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奇人周興和》書連載之九 小荷初露尖尖角
?
1983年初春,周興和野心勃勃來到三元公社。
他向公社領導提出,要組建“三臺縣東風建筑工程隊”。
“什么,你要組建建筑工程隊?”新來的公社領導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接過周興和辦企業(yè)的申請書看了又看,疑惑地望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是呀。”周興和回答他,“你看報上成天都在講,沿海地區(qū)都在大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這該是政府支持鼓勵的事呀!”
“支持鼓勵是回事,目前,我們公社還沒有人開過這個先例呀!”公社領導放下申請書,接著說道,“你知道要辦一個建筑工程隊,需要具備哪些資質,通過多少部門批準么?”
“這我知道,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工程技術人員、資金來源、股份確定、公司章程等?!敝芘d和答道,“辦營業(yè)執(zhí)照需要建委、工商、稅務、安全等12個部門蓋章。”
“你既然知道這些,那你具備了哪些資質,又怎么去辦這工商執(zhí)照呢?”
“這些都不要領導操心,由我自己去辦就是了。我只要以公社的名義去申辦,到時你們就只管按規(guī)定收管理費就是了。”
“這……”公社領導依然疑惑地望著周興和,他思忖了一下,半天才猶豫著說道,“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這個事政府倒是大力提倡的。但……這樣,你可以先試試。你如果能把執(zhí)照辦下來,我們再研究這工程隊是否掛靠在公社吧。”
得到公社領導首肯,周興和就開始風風火火地運作起來。
這一年,他還不到30歲。
自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周興和也和當地農民一樣,分得了承包的土地——說來也日怪,中山村這個地方,人還是那些人,土地還是那些土地,可包產到戶后,當年全隊的糧食增產就近兩倍!而且,農民種地也并沒有像先前那樣,每天起早貪黑在坡上勞作,反而有了空閑時間。周興和家里和其他人家一樣,也逐漸開始吃上了飽飯。過去人吃的紅苕藤和牛皮菜,逐漸都讓給豬吃了,到后來,連豬食里也能添幾把苞谷面了!
由此可見,人間的饑餓固然有天災的原因,但更有人為的禍害呀!
求得了溫飽,周興和便在農閑時間,開始正大光明地在三臺、鹽亭、綿陽等地做藥材、香煙、生豬等小生意了。幾年下來,讓他松了口氣的是,他不僅還清了生產隊的欠款,還有了一點積蓄。他手里有了一點小錢后,便買來自行車、租來拖拉機開始販賣樹苗、木材、水泥、磚瓦等生意來。
或許周興和原本就是做生意的料。發(fā)展到后來,他已不再滿足于在本地小打小鬧,他的眼界已經逐漸擴大到成都、重慶、西安、蘭州、西寧等大中城市,他的觸角已經伸到了修房建屋、承攬工程的領域了。
由于受沿海大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啟示,他敏銳地意識到,要想把事業(yè)做大,就必須先有自己的企業(yè)。周興和考慮了一段時間,做了一些準備后,率先在當地提出辦建筑工程隊的申請來。
從公社出來,周興和就開始馬不停蹄地跑工商、稅務等部門,辦起營業(yè)執(zhí)照來——這個過程很復雜很曲折,恕不贅述了。
拿著蓋滿12個大紅印章的營業(yè)執(zhí)照,周興和把它放在了公社領導面前,這著實讓公社領導吃了一驚,對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伙子少不得多看了兩眼。
“真還看不出,中山大隊那個周興和還有些板眼,這么復雜的事,連我們辦起來也困難,竟然叫他給辦成了!”公社領導問旁邊的人,“聽說他家原來就是種莊稼賣草藥的,不應該有什么社會背景吧?”
周興和要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啦!這個消息一夜之間就傳遍了三元鄉(xiāng)——丟下鋤頭當工人,是這個貧困山區(qū)農民們幾代人夢寐以求的事?。?/p>
但,年紀輕輕、無權無錢的周興和,他有本事把這個企業(yè)辦好么?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面對周興和,有人恭維,有人懷疑,有人觀望,自然也有人妒忌。
是的,申辦了執(zhí)照只是企業(yè)開辦的第一步,周興和眼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他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村建筑隊,所有的成員都是泥腿子,如何攬來工程呢?
2021年9月5日《廉政內參》第4期的第38頁“人民心聲”欄目刊登標題“我國建筑和建材領域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其中第三節(jié)(第42頁)小標題“愿星河新型材料的偉大發(fā)明得到國家大力推廣,造福人類”的第七行摘要:“在當今中國,利用自己研發(fā)的高新科技成果走向世界的有兩個人和兩個項目:一個是袁隆平先生和他的雜交水稻,正在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一個是周興和先生和他的秸稈建材,正在解決人們的住房問題”。合乎科技興國的偉大戰(zhàn)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