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偽裝成零食的「強致癌物」,為何大街小巷都在賣?
大家好,我是小末。
最近,檳榔上了好幾次熱搜。
先是廣州戶外全面叫停了檳榔廣告。
這一波操作引來了網友們的一致喝彩。
再然后,綜藝節(jié)目《街舞4》也因為和口味王檳榔合作沖上熱搜。
引來了網友的一致討伐。
緊接著,又有多名中國公民在乘坐不同航班入境土耳其的時候,因為攜帶檳榔被捕上了熱搜。
官方出面解釋:
檳榔已經被土耳其定性為毒品,它本身所含的檳榔堿具有致幻性,不被允許帶入境內。
除了土耳其,澳大利亞也將檳榔堿列為第四級毒品、處方箋用藥,同時禁止運輸檳榔進入澳大利亞。
廈門作為我國唯一全面禁止檳榔的城市,操作更6。
他們在1996年就頒布了禁止生產、食用和銷售檳榔的規(guī)定。
如果違規(guī),將會被處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
但是,這也沒能阻止檳榔出現在大眾視野。
它還是如野草一般,一次次死灰復燃。
在醫(yī)學界,檳榔的害處是公認的。
201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
2017年,原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公布的致癌物清單里,也有將檳榔果列為一級致癌物。
一級致癌物是什么概念呢?
具有重金屬毒性的鉛,也只是二級致癌物!
經過專家研究,檳榔里的化學物質經過咀嚼后,會形成亞硝基,是明確致癌的化合物。
再加上,檳榔中所含的生物堿像尼古丁一樣容易讓人上癮,難以自拔。
吃檳榔的人常說,“檳榔加煙,法力無邊;檳榔配酒,永垂不朽”。
他們只顧著吹噓,卻忽視了檳榔的危害。
經常食用檳榔不僅影響我們的口腔健康,還會損傷我們的食道和胃,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病變甚至是癌變。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口腔癌。
作為中國最大的檳榔食用省份湖南,其口腔癌患病率甚至超出全國平均20倍。
口腔癌有多可怕呢?
曾經就有位名為劉X果的男子,因為長期食用檳榔,導致左臉下頜、左牙床和淋巴相繼被切除,大部分左臉被“割掉”。
他的臉萎縮得很嚴重,再加上術后造成的左眼神經壓迫,如今患者已經是徹底失明。
即便如此,他還是沒能戰(zhàn)勝病魔。
2013年7月,劉桑果的癌細胞已轉移至肺部和大腦,只能躺在床上度日。
還有一名61歲的公安干警,因為全舌癌入院。
他的舌頭在手術中切除了一大部分,暫時無法說話,交流只能靠寫字板。
他嚼檳榔5年多,一天嚼3包左右,壓力越大越是愛吃檳榔提神,卻沒想不過因此得癌。
手術后的他連正常吐痰都做不到。
只能是先把痰咳出來,再低下頭、張開嘴,等著痰從嘴巴里流出來。
記者臨走前,他在寫字板上寫道:
“但愿大家都不吃檳榔?!?/strong>
那么,檳榔既然那么多危害,怎么卻一直沒消停?
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 —
它本身的“提神”功效,利于宣傳,也容易讓人上癮。
檳榔其實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曾記載:“檳榔治瀉痢后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
而且,檳榔中的生物堿可以讓我們釋放腎上腺素,起到“提神醒腦”的效果。
但是,重點就在于,這樣的效果容易讓人們形成依賴,還很容易上癮。
上癮后帶來的危害不可小覷。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是:
檳榔背后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年產值。
中國熱帶農業(yè)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曾發(fā)布研究稱:
全世界每年有5%(3.5億~4億)的人吃檳榔。
截止目前,全國的檳榔產業(yè)年產值也達到了400億元。
在2018年的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湖南口味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陳義就曾提到:
目前檳榔產業(yè)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未來這個行業(yè)至少可以達到千億元級的市場容量。
就拿此次和《街舞4》合作的口味王檳榔來說。
拿下檳榔7成市場份額的口味王,是業(yè)界翹楚一般的存在,雖然起步不早,但發(fā)展卻快得嚇人。
到2021年,口味王的產值預計將達到30億元。
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檳榔的危害都被他們拋之腦后。
在各種綜藝節(jié)目電視劇中,也時不時出現檳榔的身影。
隨處可見的會員廣告。
影視中的臨門一腳。
生活小店的日常廣告。
甚至是春節(jié)聯歡晚會也曾出現過它的身影。
為了售賣檳榔,還有一些廠商給檳榔做了各種各樣的包裝。
什么“薄荷檳榔”“咖啡檳榔”“爆珠檳榔”等各種噱頭層出不窮。
打著“養(yǎng)生”的名號干著不地道的事兒,也不怕良心不安。
但就一句話:
我們甭管檳榔里是加了薄荷咖啡還是什么東西,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
致癌物依舊存在,上癮風險皆無法避免。
啥也不是,封禁為宜。
土耳其都這么做了,我們能不能跟上呢?
只希望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大家能更加清楚檳榔的危害。
在大家的呼吁下,可以引起相關政府部門的重視。
最后,給大家來段順口溜:
檳榔配煙,四腳朝天。檳榔配酒,永垂不朽。加煙加酒,閻王招手。
小命要緊,溜了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