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忱:心理學之自戀暴怒
“自戀暴怒”是精神分析師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在1972年首次使用的一個術語。自戀者常常因為他人不恰當、不及時的行為/語言而大發(fā)雷霆。
自戀的人在感到受威脅時,就會出現(xiàn)自戀暴怒的行為,這些行為有時候是極度開放的大喊大叫,甚至是暴力的行為,有時候也會以消極的方式(例如沉默冷戰(zhàn))維持其攻擊性。自戀的人往往會想方設法讓你難受、讓你痛苦。
被自戀暴怒的人攻擊,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您嘗過自戀的暴怒的攻擊,就會知道這有多嚇人,這是因為:
你不知道他們?yōu)楹稳绱松鷼猓?/p>
自戀者的自我感知相當脆弱,當他們覺得自己受到威脅后,就會采取極端的暴怒反應,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會觸發(fā)他們的自戀暴怒。這些暴怒行為瞬間發(fā)生,完全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暴怒行為。
自我感知在自戀暴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自戀者的感知范圍非常狹隘,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狀態(tài)。他們的世界永遠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狹小空間。和他們在一起,你要分外小心,因為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會在什么時候、又是如何打破了他們的自戀泡沫,直到他們的尖叫和怒吼震得你頭腦嗡嗡作響時,你依舊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
他們的暴怒強烈而又極端;
“自戀創(chuàng)傷”是指一個人自戀的根源。也就是一段(或多段)讓他們感到羞恥或受傷的經(jīng)歷,他們將這段經(jīng)歷埋在內(nèi)心深處,并且認為自己因此而蒙羞,覺得自己“不夠好”。他們一輩子都沉浸在炫耀自己的虛假幻想之中,這些宏大的自戀泡沫,只是用來掩飾自己的弱點。
當你的行為、言語和他們的創(chuàng)傷有那么一絲的聯(lián)系的時候(甚至是在毫無聯(lián)系的情況下),脆弱的自戀者會杯弓蛇影、捕風捉影的認為你是在含沙射影,他們突然覺得極度羞恥,就像早期受創(chuàng)傷時體會到的羞恥、傷痛和無助一樣。
這就像是有人撕開了他們沒有愈合的創(chuàng)口,并且再次被刀割一般。這是他們心理的痛,心靈的創(chuàng)傷。這就是他們的反應為什么如此強烈和極端的原因,暴怒是一種過度的保護,是極端敏感的無意識行為。
自戀暴怒也是一種戰(zhàn)斗行為,因此,他們根本不太在乎(如果他們在乎的話)他們的暴怒言行會給你造成怎樣的傷害。這些傷害可以是公開的攻擊,也可以是極具破壞性的被動攻擊性反應。他們對你大喊大叫的時候,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該這么做。
自戀的來訪告訴我,“我討厭那些瞻前顧后的人。我會立刻大吼大叫,讓他們按照我的要求行事。”
自戀暴怒的人不明白自己如何才能圓滑的應對沖突,也不會知道體諒別人的情感是怎么一回事,更不會在意和別人發(fā)生劇烈的沖突。
能做什么?
反駁只會引火上身。在他們看來,你不僅在威脅他們(讓他們覺得不安),而且還不尊重他們虛妄的自大,質(zhì)疑他們的權威!
解脫之道在于慈悲心,在于同理心,您可以共情式的向他們發(fā)送慈悲。
首先想到的的是,他們曾經(jīng)遭受的創(chuàng)傷如此之重,以至于過度警覺、過度保護自己,所以才會誤解你無心的一句話,他們也因此受到了傷害,此時的你,就是一個罪人(盡管你是原初創(chuàng)傷情景中的加害者的替身)。
所以,哪怕是多說一句話,都不具意義。
當他們的創(chuàng)傷再次激活的時候,他們沒有能力傾聽,更不用談理性,為了保護僅存的自戀,他們成為了操縱者,他們操縱你和他們的關系,把你推到一個讓他們感到受傷境地。也就是說,在他們眼里,你就是加害者,你正在傷害他們,他們的暴怒行為是“正當”的防衛(wèi),因此,您完全沒有理由做出任何回應和回擊。
您可以留下來,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對的,也許,可以向他們道歉,以此來安撫他們。這的確很難做到,或許心理咨詢師可以掙扎著向他們道歉。
如果您身邊不幸有位自戀暴怒的親人,這意味你和她之間的關系特別虐。
如果你身邊的自戀者并不認為自己需要改變,你唯一的選擇就是避開他們,回避他們無法控制的暴怒。如果你深受其擾,并且需要幫助和支持,請找一位心理咨詢師傾訴你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