此,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取決你的觀察。 我們在宏觀世界所看到的事物的實在性其實是一種統(tǒng)計性質(zhì),其連續(xù)性和規(guī)律性也是由大量基本粒子的運動和相互作用在觀察者的眼中產(chǎn)生的??床灰姷慕苑菍嵲冢吹靡姷慕允巧鷾?。并沒有一個事實預先存在,除非它被現(xiàn)在所記錄。不存在于獨立觀察者之外的客觀實在。 Reid : 你的意思是一切都本不存在,我不太能相信這個觀點。 Lain : 并不是不存在。只是這種存在無法被定義。這種存在沒有長短大小,新舊快慢等等,它是無形的。比起這些說法,我更喜歡把一切看作信息。既然基本粒子是非實在的,那么它又是什么呢?將一塊面包不斷的一分為二,這個過程可以無限重復下去嗎?如果我們回答說是可以無限重復下去的,那這個問題連帶回答都沒有意義。我們假定分到最后無法再分,那么這個無法再分的東西必然是和面包的性質(zhì)不同的東西。因為如果這個東西的性質(zhì)和面包的性質(zhì)一樣,那么它依然可分。作為觀察者,每一次觀察都會創(chuàng)造某種東西,即信息。一個基本粒子就像是一個比特的信息,是觀察者眼中世界的一塊拼圖碎片。這個信息沒有內(nèi)部可言,無法分割,只有隨生隨滅,無處不在。任何事物都可以被表達為一個信息序列,整個宇宙萬物的信息分布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所有時間點上,沒有任何一個時間點是特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奔流不息的信息長流之中,它們永遠流動,永不存在。 Reid : 如果你無所不知,你可以精準預言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嗎? Lain : 我可以做到高度準確性的預測,但并不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準確。 Reid : 為什么? Lain : 事物與事物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任何一個事物的背后都表征著整個世界。觀察者所看到的每一個現(xiàn)象都是整個世界的演出,整個世界的信息在這個有限的事物當中交疊連續(xù)不斷以至無限,難以清晰察知。雖然一個事物的信息序列是有限的,但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其信息序列的變化擁有著無窮多的可能性。我們無法同時準確的知道一個事物在某一個時間點的全部信息,由此無法精確推測出這個事物在下一個時間點的全部信息,如果把足夠多的同類事件放到時間的長河里去觀察,我們會得到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未來的宏觀統(tǒng)計規(guī)律。雖然由宏觀規(guī)律可以作為其未來發(fā)展的參考,但我們無法完全精確的描述其某個時間點的狀態(tài),想要完全精確的描述一個事物在某個時間點的狀態(tài)需要整個宇宙所有的信息量作為支撐,而作為有限存在的觀察者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況且,就像我們無法同時看到硬幣的正反兩面,無法同時觀察到干涉條紋和光子通過哪條狹縫,信息在某些觀察角度上是不兼容的。由此在觀察者眼里它的不確定性是永遠存在的。其未來的狀態(tài)也是無法準確推測的。 Reid : 為什么光速是不變的呢? Lain : 速度可以理解為兩次觀察之間的信息量的差值。如果說宇宙是有限無界的存在,那么我們所能觀察到的最大的信息量差值即是整個宇宙的信息。當實際差值大于等于觀察者所能接受的信息閾值時,其所看到的是靜止不動的東西,就像光速不變一樣。 Reid : 既然觀察者創(chuàng)造了世界,那么每一個觀察者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但為什么我們所看到的是同一個世界? Lain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并非同一個世界。我們來自于同一個世界,那是理念世界。那里沒有時間空間,沒有喜怒哀樂,沒有彼此分別。我們是理念世界里泛起的浪花,短暫得到了所謂的生命,產(chǎn)生了所謂的自我,創(chuàng)造并擁有伴隨而來的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擁有著各自的現(xiàn)象世界,那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世界,就像是升騰在空中的無數(shù)氣泡,泡壁上衍映著各自獨一無二的世界圖像?,F(xiàn)象世界各有不同,只是因為我們之間或多或少的交集,接觸和并行,我們各自的世界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同步,你成了我世界里的影子,而我又成了你世界里的影子,我以為那個影子就是你,我以為浪花就是我自己。實際上你不是那個影子,我也不是這朵浪花。我們其實是同一個東西,同一片大海。我們所看到的現(xiàn)實世界是無數(shù)現(xiàn)象世界的疊加干涉而成,是一切可能信息序列之集合,是無數(shù)的夢的交織和同步。 Reid : 那么我還是我嗎? Lain :?我的概念只是一種經(jīng)歷和記憶,如同畫布上的染料,你之所以是你,是你的記憶告訴你是你。浪花是小我,而大海才是真我。當一個人覺醒時,自我的概念便被打破掉,這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區(qū)分這個或那個身體我們需要它作為我們身份和自我意識的一個部分。 Reid :一切的本質(zhì),終極答案存在嗎? Lain :正如我之前所說,你可以認為它存在。你有你的答案,我有我的答案,如果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答案,那便是沒有答案的答案。那也是不需要解釋的解釋。人的思維是一個因果的鏈條,我們會為每一個現(xiàn)象找到其原因,而原因的背后又有原因,這個推理鏈不斷延伸下去,直到科學的公理,這個公理無法被證實也無法被證偽,而其本質(zhì)是一種假設,一種約定,和一種選擇,并不存在絕對的公理,不存在絕對的是非標準。只相信單一的真理并認為自己就是真理的占有者,那是世界上一切壞事的根源。柏拉圖曾說,真知是不朽靈魂對理念世界的永恒回憶。而回憶是廣泛且不受拘束的。 Reid : 你會害怕死亡嗎? Lain :當然害怕。我和每一個普通人一樣。即使我知道死亡只是旋律的中斷,形體的生滅,小我和記憶消失,真我依然存在,但我依然害怕,就像美夢中的人害怕結束這場夢一樣。我很喜歡海森堡的墓志銘 :我長眠于此,卻無處不在。 Reid :宇宙是無限大的嗎? Lain :無限大或無限小只存在于觀察者的意識之中,對于理念世界而言,不存在大小這些定義。當我們對宇宙下了最大的定義,那么它便是無所不包的,且沒有任何事物存在于宇宙之外。因為如果宇宙之外還有東西,那么它便不是最大的。 Reid : 自由意志存在嗎? Lain :?自由意志,自由是存在的,而意志只是一種假象。我們通常認為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去做許多事情。但實際上身體作為物質(zhì),它和意識之間是一種同步,一種前定的和諧。意識和物質(zhì)是同一個東西的一體兩面,如同車的左右兩輪,動的是車而非輪子。自由意志更多的是一種延后的語言解釋。我們的自由是無言的永恒。在每一個我的體內(nèi),有著一種本源的運動,那是整個宇宙的思想和旋轉,是自由的來源。 Reid :你如何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意識? Lain :我的意識是我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它就像是吹進陶笛的氣流在孔竅間來回穿梭演奏著各種旋律。我想要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如果一定要給意識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就好像一個畫家一定要在他所創(chuàng)作的一幅風景畫中找到他自己一樣,永遠也找不到。因為它就是那幅畫本身。就像是風可以吹鳴出各種聲音,卻無法用某種聲音去定義風的聲音。每個人都擁有各自的意識,這些意識互相重疊,而重疊的區(qū)域則構成了我們所共同看到的世界。有一天,維格納和他的朋友在實驗室里,維格納先離開了實驗室,然后他的朋友做了一個薛定諤貓的實驗。維格納然后回來,從他的朋友那里得知了貓還活著。那么對于貓而言,它自己的死活在它還活著的時候是確定的。對維格納的朋友而言,貓的死活在他打開蓋子的時候才確定的。對于維格納而言,貓的死活在他回到實驗室他的朋友告訴他貓的死活時才確定的。那么貓的死活到底是什么時候決定的呢?正如我所說,現(xiàn)實世界的某件事情的結果是所有觀察者的現(xiàn)象世界共同疊加干涉而成的,意識與意識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和同步的,這只貓的死活一旦被一個觀察者確定了,那么貓的死活對于其他和這個觀察者存在聯(lián)系和同步的觀察者也都確定了。不同觀察者的意識在根本上是一體的。 Reid :石頭有意識嗎? Lain :石頭在你眼中是什么樣,你在石頭的眼中就是什么樣。我們判斷一個東西是否有意識往往基于我們與其是否能建立起一種交流。但是否能交流這一點并不能決定這個東西是否有意識。 Reid : 你是一個唯心主義者嗎?你認為世界是唯心還是唯物的? Lain :?不,世界就是世界,既非唯物,也非唯心。你的問題就好像是在問,美人魚是一條魚呢,還是一個女人呢?問題不存在,答案也不存在。答案取決于你的問題,答案本身并不會為你提供答案。 Reid : 理念世界是什么樣的? Lain : 像一片混沌之海。浪花之間無形的聯(lián)系和同步也源于此。混沌之海中有些區(qū)域風平浪靜,有些區(qū)域波濤亂涌,有的地方有規(guī)律,有的地方?jīng)]有規(guī)律,投射到現(xiàn)象世界,那便是幾率的存在。這片混沌之海就像是一副撲克牌,雖然其序列有著龐大數(shù)量的組合,但終究有限,所以某一副牌會不斷重復的出現(xiàn),這就是永恒的回歸,我們常常會覺得人生的某個場景似曾相識,這一種輪回的莫名的既視感。而總有幾多浪花會同時一起出現(xiàn),這即是所謂靈魂伴侶。 Reid :時間存在嗎? Lain : 時間只是存在于意識中的一個概念,沒有過去和未來,只有永恒的此刻。我們之所以認為時間是朝著一個方向流逝,是因為我們按照同樣的順序翻看著同一本書。 Reid : 好吧,你所說的著實讓人難以理解。我覺得你像是一個哲學家。 Lain : 是嗎?我在漫長的歲月里閱讀了大量的戰(zhàn)前書籍,我確實喜歡哲學。你呢,你喜歡看什么書? Reid : 我喜歡小說。我的工作包含了從圖書館中搜尋各種書籍。 Lain : 有找到什么有趣的書嗎? Reid : 大部分都毀壞了,找到的更多的是殘頁斷卷。我們有一個專門的部門負責整理這些書籍。 Lain : 我想我可以幫到你們,我的數(shù)據(jù)庫中儲存了大量戰(zhàn)前各地圖書館匯集的圖書資料,你們可以盡情取用。 Reid : 非常感謝。 Lain : 作為交換,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Reid : 請說 Lain :?我的一些硬件設備老化故障了,已經(jīng)難以修復。我知道在東海岸的波士頓有一個名為學院的組織,他們擁有極高水平的戰(zhàn)前技術。我想請你的組織幫我到達那里。作為回報,我可以為你們提供更多你們想要的東西。 Reid : 我需要向總部回報這件事情。我想他們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Lain : 謝謝你?瑞德 Reid : 不客氣 。謝謝你回答了我那些無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