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剛國際金融第4版真題題庫及答案
勝剛國際金融第4版真題題庫及答案!
資料全稱:楊勝剛《國際金融》(第4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jié)題庫】
題庫摘錄:
1請指出經濟風險與交易風險的異同點。
答:經濟風險衡量的是意外匯率變化通過影響企業(yè)生產銷售數(shù)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yè)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或現(xiàn)金流量變動導致的企業(yè)現(xiàn)值變化。交易風險是指在運用外幣進行計價收付的交易中,在合同簽訂之日到債權債務得到清償這段時間內,由于匯率變動而使這項交易的本幣價值發(fā)生變動的可能性。因此,它涉及的是現(xiàn)有合同因匯率變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變化。雖然都指未來現(xiàn)金流的意外變化,交易風險和經營風險之間是有區(qū)別的,交易風險涉及的是已經簽訂合同的未來現(xiàn)金流,而經營風險關注的是由于匯率變化改變了國際競爭力而可能導致的(尚未簽訂合同)未來現(xiàn)金流變化。經濟風險著重在于經濟政策、經濟環(huán)境,經濟背景方面,這著重在于宏觀方面,對于經濟交易起到間接的影響作用。而交易風險存在于交易前后的全過程中,直接關系到交易雙方的當事人利益,這著重在于微觀方面。但交易風險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它同樣可以反作用于經濟風險。
2請指出風險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異同點。
答:(1)內部管理方法
內部管理方法也叫商業(yè)法,具體包括選擇合同貨幣法、調整價格法、制定保值條款、提前或推后結匯法、多邊或雙邊凈額結算法、參加匯率保險、轉移定價等。
(2)外部管理方法
外部管理方法也叫金融法,是利用外匯交易化解風險的一種技術操作方法,經濟主體可以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對外匯資金進行借貸、買賣等經營活動來避免外匯風險。
內部風險管理與外部風險管理的相同之處在于他們都是為了化解企業(yè)的外匯風險。而兩者之間的不同則在于,外部風險管理是通過采用借貸、衍生金融工具等方式來規(guī)避外匯風險;而內部風險管理主要通過對交易合同條款的更改和制定來規(guī)避外匯風險。
3為什么折算風險與交易風險有沖突?當發(fā)生沖突時該如何選擇?
答:交易風險與折算風險有可能發(fā)生沖突,同時抵消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降低一種風險,通常也會改變另一種風險的大小。如果一家企業(yè)選擇消除交易風險,那么折算風險甚至可能會增加。消除交易風險最簡單的方法是要求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用當?shù)刎泿疟硎舅杏薪灰罪L險的賬戶。因此,每家子公司都能避免出現(xiàn)交易損益。然而,由于持有當?shù)刎泿诺亩囝^或空頭,每家子公司都將產生凈風險資產或風險負債,會面臨折算風險。母公司的合并財務報表將用每種當?shù)刎泿棚@示折算風險。
在一般情況下,希望降低兩類風險的企業(yè)通常先降低交易風險。然后,企業(yè)將重新計算折算風險(折算風險可能已經發(fā)生變化),并決定能否在不產生更多交易風險的情況下降低剩余的折算風險。稅收使尋求抵御交易風險或折算風險的決策復雜化。交易虧損通常被認為是
“已實現(xiàn)“虧損,因此可以從稅前所得中扣除。然而,折算虧損只是“紙面上“的虧損,不涉及現(xiàn)金流,也不能從稅前所得中扣除。
4黃金輸送點
答:黃金輸送點指金幣本位制度下匯率波動引起黃金輸出和輸入的界限。它是匯率波動的最大界限。在金幣本位制度下,各國貨幣都規(guī)定有含金量,兩國貨幣的匯率以兩國貨幣的含金量之比,即鑄幣平價為基礎。如果匯價波幅過大,人們就不愿意購買外匯,而要運送黃金進行清算了。但黃金運送需要種種費用,如包裝費、運費、保險費等。如果外匯匯率過高,本國債務人就不會購買外匯,而是直接以黃金清償債權人。因此,黃金輸出的界限是鑄幣平價加上黃金運送費,稱為黃金輸出點;同樣,黃金輸入的界限是鑄幣平價減去黃金運送費,稱為黃金輸入點。匯價的波動,是以黃金輸出點作為上限,以黃金輸入點作為下限。黃金輸出點和黃金輸入點統(tǒng)稱為黃金輸送點。因此在金幣本位制度下,貨幣匯率波動的上、下限不超過黃金輸送點,從而使匯率保持相對穩(wěn)定。
5價格-鑄幣流動機制(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
答:價格-鑄幣流動機制是英國經濟學家大衛(wèi)·休漠(Hume David,1711~1776)于1752年在駁斥重商主義的僵化貿易順差論時提出的一種國際收支理論。它揭示了在國際金本位制度下,價格變動對國際收支失衡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價格-鑄幣流動機制由四個環(huán)節(jié)相互銜接而成:①國際收支與黃金數(shù)量;②黃金數(shù)量和貨幣供給量;③貨幣供給量與物價水平;④物價水平與進出口數(shù)量。以國際收支逆差為例,它們之間的作用機制如下:國際收支逆差一黃金外流→貨幣供給量減少一物價下降一出口增加、進口減少一國際收支改善、黃金流出減緩一國際收支新均衡。但是,“價格-鑄幣流動機制“對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①國際金本位制的貨幣紀律必須得到遵守;②不存在國際資本流動;③物價波動改善進出口的條件必須滿足;④經濟中不存在大量的失業(yè)。
6黃金非貨幣化
答:黃金非貨幣化是指黃金不再充當一般等價物,而由貨幣商品還原成普通商品。黃金非貨幣化為《牙買加協(xié)定》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指廢除《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黃金條款,取消黃金官價,黃金與貨幣完全脫離關系,取消會員相互之間及會員國與IMF之間必須用黃金清算債權債務的義務,并逐步處理掉IMF所持有的黃金。黃金非貨幣化是貨幣形態(tài)發(fā)展的必然。以黃金為貨幣幣材如同其他貨幣金屬一樣,只能在一定的歷史階段中起作用。由于黃金具有可靠的保值功能和不受國際干預的特點,黃金是一種“天然的國際貨幣”。在國際金本位制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下,黃金一直發(fā)揮著這種作用,制約著國際清償力的創(chuàng)造。但是,就在黃金貨幣化時,其非貨幣化已經開始。隨著世界經濟貿易的擴張,國際清償力的需求同黃金產量的供給產生矛盾,黃金產量嚴重不足,而且由于國際收支不平衡,黃金的分布也極不均衡。這種矛盾的積累最終導致金本位制的崩潰,布雷頓森林體系也因“特里芬難題“而瓦解。當一種貨幣幣材不能滿足對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要求時,必然被其他幣材所代替。金本位制的崩潰和布雷頓森林體系使黃金非貨幣化進程大大加速?!堆蕾I加協(xié)定》使黃金與貨幣脫鉤,解除了黃金對貨幣發(fā)行的制約作用,使黃金失去了貨幣的基本職能,黃金已經非貨幣化。它同時削弱了黃金作為國際儲備的功能,但由于黃金的價值穩(wěn)定性,黃金仍然是一種重要的國際儲備。
........

>>>本文為資料目錄匯總>>>完整版及相關資料均載于攻關學習網(wǎng)>>>每年更新!
>>>完整版>>>百度>>>攻關學習網(wǎng)>>>查找>>>
>>>或直接復制網(wǎng)址查找? ?
http://ggw.100xuex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