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日評游戲——最后生還者Part II

2020-12-16 19:08 作者:皮皮關做游戲  | 我要投稿

前言

趁本作拿獎這事兒還熱乎著,把這個坑填了。內(nèi)容很多,翻譯+修改+整理+配圖配視頻費了不少功夫。大家慢慢看。

由于原文是十一區(qū)網(wǎng)友整理撰寫,因此我們能在文中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款話題作品、同時也是爭議作品。大家在看的時候,可以將咱們之前寫的評測對照著看,能一窺不同地域的玩家關心的點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058205/answer/1298663115


本文由皮皮關翻譯整理,原文鏈接:https://w.atwiki.jp/gcmatome/pages/8070.html


另外要說明的是,由于原文本身也處在爭議中、可能還會繼續(xù)修改,加上在整理本文的過程中我們修改了一些地方,因此本文的內(nèi)容跟原文不會完全一致,請注意。



概要

頑皮狗于2013年推出的《最后生還者》獲得了世界范圍內(nèi)的超高評價。本作則為其正統(tǒng)續(xù)作,至此《最后生還者》已自成一個系列。

本作以前作5年后的美國西雅圖為故事舞臺,描述了前作主角、在本作已滿19歲的艾莉的復仇之旅。

由于前作的高評價,在發(fā)售之前無數(shù)玩家都對本作懷抱前所未有的期待。

而另一方面,沉重、悲壯感滿滿的主題“復仇”;反復的發(fā)售延期;以及“是否能超越前作”的懸念——一切的一切也讓不少人對本作的發(fā)售持有畏懼心理。

集不安和期待于一身的本作,就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與世人見面了。之后,它引發(fā)的爭議在游戲史上留下了專門的一頁


故事

前作5年后,艾莉與喬爾在懷俄明州的杰克遜住了下來。
由幸存者們建立的社區(qū)順利地發(fā)展了起來,安寧與和平的生活似乎已經(jīng)回歸。
當然,各種各樣的危險仍然存在——來自感染者以及其他幸存者。
突如其來的某件事粉碎了和平。艾莉的無情復仇之旅再次啟程。
這是為了結束一切而做出的決斷。
一個人,又一個人。對目標窮追不舍的艾莉所看到的,
是因自身的行為而產(chǎn)生的、讓身心都會感到戰(zhàn)栗的凄慘的連鎖反應。

——引用自游戲官網(wǎng)

主要的變更點以及特征

基本系統(tǒng)可參考前作的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31572754

雙主人公制

本作的玩家可操控角色包含前作女主角艾莉以及本作初登場的埃比。隨流程推進玩家的視點會在這兩個角色之間切換。

游戲的劇情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序章“杰克遜篇”、分別以艾莉和埃比的視點描寫3天之間的故事的“西雅圖篇”,以及尾聲“圣塔芭芭拉篇”。

艾莉與埃比各自強化的重點不同,艾莉容易習得潛行系的技能,而埃比則更傾向于戰(zhàn)斗相關的技能。

從gameplay的角度來說,技能差異化是很良好的一種設計

此“雙主人公制”為本作的象征系統(tǒng),也可以說是引起后述爭議的最大元兇。

收集要素方面,艾莉篇主要是集換式卡片,埃比篇則主要是硬幣。


章節(jié)選擇

在本作中可以隨意選擇章節(jié)來進行游玩。各章節(jié)中角色和道具的狀態(tài)以該存檔到達該章節(jié)時的狀態(tài)為準。

通關后會追加BATTLE項目,可以隨時單獨游玩各章節(jié)中的戰(zhàn)斗環(huán)節(jié)。這種情況下角色和道具狀態(tài)則為戰(zhàn)斗專用的配置。

難度

除了可以在very easy到survivor之間的五種難度中任意挑選之外,還可以選擇custom難度。

正如其名,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定制難度,形如“敵人的強度hard水準很合適,但資源量感覺要easy的水準才好”這種精細化的需求也能得到滿足。

通關后,各個難度旁邊會增加“+”標志,變成所謂的周回專用難度。道具技能之類的可以繼承,但敵方也會得到強化。多周目也不能放松警惕。

感染者

跑者、潛行者、循聲者和巨無霸,前作中便已經(jīng)存在的4種感染者在本作中繼續(xù)登場。

巨無霸在本作中初登場時的橋段是很駭人的,同時也有幾分致敬《生化危機》的味道

這當中尤其是潛行者的行動規(guī)律得到了大幅強化。在本作中,一般情況下,它們會躲在遮蔽物背后與玩家保持距離,瞅準玩家的空隙(多是與其他感染者戰(zhàn)斗的途中)跑來打了就跑,即所謂的hit & away戰(zhàn)術。另外由于潛伏期間幾乎沒有動靜,用聆聽模式也不容易察覺其所在位置。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玩家試圖繞到其背后暗殺,但卻被其發(fā)現(xiàn)并跑掉”的情況。

尤其是那些從墻上剝落的潛行者,能給到玩家身心雙重打擊

在前作中潛行者與跑者之間的區(qū)別真的很小。然而在本作中卻由于上述種種變化,一躍成為極其討厭的敵人。

除此之外,本作中還追加了新的感染者:跛行者和老鼠王。

跛行者上半身被厚厚的膿皰所覆蓋。基本性質(zhì)和循聲者很接近,但不能被一擊暗殺,且靠近玩家后會釋放酸性氣體進行攻擊。死掉時更是必釋放出大量氣體,需要多加注意。

老鼠王則是限定在某個章節(jié)中出現(xiàn)的boss。由于其特殊的誕生背景,外形的丑陋程度凌駕于其他所有感染者之上。

生存者

本作中,生存者側新增了WLF(華盛頓解放戰(zhàn)線)、賽拉菲特和響尾蛇勢力。

WLF主要是艾莉篇的敵對勢力。該勢力過去曾擁有可殲滅舊美軍的實力,組織的訓練有素程度可以說達到了軍隊水準。流程中WLF還會攜帶軍用犬登場。軍用犬可以感知到新增的“氣味”要素,即使玩家躲在遮蔽處也會被循跡發(fā)現(xiàn)。要想成功逃脫追蹤,要么移動到很遠的區(qū)域,要么用投擲物吸引其注意。

氣味系統(tǒng)也是在游戲開發(fā)前期就公開過的要素

賽拉菲特主要是埃比篇的敵對邪教勢力。由于臉上有傷痕被稱作“疤臉幫”。相比WLF,他們的裝備比較原始,但他們通過地圖上散布的記號以及口哨等來進行溝通的獨特特征,會讓玩家感到一種奇異的、未知的恐怖感。

賽拉菲特勢力中存在一些裝備弓箭的兵士。玩家被弓箭射中后,在手動將箭拔出來之前會持續(xù)受到傷害。部分地圖中還會出現(xiàn)持有錘子等武器的巨漢類兵士。不光耐久高,用通常的方法還不易進行暗殺。

響尾蛇則是僅在“圣塔芭芭拉篇”中出現(xiàn)的勢力。他們會將其他生存者抓起來作為俘虜虐待,性質(zhì)與前作中的hunter比較接近。響尾蛇勢力中很多人會穿著防彈衣、佩戴防彈頭盔,另外部分兵士也會攜帶軍用犬。

回避

按L1鍵可發(fā)動回避行動。

根據(jù)敵人的動作恰到好處地按鍵,可以無傷躲開攻擊?;乇芎罂梢援攬鲞M行反擊。

隨著此系統(tǒng)的引入,近戰(zhàn)不再是單純的連續(xù)按鍵,攻防穿插的策略變得異常重要。游戲中也相應引入了復數(shù)場一對一的單挑對決劇情戰(zhàn)。

這套系統(tǒng)在同門的《神秘海域》系列中也存在,不過在本作中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要害攻擊

一言蔽之就是終結攻擊。用投擲物、槍擊等打出硬直后可以主動發(fā)起要害攻擊。

匍匐行動

長按圓圈鍵可切換為匍匐姿勢。此姿勢下不光可以鉆進狹窄的洞,在長得比較短的草叢中也能獲得隱蔽效果。

優(yōu)點

第8世代主機的最高峰畫面效果

前作remaster版的整體效果就已經(jīng)相當不錯。到底是頑皮狗,本作的畫面質(zhì)量相比前作再次有了大幅上升。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制作得異常細膩。房屋中隨意放置著的杯子、洗到一半的衣服等等,各種細節(jié)中都能感受到講究。

以"the last of us part ii landscape"為關鍵詞搜索,能搜出來大量高品質(zhì)截圖

尤其控制艾莉時的西雅圖廢墟街道,是在詳細調(diào)研了植被分布和植物、建筑物的基礎之上再進行設計的,整體表現(xiàn)效果令人驚嘆。

面部表情、眼珠的充血效果以及皮膚淤血等等,與血液循環(huán)相關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也完全沒有妥協(xié)。

角色動作制作得也異常精細。要害攻擊的花樣繁多,無論哪個模式都會讓人感到非常痛快。除開單純的最后一擊,游戲還準備了形如“奪取敵人的武器后攻擊”這種不常見的模式。

視頻網(wǎng)站上有不少終結技集錦,觀看的次數(shù)也很多

3DCG領域實現(xiàn)比較困難的“脫衣服”動作,在本作中也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得以再現(xiàn)。

對武器進行改造時的動作也相當值得一看。例如,在升級手槍連射速度時,“解除套筒鎖”->“更換擊錘簧”->“用槍油把布潤濕然后磨槍身”->“裝回套筒鎖、裝填彈夾、結束”——這一連串動作都實際得到了再現(xiàn)。當然,更細節(jié)的部分用“被角色遮擋住”的方式簡化了處理,但無論是角色動作還是獨特的音效,都給到了玩家充分的腦補空間。

發(fā)售前就讓人產(chǎn)生興趣的橋段,實際的演出效果也的確拔群

游戲中能操作的電線、繩子,在各大媒體都引起了話題。手持繩子時的“把繩子收回來”、被地形阻擋時的“卷在一起”、拖拽繩子時的“拉直/放松”等等,各個舉動都足以以假亂真。

就這方面而言,前段時間咱們剛好發(fā)了一篇有點相關的文章,感興趣的知友可以一看:

用Unity來實現(xiàn)一下繩子效果——Obi Rope插件介紹


進化的潛行系統(tǒng)

緊張感拔群的潛行,在本作中仍然健在。前作評價不俗的生存&戰(zhàn)斗混合機制,在本作中仍然能讓許多玩家獲得滿足。

下蹲、匍匐時才能發(fā)揮潛行效果的草叢、利用氣味探知到玩家位置的軍用犬、以及新增的消音器等等。相比前作,本作的潛行系統(tǒng)無論在自由度還是危險性方面都得到了強化。

敵人之間的對話也制作得非常仔細。每個敵人的名字都進行了單獨設定,被殺了之后同伴會喊出他的名字。能明顯看出,頑皮狗試圖努力讓敵人不淪為單純的被割草對象。

前作中,感染者、敵對者和主角三方混戰(zhàn)的事態(tài)基本上只在DLC中才有出現(xiàn)。而本作中這種狀況發(fā)生的頻率大幅增加。利用感染者占據(jù)優(yōu)勢、以及反過來被敵對者利用等等,具體會遇到的情形也非常豐富。

典型例子就是跛行者初次登場的戰(zhàn)斗

另外,形如循聲者這樣攜帶即死攻擊的敵人,在前作中一旦被接近基本就等于game over。這容易讓玩家積累焦躁情緒。而本作中隨著回避的導入,生存率得到提高,不合理的感覺也相應降低。

劇情

如后面所述,本作的劇情是爭議的集火點。不過當中仍然存在好評的部分。

劇情途中插入的、描繪喬爾與艾莉空白的5年間的內(nèi)容總體評價較高。艾莉的生日、以及前作最后喬爾撒的謊,由此引發(fā)的兩人之間的爭執(zhí),能讓玩家深刻感受到艾莉復雜的心情。

類似的搞怪、彩蛋性質(zhì)的橋段在回想環(huán)節(jié)中為數(shù)不少

能稱作boss的敵人數(shù)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埃比篇的2個人類boss,其優(yōu)秀的AI以及戰(zhàn)法讓人印象深刻。

在艾莉篇中僅僅被當作普通敵人處理的人,實際上在埃比篇是重要的關鍵人物。這種短篇集(omnibus)形式所獨有的特征也能給人帶來樂趣。

埃比在遇到這位PSV玩家時吐槽了一句電子游戲——這可能也是呼應該玩家最后的悲慘結局

另外,如上所述,通關后追加的BATTLE模式能讓玩家隨時回顧喜愛的特定戰(zhàn)斗環(huán)節(jié)。

樂曲

艾莉、喬爾用吉他演奏的樂曲評價很高,能讓玩家感受到兩者之間深深的牽絆。游戲內(nèi)準備了數(shù)個能自由演奏吉他的橋段。通過輕掃DualShock4手柄的觸摸板,能以實際彈吉他的感覺來演奏。

雖然實現(xiàn)起來很復雜困難,但只要愿意,完整演奏出一首曲子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到目前為止各大視頻網(wǎng)站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許多在本作中演奏樂曲的投稿。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K411u7BP/

(上面視頻中彈奏的是Metallica的Nothing Else Matters)

艾莉給蒂娜彈唱Take On Me(a-ha的名曲)的橋段,實在是讓人心生感動的一幕。

系統(tǒng)方面的充實

為了讓更多的玩家方便游玩,本作配備了60種以上的輔助功能(accessibility)選項。

不光有文本朗讀、HUD界面放大顯示等針對特定障礙人士的輔助措施,還有形如降低敵人AI、匍匐時對敵人完全隱形等影響游戲平衡的選項。

靈活運用這些功能,甚至造就了盲人玩家獨自通關了本作的奇跡:https://automaton-media.com/articles/newsjp/20200630-129139/


探索要素

與前作同樣,本作以由于寄生菌而荒廢的美國為舞臺。玩家需要在崩壞的建筑物以及草木繁茂的場所等地展開探索。

民房、樂器店、藥房等等,能探索的廢墟種類豐富多彩,玩家不易感到乏味。根據(jù)原居民殘留下的備忘錄、海報等遺物,玩家能對這里曾經(jīng)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荒廢前的狀況展開充分想象,浸入游戲的世界觀之中。

另外,游戲中的場景也并不全是廢墟。前作以來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杰克遜集落,以及將體育館改造成居住設施的WLF基地等等,崩壞世界中獨自發(fā)展的人類居住空間也不容錯過,當中人們的一舉一動也作了細膩的設計。

PSV在本作中多次出現(xiàn),這倒是挺合理的。在那樣的末世環(huán)境下,能有這樣一臺娛樂設備是多么寶貴的一件事

艾莉的日記將游戲中的各個場面用圖畫+文字的形式記錄了下來,當中能一窺艾莉的心情,同時也更容易將玩家引入到游戲世界觀中去。


贊否兩論點

劇情,以及角色

以“復仇”為主題的本作,故事整體看來相當陰郁,與以“朝著目的前進”為目標的、公路片風格的前作完全不同。

即使主題比較黑暗,劇情本身的完成度如果很高的話也還好。但本作存在大量會讓玩家產(chǎn)生厭惡感、異化感的展開,這些展開成為了玩家集中表示否定的地方。

而另一方面,本作用高水準畫面造就的故事展開有著語言難以表達的訴求力,這也是事實。在游戲中被震撼、感動的玩家也不在少數(shù)。

種種情況導致本作的評價兩極分化的情況極其嚴重,從發(fā)售之日開始,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整體來講,本作劇情中角色的行動和抉擇不合理的點非常多,從玩家角度看來接受不能、以及感情移入困難的部分也非常明顯。這當中與新主角埃比相關的點尤其多,作為本作最大的贊否兩論點,從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埃比在本作中,作為和艾莉同等地位的主人公登場。而在游戲中由于其所作所為給人帶來的壞印象,導致她的存在是非引發(fā)了諸多爭議。

埃比的首次露面是在PGW 2017公開的視頻中——當然此時玩家對她的身份一無所知,同時也造就了很多猜測

在設定中,埃比的身份是WLF所屬士兵,父親是一名醫(yī)師,在前作尾聲被喬爾所殺。因此她一直在伺機向喬爾復仇。然而玩家了解到上述經(jīng)歷的時間點,是在西雅圖篇的中盤。

玩家從杰克遜篇的序盤開始就會操控埃比,此時玩家?guī)缀鯖]獲取到任何與埃比相關的信息(除開“這個女人有什么不得不在杰克遜做的事”以外)。玩家在完全不了解埃比的情況下,唐突地被賦予了操作權并推進游戲。

操作一段時間后,埃比被感染者群體襲擊。正在危急時刻喬爾兩人伸出了援手。

而最終,埃比將喬爾兩人誘導至自己同伴所在地,并對其嚴刑拷打——最終將其殺害。如前所述,埃比的這些兇殘舉動源自復仇心,但此時玩家完全不知道這些。

意外發(fā)生時的玩家反應大合集

除開“前作主人公在本作序盤就突然領便當”這種令人震驚的展開之外,玩家還直接體會到:“在啥都不知道的情況下,由于(自己的親手操作)讓埃比成功從感染者手中逃脫,結果直接導致了喬爾的死”。這種極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會導致玩家產(chǎn)生自責感,同時也會讓玩家對埃比的仇恨感急劇升高。

上述事件是本作主線的發(fā)端,艾莉決心向殺害了喬爾的埃比復仇,西雅圖篇的故事由此開始。

這個鏡頭在預告PV中就存在——當然玩家那會兒絕對猜不到這盒子里裝的是啥

很多玩家都是代入到艾莉視角、與艾莉同一步調(diào)向前推進。然而等在前面的還有埃比的西雅圖篇。玩家為了推進游戲,不得不再次操縱埃比,在戰(zhàn)斗中作出一次又一次能讓她生存下來的決策。這對于痛恨埃比的人來說是不能忍受的。很多玩家在整個推進游戲的過程中都抱著一種非常不快的心情。

在埃比篇的尾聲,是艾莉與埃比的對峙,一了因緣的決斗。然而此時玩家操縱的是埃比。本來是為了干掉埃比而推進游戲的玩家,在此時又被強制要求操縱埃比、對艾莉痛下狠手。對很多前作粉絲來說,痛恨之情又被進一步加深了。

面部扭曲的兩人

除開上述內(nèi)容之外,有關角色還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如前所述,埃比對救了自己的喬爾毫不留情殘忍殺害。而另一方面,對同樣救了自己的雅拉和勒弗則多次伸出援手。同是救命恩人,待遇差別太極端了。

不過,本作雖然有很多讓玩家厭惡的要素,不過體驗完埃比篇劇情之后覺得“同情埃比”的玩家也不少。埃比對喬爾的復仇之心,歸根到底還是源自喬爾本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完全的因果報應。先不說復仇本身的是非,埃比的思考方式絕對沒有異于常人,這一點值得留意。

埃比篇的看點其實不少。與賽拉菲特之間的勢力紛爭,與雅拉勒弗姐妹之間的共斗、結成信賴關系,在原爆點的激斗,Haven島壯絕的脫出行等等,各種震撼人心的展開。埃比篇的構成本身是很有意思的。

這一段情節(jié)的廝殺氛圍營造非常出色

從整體來看,埃比篇的故事和前作中喬爾的旅程軌跡的相似點很多,某種意義上說算是一種前作致敬。然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玩家表示“把這樣的角色弄來致敬前作主人公,簡直是惡趣味”。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她給到很多玩家的第一印象有多差。

就埃比這個角色而言,由于其雙重標準的主張以及自己本位的行動,總體來講可以說是(在負面的角度看來)人間氣息濃厚的角色。對這樣的角色是喜愛還是厭惡,確實要視具體玩家而異。

另外理所當然地,最終結局的描寫也掀起了巨大的爭議。

在圣塔芭芭拉篇的最后,艾莉找到了埃比,最終決戰(zhàn)也就此拉開序幕。

在前次決斗時由于勒弗的勸阻,埃比已經(jīng)戰(zhàn)意喪失。而這次,艾莉用勒弗作為人質(zhì)強行要求埃比再戰(zhàn)。如果只看這一段情節(jié)的話,埃比就是故事主人公,而艾莉則是反派。

死斗的結果,艾莉把埃比逼到了絕境。然而在最后的最后艾莉還是沒有下手?!敖o以復仇為主題的游戲配上這樣的結局,是不是有點不太契合?”形如這樣的意見層出不窮。

最后的死斗環(huán)節(jié)總感覺埃比瘦了一大圈。是餓了很久的緣故么?

那么,本作是不是想要告訴玩家形如“復仇是不對的、不應該復仇”這樣的教訓?感覺也不太對。在找到埃比之前艾莉已經(jīng)殺了太多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能算將復仇的連鎖斬斷了。說是回避復仇已然太遲。

事實上正如后面所述,(與埃比形成對照)艾莉無視同伴勸阻再次踏上復仇之旅,是區(qū)分艾莉與埃比命運的結果。

有關“兩位主人公最后所剩下的東西”也是批判集中的地方。

如前所述,艾莉在游戲序章時就失去了喬爾,復仇之旅也沒能走到終點。

很多玩家都以為游戲到這里就已經(jīng)結束了

在西雅圖之旅結束、艾莉最終的復仇之旅再啟之后,同居的蒂娜也不知所終、等待艾莉歸來的人一個都沒有了。

最后再補一刀,艾莉在與埃比的最終決斗中失去了左手手指的一部分,喬爾生前教的吉他也不再能順利彈奏了。真可謂是徹頭徹尾地失去了一切。

而另一邊,埃比雖然也失去了很多同伴,但完成了對喬爾的復仇,重要的伙伴勒弗也守護到了最后,另外火螢那邊還等待著她的加入。

與艾莉相比,埃比的結末顯然更好一些。再加上前述的壞印象,不少玩家表示“游戲太過于偏向埃比了”。

因此,劇情的主題以及意義沒能充分表達出來,加上角色處理的偏向,事情開始往奇怪的方向發(fā)展。很多玩家不能接受這樣的結局,發(fā)售后游戲的評價也是一片狼藉。

另一方面,“完成復仇對艾莉來說不是好事情”“正因為失去了一切,艾莉才能與過去來個了結,所謂不破不立”等等,也有一些意見認為這樣的結果不是壞事。更深一層的觀點還有“游戲的主題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前作最后由于喬爾的獨自決斷,艾莉得以繼續(xù)活下去。而在本作的劇情中,能充分體會到這件事帶來的各種影響。艾莉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游戲中多次描寫了她對喬爾愛恨交織的復雜感情。在經(jīng)過苦惱的思想斗爭之后,艾莉正準備原諒喬爾。然而由于復仇者埃比的登場,這樣的機會再也不會有了。

失去了喬爾、最后也沒能原諒喬爾的艾莉,在復仇之旅的最后找到了什么?如果變換一下視點,我們對結局的看法可能也會發(fā)生變化。

結尾的鏡頭。艾莉獨自一人的背影代表著落寞還是新生,取決于玩家的感受

順帶一提,開發(fā)者本身也承認“本作的劇情包含有‘寬恕’要素”。

隨著游戲劇情推進,玩家會遇到一些真實世界里幾乎不會發(fā)生的事情。例如:

被訊問的梅爾逃脫了WLF的監(jiān)視,并獨自一人去到了水族館。

埃比篇的那座超高的橋。再怎么高也不可能完全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吧。

只用簡易柵欄圍住就能過活的農(nóng)場——這可是感染者以及其他襲擊者出沒的世界。

就這方面而言,存在“游戲而已認真你就輸了”以及“(在描寫人性方面)作為寫實劇本,這樣處理有問題”兩種相反意見。

艾莉篇的西雅圖廢墟街探索

西雅圖第一天訪問的西雅圖廢墟街,地圖整體有如開放世界般龐大,場景無縫連接,能探索的地方很多。

當中的事件也為數(shù)眾多,甚至存在全事件達成的獎杯“觀光者”。另外,騎著愛馬探索地圖的感覺,可能會讓部分玩家想起《旺達與巨像》。

在游戲發(fā)售前的PV中騎馬要素反復出現(xiàn)

而另一方面,整個游戲中的開放世界要素有且僅有這一個地方。這部分過了之后就又變回和前作同樣的一本道關卡了。整體來看唯獨這部分感覺不太統(tǒng)一,割裂感很強。

而能探索的內(nèi)容本身基本上也就是各個彼此孤立的散點。地圖雖然大,但自由度并沒有多高。另外由于地圖大的緣故,玩家往往需要頻繁確認當前所在位置。然而打開地圖的動作有點慢,有些影響探索的節(jié)奏。初次游玩時還好,多周目游玩時仍然需要在大地圖中奔走回收道具,容易讓人感到疲倦。

閑聊場景

在西雅圖第一天的探索中,艾莉和蒂娜之間會進行各種各樣的閑聊,就跟前作喬爾和艾莉之間的對話一樣。

然而不同的是,此時的目的是“喬爾被殺害的復仇之旅”。不少玩家表示“相比目的,對話內(nèi)容卻非??旎钶p松”。

事無巨細在很多游戲(尤其是RPG游戲)中都存在。前一秒還在拯救世界,后一秒就開始說笑話、打情罵俏了

LGBT要素

有雙性戀特征的蒂娜、有跨性別者特征的勒弗、以及壯碩的埃比等等,本作存在較多會讓人覺得是在照顧LGBT群體的內(nèi)容。

埃比的臉模Jocelyn Mettler。順帶一提,由于其極具特征的壯碩體格,頑皮狗還另請了專門的健身模特提供身形素材

然而這類要素也往往容易被認為是強行加入的。發(fā)售后不出所料,反應褒貶不一。

與還算正宗美少女的艾莉(尤其在前作以及本作回憶中。成人艾莉說實話都有點往粗獷發(fā)展了)相比,新加入的女性角色整體都是偏寫實的外表,因此即使是百合愛好者,對這方面內(nèi)容持肯定意見的也不多。


有關軍用犬

游戲中存在一些攜帶軍用犬上陣的角色。

它們被攻擊時的舉動、以及飼主被殺害時的悲傷反應,在游戲中都很精細地作了表現(xiàn)。愛犬人士看了怕是會不好受。而且它們終歸只是跟隨飼主的指示行動,這可能會進一步加強部分玩家的罪惡感。


《DEMENTO》,國內(nèi)通用譯名《狂城麗影》。狗在游戲中是一個核心要素

當然,不殺它們也是完全可以推進游戲的。不過由于軍用犬的探知能力很高,加上會很快發(fā)現(xiàn)被殺害的同伴并迅速進入警戒狀態(tài),如果不殺它們難度就會提升一大截。

問題點

讀盤慢

場景轉換的時候會插入20~30秒左右的讀盤時間(視具體機型、硬盤不同會有差異),頻率也不算低,可能會讓部分玩家感到不快。不過gameover后重試的讀盤時間非常短。

未收錄多人模式

前作的多人模式整體評價很不錯,不少玩家表示本作未收錄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遺憾。

關于角色描寫

游戲對其他角色的描寫給人印象也不太好,批評意見很多(雖然沒有埃比那么嚴重)。這種傾向主要集中在本作初次登場的角色身上。

與被重點刻畫的主人公埃比相比,次要角色們的行動描寫是片段性的,即使想要持擁護觀點,也存在絕對信息量少的問題。因此,這方面與其說褒貶不一,倒不如說是單純的問題點。

喬爾:

前作與本作的喬爾對比??赡苁谴┑帽容^多的緣故,光從外形上看本作的喬爾也感覺要溫和不少

前作主人公,在本作初期就被埃比殘忍地殺害了。而導致殺身之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小心說出了自己的真名。

喬爾跟很多人都結下了仇,這一點不管是喬爾自己還是其他人都很清楚,在不知道前作火螢那檔子事兒的人看來,他完全就是個連續(xù)殺人狂。而本作中的喬爾,與前作久經(jīng)沙場的喬爾相比,危機應對能力低得像換了個人,這很容易讓玩家產(chǎn)生違和感。

不過關于這一點,有一種擁護說法是“因為已經(jīng)習慣在杰克遜的祥和生活了”,官方也比較認可了這個見解。

湯米:

喬爾的弟弟。和艾莉一樣,因為老哥被殺而向WLF復仇。

湯米的臉模Jeff Kaake

與只會干掉攔路敵人的艾莉不同,湯米會積極主動地展開襲擊,例如對WLF的成員進行拷問、套出情報后殺害他們,或是用狙擊步槍單方面狙殺等。而實際上埃比只是隸屬于WLF而已,WLF組織本身與復仇無關。另外在狙殺WLF的時候,由于用的是狙擊槍,因此照理說應該能清楚看見對方是不是復仇對象,但他不管這些,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展開殺戮。那些WLF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被殺。殺了這么多人,最核心的復仇對象埃比卻自始至終沒能殺死。

流程中湯米讓艾莉試他的狙擊槍。整個游戲能且只能在此體驗“超遠距離擊殺感染者”,距離遠到需要考慮子彈的重力

在殺戮大量WLF士兵之后,湯米的報復心有所緩和,一度放棄殺害復仇對象埃比并準備回到杰克遜(此時的湯米和之前無差別進行殺戮行為的湯米相比簡直像換了個人)。然而之后由于埃比的襲擊導致右眼和右腿受傷,并因此再度燃起復仇之火。

由于被復仇心蒙蔽了雙眼(或者說是只眼),湯米與妻子瑪利亞的關系也惡化了。他向打算離開杰克遜過平靜生活的艾莉蒂娜提出報復請求,并在遭到拒絕后說了一些出蔑視她們的話,種種舉動表現(xiàn)得相當蠻橫不講理。前作中在杰克遜表現(xiàn)出的領導氣節(jié)已經(jīng)完全不見蹤影,因此很多玩家批評說“有必要讓他淪落到這種地步嗎”。

當然,某種意義上來說,讓他淪落到這種地步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為了實施復仇的自作自受。如果說這是為了體現(xiàn)“被復仇蒙蔽的人的末路”,那可能還比較相得益彰。


蒂娜:

本作新登場的艾莉搭檔。在復仇之旅中陪伴艾莉,卻隱瞞自己懷孕的事實。懷孕被發(fā)現(xiàn)后某種意義上變成了拖油瓶式的角色。

如前所述,蒂娜是包含LGBT要素的角色之一。游戲中多次描寫了艾莉與蒂娜的親熱行為(無論當時的氛圍場合適不適宜),對此表示否定的意見不在少數(shù)。就連同伴杰西都說過“你們要對任務負責”之類的話。

而另一方面,蒂娜也并不是完全沒用,在旅途中也多次將艾莉從困境救出。而且在被發(fā)現(xiàn)懷孕后,還繼續(xù)使用無線電支援艾莉。

雖然有一系列問題,但與將玩家的憎恨背負在一身的埃比、以及整體處理得都不太妥當?shù)钠渌巧啾?,她可以說是游戲處理得相對最好的。

蒂娜的臉模Cascina Caradonna

歐文:

WLF的成員之一,也是埃比的前男友。不贊成過度暴力行為的穩(wěn)健派。

現(xiàn)在和同是WLF士兵的梅爾在一起,而且讓梅爾有了身孕,不過同時對埃比仍舊戀戀不舍,游戲中甚至存在倆人的激情片段。

(順帶一提,該橋段在日版中是被整體刪掉了的。)

整體來看,歐文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很明顯,作為單個角色的評價不能算好。

歐文的臉模Patrick Fugit

梅爾:

WLF成員之一。她是一名醫(yī)生,同時也是歐文的伴侶,肚里懷著歐文的骨肉。

在劇情中梅爾察覺到了埃比與歐文的關系,三人之間關系因此變得非常緊張。整個埃比篇當中,描寫他們午間劇般錯綜復雜故事的橋段占了很大篇幅,對此有很多人持否定意見。

除此之外,很多人也覺得她“懷了孕還自愿參加戰(zhàn)斗、去到遠離據(jù)點的地方、爬上危險的高處”等等,一系列給母體增加負擔的行動都非常輕率。

而且說到底,設備和人員都不缺的WLF為什么要把一名孕婦派上前線呢?

梅爾的臉模Erin Mcintosh

杰西:

蒂娜的前男友,游戲中會與玩家同行一段時間。杰西是蒂娜肚里孩子的父親,孩子以他的名字命名為JJ。

與艾莉之間接近三角關系的狀態(tài)。然而在劇情中,這層關系還沒有得到解決就被殺死了。與其說是悲劇性角色,不如說是單純沒處理好。

杰西的臉模是泰拳選手Jasper Howard Jeon。順帶一提,杰西的日版聲優(yōu)是ACG愛好者都不陌生的杉田智和


很多人都表示,玩了艾莉的三天西雅圖篇后,用埃比再次進行西雅圖的三日游,這種感覺是很冗長、很讓人膩味的。

劇情本身的的絕對長度也是不短的。尤其在那些本就對埃比抱有厭惡感的玩家看來簡直是煎熬,很多人越玩越覺得討厭。

另外,劇情推進的過程中會頻繁插入回想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也需要玩家親自操縱。第一次玩的時候還好,但多周目的時候就會覺得麻煩了。這當中還存在“一直向前走——打開門——回想結束”的橋段。一些玩家會覺得,這些橋段特意做成讓玩家操縱的意義不大。

游戲中有關醫(yī)院的回想出現(xiàn)了復數(shù)次,每次都需要玩家親自操縱前進


章節(jié)“原爆點”的乏味

所謂的“原爆點”是故事背景中首次發(fā)現(xiàn)感染者的地方。這個設定本身非常容易引起玩家興趣,但在流程中的作用只是尋找醫(yī)療箱,順便干掉boss。很多人感到比較失望,覺得這部分對劇情和世界觀沒有什么更深層次的聯(lián)動。

但不得不說,這個場景的氛圍營造得相當棒

有關艾莉與埃比的對決(西雅圖篇)

埃比之所以能追上艾莉并在西雅圖對峙,是因為艾莉無意中掉落的地圖被埃比撿到了。沒錯就是偶然。

具體說來,艾莉為了尋找埃比的藏身處來到水族館,在那里沒遇到埃比卻碰見了歐文和梅爾。艾莉殺了他們之后因為梅爾懷了孕而心生動搖,一不小心就將地圖丟失了。不久后埃比回到水族館,看到了歐文和梅爾的尸體,然后根據(jù)艾莉留下的地圖找到了位置,前往決斗…流程差不多就是這樣。

雖然是宿命對決,但營造這場對決的動機、場景卻有些都合主義的感覺。而且說到底,艾莉在沒了地圖的情況下直接離開水族館,這個行動本身就不太自然。

圣巴巴拉篇

這一篇章是定位是游戲的尾聲,故事本身占的地位很重要。但不少人覺得有畫蛇添足之嫌。
響尾蛇的登場的感覺很刻意,存在意義也很淡。

這倆人一臉“活不過三分鐘”的面相

所謂都合主義的展開也很明顯。尤其是艾莉在腹部受了重傷、大出血的狀態(tài)下,還能只身面對響尾蛇全副武裝的敵人、并成功搗毀該組織,怎么想都覺得不自然。

總評

大受歡迎的前作的直系續(xù)篇。系統(tǒng)、戰(zhàn)斗進化得到了正統(tǒng)進化,與游戲性相關的內(nèi)容總體來說好評。
而另一方面,與容易代入感情的前作不同,本作描繪的人物間關系陰郁而又扭曲,不同的玩家接受的情況也完全不同,因而引發(fā)了爭議熱潮。
不過不管怎么說,本作無疑是PS4末期、乃至第8世代末期的超大作之一。

余談

頑皮狗在游戲發(fā)售之前,一直徹底隱瞞著“新主人公”的存在,這也讓很多玩家感到不滿。
同樣直到發(fā)售前都隱瞞新主角存在的《合金裝備2》在這次爭端中被頻繁拉出來亮相。開發(fā)者方也說“本作受到了《合金裝備2》的強烈影響”。

在預告PV中頑皮狗耍了一個移花接木的手段,讓很多玩家誤以為“本作中喬爾仍然會大顯身手”

實際上,在部分PV中埃比有少量登場。不過話雖如此,對于當時的玩家來說,是完全無從得知“那人是否會成為新主角”的。

蒂娜的臉模Cascina Caradonna同時也是一名Youtube主播,游戲發(fā)售后她也上傳了一些本作的游玩視頻(雖然打得很慢)。

游戲發(fā)售半年了都還沒打完

歡迎加入游戲開發(fā)群歡樂攪基:1082025059

對游戲開發(fā)感興趣的童鞋可戳這里進一步了解皮皮關:levelpp.com/

日評游戲——最后生還者Part II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淮南市| 佛教| 巴楚县| 长武县| 玛纳斯县| 松滋市| 石门县| 玉山县| 恩平市| 德兴市| 鄄城县| 龙井市| 泰宁县| 吉隆县| 许昌市| 托克托县| 莎车县| 嘉义县| 碌曲县| 会宁县| 彩票| 远安县| 车险| 卢氏县| 金平| 兴义市| 杭锦后旗| 衡南县| 封开县| 东丽区| 梁山县| 芒康县| 杭锦后旗| 阿荣旗| 四川省| 图片| 玉山县| 东阳市| 岐山县| 手游|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