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反思:收入
年底了,加13薪,3千多,人家都5-6千。心里難受怎么辦?當然也沒很難受,只是不舒服。大家一樣來上班,工作內(nèi)容也差不多。好像就帶著氣,我在氣什么?可能是氣自己不夠好,沒有賺到足夠的錢。 對比工資,對應工作,感覺很不值怎么辦?就這點錢,我還早八點晚八點,每天工作,摸魚的機會都很少。日常工作,像看門的狗,提線的木偶,按別人的安排,保證機器的運轉(zhuǎn)。我感覺犧牲了好多,工資并不是收入,而是對犧牲了其他選擇、日常辛苦的精神損失費。
而且真的挺便宜的,即使不值,市場能給的價格就這樣,我該怎么辦?默默完成進化,多學習,多成長,掌握更多技能,最好能跨專業(yè),在大城市,房價貴的地方,可能會有更高的收入。 對比的參照物是什么?同事,突然理解了同輩壓力。那些優(yōu)秀厲害的同事,擁有更高收入,同樣的工作生活,感覺我就是收入差很多,這挺難受的。好像工資的差距,是在說我不好或不夠好。 為什么呢?好像我的價值與工資直接掛鉤,工資低是我不好。而我不能接受我不好,偶爾的調(diào)侃也不可以。那是不是我內(nèi)心有個核心信念,就是我不好,這就更怕別人說或現(xiàn)實印證這些。 可生氣,攻擊自己有什么用嗎?沒用,反而會內(nèi)耗。那我可以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其他地方,避免持續(xù)在這件事上消耗。 符合現(xiàn)實嗎?這樣現(xiàn)實,是想要的和能力范圍的重合。能力支撐不起想要的生活,那能怎么做?縮小自己想要的,避免被自己的不滿所吞噬。那我能做些什么呢?首先刻意降低預期,避免被不滿吞噬。
今年有疫情,很多行業(yè)和企業(yè)都受影響,有的人直接失業(yè)了。在視頻網(wǎng)站上,還看到有人一個人失業(yè)感染,獨居在城市的鴿子籠里。好像這也挺慘,我還沒失業(yè),跟家人生活在一起,一直在被照顧。 收入雖不高,可一直在工作,每天在寫作。成長不是明顯,但能感覺到持續(xù)的精進,可能賺很多錢,能意味著我很好,我很棒。可沒賺到很多錢,我生活也可以,偶爾還能奢侈一下。 就證明那些想要的錢,可能沒我想象中那么重要,但卻讓我有這么多情緒,那這大概率是情緒問題,而不是工資問題。我需要有更多時間,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反抗命運對未來的安排,而不是單純抱怨工資。 我年初的目標是活下去,這樣看完美達成了。值得慶祝一下,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這樣一看,我這兩個小時,好像被辜負了。 我在糾結(jié)痛苦、否定自己的過程中,是沒有跳舞,是對生命辜負。也許我需要沉靜下來,感受一下當下的狀態(tài),練習起舞,練習讓自己享受當下的情緒或感受。
或者分裂出另一個我,冷靜地看著,念頭的生生死死。這個念頭是怎樣升起的?怎么發(fā)展的?發(fā)展到什么程度?什么時候走向熄滅,怎么熄滅的?有什么有意思的發(fā)生嗎? 這樣一連串問題問出來,好像我之前沒思考一樣。也許下次我再出現(xiàn)不愉快的想法,我可以觀察記錄分析一下,看看有什么其他發(fā)現(xiàn),給我什么啟發(fā)。這些啟發(fā)會融入身體,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我。 融入新團隊中,產(chǎn)生的情緒與不適??赡軉柕奶嗔?,后面問的就得不到回應了。這種問好幾遍,得不到回應的狀態(tài),讓我感覺不開心。感覺別人是一體的,我需要盡力擠進去,這個擠的過程不愉快。 在這個過程中,什么最重要?獲得成長,賺點錢,這兩個最重要。那這些不愉快怎么辦?這是真實的感受,是什么呢?首先需求、發(fā)出的召喚得不到回應,這種無回應狀態(tài),讓我感覺不舒服。 其次本來加入渴望馬上有結(jié)果,可三四天了,都沒結(jié)果。讓我感覺有些急,有些焦慮,一怕長時間得不到想要的回應,我再沒精力和心力,撐不下去放棄了。也怕一直沒結(jié)果,時間精力白費了。
我在擔心損失,擔心之前的付出付諸東流,這是沉沒成本。那接下來的決策怎么辦?決策是看未來,根據(jù)未來收益決定當下選擇。那我需要繼續(xù)投入嗎?主要是時間精力,錢沒投入。 還是需要的,未來很有潛力,符合我對自己職業(yè)規(guī)劃的趨向。即使當下辛苦,當下不適,也是需要投入的。那也許我可以把辛苦與不適,當做體驗和認識自己的素材,記錄下每次的不快和不適,反思這過程中,有什么收獲。為了那個更重要的,我愿意犧牲當下不快。 我想退休,什么時候可以不用為了想象中的明天,犧牲今天,那應該就是退休了吧。也許我需要把注意力放在熱愛上,樂在其中,忽略時間流逝。為了我的生活質(zhì)量,也許要培養(yǎng)熱愛。 總結(jié):1.沒必要把珍貴的注意力,放在抱怨上,沒意義,沒價值。 2.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尼彩 3.當下的決策取決于未來的收益。 謝謝你的欣賞,歡迎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