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新高考一卷文言文原文
目前教育部只發(fā)布了作文 分別有兩篇,第一篇出自 《韓非子·難一》 一、原文
襄子圍于晉陽中,出圍,賞有功者五人,高赫為賞首。張孟談曰:“晉陽之事,赫無大功,今為賞首,何也?”襄子曰:“晉陽之事,寡人國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無有不驕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禮,是以先之。仲尼聞之曰:“善賞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賞矣。夫善賞罰者,百官不敢侵職,群臣不敢失禮。上設其法,而下無奸詐之心。如此,則可謂善賞罰矣。使襄子于晉陽也,令不行,禁不止,是襄子無國,晉陽無君也,尚誰與守哉?今襄子于晉陽也,知氏灌之,曰灶生龜,而民無反心,是君臣親也。襄子有君臣親之澤,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猶有驕侮之臣,是襄子失罰也。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則賞。今赫僅不驕侮,而襄子賞之,是失賞也。明主賞不加于無功,罰不加于無罪。今襄子不誅驕侮之臣,而賞無功之赫,安在襄子之善賞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賞。 二、翻譯
趙襄子被圍困于晉陽城中,解圍后,賞賜有功的五個人,第一個受賞賜的是高赫。張孟談說:“晉陽城解圍的事,高赫沒有大功,現(xiàn)在第一個賞他,為什么?”趙襄子回答說:“晉陽被圍的時候,我的國家十分危急。我的群臣們對我都有驕傲輕侮之意,只有高赫沒有失去君臣應有的禮節(jié),所以先賞賜他。”孔子聽到后說:“這是善于賞賜?。≮w襄子獎賞一個人而使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禮了。 有人說:孔子不懂得賞賜。懂得賞賜的,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職權(quán)侵犯他人職守,群臣不敢失去君臣的禮節(jié)。主上設置了有關法令,而臣下沒有奸詐的想法。如果這樣,就可以叫做懂得賞罰了。假使趙襄子在晉陽,命令行不通,禁令不起約束作用,那就等于趙襄子失掉了國家,晉陽沒有了主子,還有誰替他守城呢?現(xiàn)在趙襄子在晉陽,智伯瑤用晉水灌城,城內(nèi)石臼和鍋灶被水淹沒成了烏龜出沒的地方,而民眾沒有反叛之心,這是君臣親密無間的反映。趙襄子有君臣親密的恩澤,執(zhí)行著令行禁止的法令,如果還有驕傲侮慢的臣下,這是趙襄子失去了處罰的原則。做臣下的,參議政事有功就賞。現(xiàn)在高赫僅僅因為不驕傲侮慢,趙襄子就賞賜他,這就賞賜錯了。英明君主的賞賜不授給無功的人,處罰不施予無罪的人?,F(xiàn)在趙襄子不責罰驕傲侮慢的臣下,而賞賜沒有功勞的高赫,趙襄子的善于賞賜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所以說,孔子不懂得善于獎賞的道理。 第二篇不記得名字了,找不到,講一個武臣和孔子弟子,爭論韓非子和孔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