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今天是清明節(jié)放假,天氣很好,新冠肺炎基本控制,我們準備去外面釣魚,放松放松心情。
看到清澈見底的池塘,我覺得這個地方好干凈啊,魚兒一定會喜歡干凈的池塘。我先拿出魚竿,用魚竿把魚線拋得遠遠的,接著我手拿魚竿,坐在地上,挺直腰,開始無聊地等待。一分鐘、兩分鐘……過了30分鐘,我坐得屁股發(fā)麻,手抓魚竿抓得又酸又痛,但是我還是沒釣到一條魚。痛苦的我咬咬牙還是決定繼續(xù)等待,“功夫不怕有心人”,我想我一定能釣到大魚。等啊等啊,等啊等,我腰酸背痛,渾身難受,還是一無所獲,我真想放棄啊。等待的過程中,我開始反思為什么釣不到魚。是不是因為我選的魚塘的水太干凈了,魚可以從湖底把我的舉動看得一清二楚,認為這是一個陷阱?還是因為魚兒都吃飽了,吃不下了?還是因為魚塘的魚被釣光了,魚塘里根本就沒有魚?還是因為魚塘里的魚在冬眠?
也許魚喜歡有水草的地方,水草可以為他們遮太陽,水草可以給他們提供食物。于是我換了一個魚塘,那里幾乎都是水草,這樣當魚鉤穿過水草,魚只能看見里面的誘餌,而無法看見釣魚的人,這樣魚就不會因為看見我而逃跑了。我又開始等了……突然魚標動了一下,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沒有立刻拉魚竿,而是過了一會兒,再拉魚竿,果然魚被我釣了上來。
看來釣魚這么簡單的事情也包含著大道理啊,一味的無聊的等待往往會一事無成,等待的過程中需要動腦筋,不斷反思,從中吸取教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