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背叛,舉止明顯”:總有這些心思的人,多半不忠

在這個世上,最讓人感覺到心寒的,莫過于身邊人的背叛。
外人產生背叛的心理,我們不會想太多,認為這是很正常的情況。而身邊人產生背叛的心理,我們會認為極度不正常,同時感慨人性本惡,人心難測。
身邊人,為什么也會跟外人一般,選擇背叛我們呢?原因很簡單,外人和身邊人,他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存在人性的弱點。如此,背叛就不可避免了。
以往,你跟兄弟姐妹的感情特別好。今天,兄弟姐妹會為了錢財名利而翻臉不認人,那你又能有什么辦法呢?你改變不了他人的想法,他人也改變不了你的內心。
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唯一能夠做到的,便是帶眼識人。知道誰專一,誰不專一,以此制定好與人交往的策略。
家人背叛,舉止明顯。有這些心思的人,一般都不忠誠。

一、看到你生病,就想拋棄你的親人。
民間有句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p>
人生病了,哪怕是大孝子,也無法時時刻刻來照顧父母。還有些不怎么孝順的人,一看到父母身體不好了,就產生了嫌棄父母,進而拋棄父母的想法。
四五十歲的時候,我們覺得這些事不會發(fā)生在自己的身上,對自己的孩子也充滿了信任感。等到了六十歲的時候,我們才發(fā)現,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罷了。
健康的時候,孩子當然會孝順父母,身邊人也不見得有什么不好的態(tài)度。可是,又有誰能保證自己健康一輩子呢?
人老了,身體的機能在退化,人體肯定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疾病。這個時候,才是看清人心,看透人性的最好時刻。
在這個年頭,能不被親人拋棄,或許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二、有錢便攀附你,沒錢便遠離你的親戚。
《增廣賢文》有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你貧窮了,哪怕你就住在親戚的隔壁,也不見得親戚會跟你往來。反之,你有錢了,哪怕你住在深山老林,親戚也會找到你。
人性,真的就如此現實嗎?只能說,每個人都是“唯利是圖”的生物。他們只看重所謂的權勢、地位和錢財,而不看重所謂的感情。
戰(zhàn)國時期的蘇秦,早年毫無地位,落魄不堪,被身邊的親人看不起,就連父母和大嫂,也不給他飯吃,把他趕了出門。
多年后,蘇秦名動天下,配六國相印。有一次他回到老家,只發(fā)現自己的親人都跪著歡迎他。這,讓蘇秦感慨萬分,怎么就如此差別對待呢?
說句不好聽的話,在這渾濁的江湖當中,差別對待是常態(tài),而不差別對待則是非常態(tài)。所以說,對于唯利是圖的親戚,不要有太多的期望。否則,只會給你帶來失望。

三、兩面三刀,見不得人好的親人。
孩子考上了985大學,老陳就跟身邊的親戚說了這件事。親戚們也奉承老陳,跟他說他的孩子前途遠大,未來絕對青云直上,成就不凡。
過了半個月,老陳在親戚圈中聽到,有人在詆毀他的孩子,不是說他的孩子是書呆子,就是說他的孩子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一個死讀書的人,還不如中專生。
聽了這些話,老陳愈發(fā)覺得不是滋味。我的孩子考上了985大學,又跟你們沒有關系,為什么你們非要詆毀我的孩子呢?
這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我跟你的孩子都考上了985大學,那你我之間也不用相互妒忌。反之,你的孩子考上了,而我的孩子沒考上,那我自然就會嫉妒你。
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見不得人好”。你越是過得好,別人越是希望你倒霉,踩你幾腳,不想你一直好下去。
如果有一天,我們遇到這些“見不得人好”的親人,最好敬而遠之,切勿說太多。

四、見風使舵,總愛搞事的身邊人。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墻頭草,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
有一部分人的性格,就跟墻頭草一樣。誰強大了,誰占據優(yōu)勢了,他們就依附誰。而誰倒霉了,落魄了,他們就遠離誰。
反正,他們并沒有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則,也沒有做人的底線。在他們看來,親人也好,外人也罷,都沒有錢財和名利重要。
對于這些人,哪怕你再怎么付出,也還是一無所得,被人辜負。所謂“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就是這個道理。
人,為什么會有“墻頭草”的舉動呢?因為人類永遠都是“趨利避害”的生物。這,就注定了他們會選擇強者,而拋棄弱者。
說句不好聽的話,你當下所擁有的親情,也許并不是因為你這個人,而是因為你的房子、資產和地位。一切選擇,并非源自于純粹的感情,而是物質。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