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許就是圣誕火雞,還能活著離開中國的廣東其中一個原因吧。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首先祝大家圣誕快樂?。ㄊデ橐源?,誕愿有你)

眾所周知,火雞作為外國人圣誕大餐的“主角”,在圣誕節(jié)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你能在許多國外影視作品看到一只只香噴噴的烤火雞:

這些火雞烤得表面金黃,香氣四溢,很多人都想躍躍欲試,一嘗火雞的味道。

但為什么在我們國家,很少見到有人吃火雞?
為什么在許多的超市,都沒有整只火雞售賣?
甚至連火雞養(yǎng)殖,也是少有人涉足。
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畢竟我們國家作為一個“吃貨大國”,也有多次“偷師外國”的經(jīng)歷。
比如日本的壽司、歐美的沙拉、俄羅斯的羅宋湯,現(xiàn)在在國內(nèi)也非常常見。
怎么到火雞就無人問津了?
“火雞是真的不好吃?”
我不知道從哪里聽到過這么一句話:
任何能吃的東西,如果在中國沒有人問津,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不好吃!
空說無憑,我們不妨來看看B站知名UP主郭杰瑞的某一期視頻:
在這期視頻中,郭杰瑞請來了王剛,請他來制作美味的火雞大餐:

王剛的廚藝是公認(rèn)的高,由他做出來的火雞,味道不可能差到哪里去了吧?
只見王剛一頓操作,往火雞里添加了許多香料:

終于,他們把火雞烤好了。
讓我們來看看王剛試吃時的樣子:
你會發(fā)現(xiàn)火雞肉巨柴無比,王剛咬都咬不開一口肉:

接下來,王剛是這么評價的:
“這個雞肉我感覺很老,肉呈一絲一絲的,不好吃?!?/p>


本來郭杰瑞還打算硬剛一下王剛,但后來他直接自爆:
“我覺得王剛說得對?!?br>“我現(xiàn)在更喜歡吃北京烤鴨。”
真.打臉現(xiàn)場:


是的,火雞肉最大最嚴(yán)重的缺點,是它除了極少數(shù)部分肉質(zhì)較嫩,其他地方是又柴又干。
大部分肉都是一片雪白仿佛沒有調(diào)過味,而且還有一股淡淡的肉腥味,必須蘸醬才能勉強(qiáng)下咽。

火雞肉不僅讓王剛覺得難吃,連姚明也不例外。
2002年,是姚明來NBA的第一年。
初來乍到的他,需要盡快適應(yīng)美國的生活,當(dāng)然,也包括飲食。
面對記者的提問,姚明表示自己相當(dāng)期待吃火雞,而且要把火雞當(dāng)飯吃:

感恩節(jié)當(dāng)天,火箭隊出外就餐。
當(dāng)火雞大餐端上來時,姚明明顯非常興奮:

然后吃完,姚明對記者說:
“It tastes like I'm eating cardboard.”
意思是:“吃起來像硬紙板一樣…”
幸好他還會說話,趕緊吹了星巴克一波,不然記者估計就很尷尬了:

直到2010年,姚明在美國8年了。
他還是吃不慣火雞肉。
你可想而知火雞肉得有多難吃了:

“火雞真的太大了”
如果你小時候看過《憨豆先生》,你一定對以下這一幕印象深刻。
憨豆先生正努力地往火雞里塞配料:

突然他發(fā)現(xiàn),他的手表掉火雞里面了。
于是他趕緊在里面找:

然而還是找不到,憨豆先生決定把頭伸進(jìn)火雞里面找,結(jié)果:

這經(jīng)典的一幕其實反映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火雞實在是太大了。

從活火雞和人的對比,我們也能看出端倪:

那么火雞體型過大,至少能帶來2個問題。
第一,家庭制作火雞的難度加大。
由于火雞一般采用烤制的方式,所以家里如果要做一整只火雞的話,必須要配備一個大烤箱。

第二,火雞需要吃好久才能吃完。
《麥兜》中就有這么一個故事:
小時候的麥兜,很憧憬圣誕老人的到來,也很想嘗嘗圣誕火雞的滋味。

當(dāng)媽媽有一天告訴麥兜,我們一起去買火**。
麥兜真的很開心很開心。

終于吃到火雞的麥兜難掩興奮之情,這是夢想實現(xiàn)的感覺。
然而沒過幾天,麥兜的美夢,就變成了噩夢。
后來,麥兜和麥太吃了一個星期的火雞三明治:

再后來,麥太用火雞肉絲做成了炒米粉:

此外,麥太還做了:
砂鍋栗子燜火雞絲;
花生火雞骨頭熬粥;
紙包火雞包包紙;
包火雞包包包火雞包;
釀火雞餡涂面包。
每天都吃火雞,直接把麥兜的心態(tài)搞炸了。

半年后的端午節(jié),當(dāng)麥兜扒開他最喜歡吃的粽子時,他猛地發(fā)現(xiàn)咸蛋黃旁邊,還有一塊火雞肉。
可憐的麥兜,崩潰了。

這也許就是火雞還能活著離開中國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我們與生俱來的節(jié)儉意識不允許我們鋪張浪費;
可挑剔的舌頭卻不愿意將就單一的味道。
最終只能將火雞,排除在我們的菜單之外。
“?火雞的飼養(yǎng)成本太高?”
除了味道和體型,火雞的飼養(yǎng)成本也是一大難題。
由于體型龐大,單只火雞苗的購買成本,要比普通白羽雞更高:

個頭大,吃的自然也多,占地空間也更大。
一只火雞的占地空間我能養(yǎng)三只白羽雞,那我養(yǎng)白羽雞它不香嗎?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
火雞在繁殖季節(jié)攻擊性超強(qiáng),幾乎見人就追。
此外,雄性火雞間為了爭奪配偶,往往也會大打出手,最后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這無疑也增加了飼養(yǎng)火雞的難度。


綜上所述,火雞正是由于味道、體型以及飼養(yǎng)成本問題,而遲遲未能進(jìn)入我們的餐桌。
如果大家真的想要嘗試火雞的話,我真誠建議大家:不要買整只雞。
火雞腿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那里的肉也比較嫩,非常適合我們食用。

當(dāng)然了,我也很期待有改良品種的、更美味的火雞出現(xiàn)啦。
畢竟那么大只的火雞,如果肉質(zhì)嫩滑的話,豈不是讓肉食者一本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