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面對面之塔蒂亞娜篇
隨著和塔蒂亞娜日益加深的友好交流,我們也成為了朋友。當時我很想邀請她作為《俄羅斯面對面》的講述嘉賓,但是我知道她和同志們需要時常穿梭在戰(zhàn)線上,所以不確定我的請求,對于她來說是否是合適的。沒想到的是,她很高興的答應了我的邀請。 于是,就有了塔蒂亞娜給我們帶來的新的飲食與文化的故事!以下是塔蒂亞娜的講述: 我和我的家人在布里亞特共和國的烏蘭烏德市生活了4年,布里亞特人生活在那里,他們的祖先是蒙古人。?布里亞特人生活在草原上,放牧他們的牛群,但逐漸他們搬到了城市,盡管他們的飲食幾百年來都沒有改變。 如果我邀請中國朋友,我會強烈推薦布里亞特包子(按:蒙古包子/蒙古蒸餃),它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美味,味道豐富,讓人十指大動。 我非常懷念南高加索地區(qū)的這道菜,??我經常應家人的要求做這道菜,招待高加索朋友。?在我現在居住的高加索地區(qū),有一道類似的菜叫?欣卡利(按:格魯吉亞包子),但它們無法與布里亞特包子??相比。 制作布里亞特包子的最簡單易行的是食材是肉和面粉......這些是布里亞特人準備美味佳肴的原料。 將羊肉洗凈,用菜刀或用絞肉機將肉剁碎。加入切碎的脂肪、洋蔥、鹽、香料。用過篩的小麥粉和水揉成面團。醒面之后,將面團搟成圓餅,分成面劑子,再搟成圓薄片就是包子皮。將餡料放在皮上,捏出包子褶,留一個小孔讓蒸汽排出。將包子蒸18-20分鐘。你可以通過淺色的汁液來判斷它是否成熟。布里亞特包子不僅僅是用羊肉做的。牛肉、馬肉與豬肉也可以制作。烹飪方法完全相同。 4-5人用850克肉,220克肥厚的內脂或豬肉,3頭洋蔥,鹽。 對于面團?-?需要面粉350克,2-3個雞蛋,鹽。 如果你用2個雞蛋就用60克水。用3個雞蛋就用20-30克水。 一個包子通常是20克面劑子包50克肉餡。 吃布里亞特包子的時候,可以通過上面的小孔先喝掉里面的汁水。 圖片里就是布里亞特包子
下面這張圖里是欣卡利(按:格魯吉亞包子)
(按:欣卡利在格魯吉亞可是一道家喻戶曉的“國民美食”。大街小巷到處可見欣卡利餐館或者不如干脆說是包子鋪,那里以吃欣卡利為主,最多再有幾道就啤酒的涼菜。 首先格魯吉亞欣卡利不是蒸的,而是像我們的餃子那樣下鍋煮的。所以確切的說,這是一種水煮大包子!按照當地人的口味,餡料也是五花八門,有豬肉、牛肉等葷餡的,也有蘑菇、土豆等素餡的,甚至還有專門的奶酪餡的。 其次格魯吉亞人吃欣卡利也是很有講究的。把煮好的撈出后碼放在盤里,不用蘸任何佐料,食客先用手捏住包子的揪,在邊上咬破一個小口,然后慢慢吸溜出里面味道濃厚的湯汁,再然后才是把包子連皮帶餡的吃掉。需要注意的是,格魯吉亞人從不吃欣卡利的面揪,而是吃完后把一個個面揪整齊地碼放在盛盤里,這也是當地的一個傳統。(摘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