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漢燦爛》:比起對少商嚴格管教的蕭元漪,文修君才真不配當媽
文章為本人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請勿抄襲。
如需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如果說蕭元漪在對待程姎和程少商上,過于偏心,導致大部分的網友始終無法認可她。覺得她不配做程少商的母親,更一直期待著程少商早點進宮吧。
這樣的話,缺失十幾年的母愛就能在母愛那里體會到了。
但看到最新的《星漢燦爛》劇情,就會發(fā)現,有這樣的一個母親,她是沒把女兒拋下十幾年不聞不問,也一直陪在自己女兒身邊。
可這樣的母親,有不如沒有。比起蕭元漪,她更不配當母親。
這個人就是文修君,王姈的母親。

收養(yǎng)皇后
現在的皇帝,當年只是天下大亂,群雄四起中的一個,當初他起義,也沒能確定自己一定能當上皇帝。
而當年,皇帝的生活過得也不好,跟皇后一樣,都是寄人籬下。
現在的汝陽王妃是皇帝的叔母,只是在這位叔母眼上,覺得要是沒有自己給皇帝一口飯吃,他現在早就餓死了。
同樣,跟汝陽王妃一丘之貉,有著同樣想法的人就是現在劇中出現最瘋狂惡毒的“扶弟魔”文修君。
她爹是前朝的乾安王族,乾安老王爺的妹妹嫁到了宣家。本來,宣家也算是個大族。甚至在十多年前,乾安王爺的父親,也就是文修君的祖父曾逢大難,還是宣氏全族鼎力相助,才渡過了生死難關。
民發(fā)一姑姑是皇后的娘親。當年姑姑出事,是乾安王這個舅舅接了皇后過來養(yǎng)著。
在文修君眼里,如果她的父親,皇后早就死了。所以,她一直都以恩人自居,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所以,才會把自己的愛女,也就是乾安老王爺的親妹妹,皇后的親娘,文修君的親姑姑許配宣太公。
只可惜,宣太公早掃視,聲名略減,但還是有著家底的。只是乾安老王爺看世道不寧,就將妹妹一家遷來照看。
可以說,真算不得啥恩情,要說有恩,那也是宣氏對乾安王一家的恩。
但在文修君眼里,卻變成了是自己家的父親主動收留孤苦無依的皇后姐弟,給他們吃喝穿,還幫皇后找了最好的夫婿,所以,這就成了皇后欠了乾安老王爺一家的恩情。
像文修君這樣的人,就是屬于非常自私的人?;蛟S是因為皇帝的原因,她嘗到了權力的味道。坐上高位,享受榮華寶貴,能一語定人生死,在文修君眼里,就是一件至高無上,讓家族榮耀的事。
所以,她自動忽略了事實的真相,只記得自己家對皇后有恩。絲毫不提起,當年乾安王族
遇難,還是靠皇后的娘家宣家接濟才度過了危機。
可以說,乾安王的算計真的非常狠。眼看自己不行,就想著讓自己的女兒頂上,以此來拉近跟皇帝的關系,想要直接走捷徑。
可惜女兒跟皇帝是同宗,無論如何都不合禮制,也會被人詬病。只能退而求其之,選擇了寄養(yǎng)在乾安王家中的皇后。

挾恩以報
在原著小說中,文修君如電視劇中一樣,不經稟告,私自就進了皇后的長秋宮。
當時皇帝也聽到了文修君對皇后的挾恩以報,希望皇后能同意把鑄幣權給自己遠在壽春的弟弟。
皇帝非常生氣的,因為在他看來,要說有恩,也不應該是皇后欠乾安王族的。
要知道,當年乾安老王爺跟皇帝共舉大事,皇帝說過歃血為盟就行了。是乾安老王爺非要以姻親為盟,可又因為同宗原因,居然沒有一個適合的女子。最后沒辦法,才把主意打到自幼養(yǎng)在身邊的外甥女身上。
在原著中,皇帝說到以“姻親為盟”時,皇后的臉色瞬時蒼白了幾分,這時的皇后也只有程少商注意到了。
說明在文修君認為替皇后找的天下最好的夫婿,在皇后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更要命的,當年乾安老王爺跟皇帝結盟不到三年,就想要分道揚鏢。
可以說,文修君想以此恩情來要挾皇后,處處在皇后面前顯擺當年這微不足道的“恩情”,真心讓人感到可笑。
更讓人可笑的是,文修君嫁到了車騎將軍,只生了王姈一個獨生女。
可是她從來沒覺得這是一個寶貝疙瘩,好好教養(yǎng)。反而因為乾安老王爺當年身死,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死得只剩她和一個弟弟。
所以,她一直認為如果不是乾安老王爺死得早,自己也能嫁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大,現在的日子會過得更加愉快,她的弟弟也不會在封地被國傅看管嚴厲,生活起居都不得自由。
所以,她想要把這鑄幣權給自己的弟弟。但她卻忘了,皇后不得干政。這些是國政要事,不是她一個婦人,想著靠恩情就能要來的。
論起走后門,文修君使用得爐火純青。
也不知道她的臉皮為何這么厚,嘴里看不上皇后不說,也沒把皇帝放在眼里。
她一直認為,皇帝不會讓她死,而皇后更加不會讓她死,所以,她才敢如此囂張。
更讓討厭的是,她一直把凌不疑稱為豎子,叫程少商為賤婢。
要說沒臉沒皮,文修君敢認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為弟嫁女
在原著小說中,王姈被程少商告狀,惹得皇帝非常生氣,把車騎將軍王淳罵了一頓。車騎將軍王淳很生氣,為了讓皇帝滿意,決定把王姈嫁到荊州的江夏郡。
在王姈眼里,江夏郡是個蠻荒之地,日常起居非常粗糙,沒有像樣的漆器,柔軟的衣料,連熏香都是嗆人的。
所以,她想留在都城,是為了可以快活地生活。
而電視劇里,文修君的弟弟封為小王爺,封地就在壽春境內。乾安老王爺去世,文氏一族逐漸沒落,全得靠著彭坤才能守住祖業(yè)。如今彭坤派來過來說小王爺在壽春的處境不妙,希望文修君能夠說服圣上讓壽春自行鑄幣。
另外,來使看到了年輕貌美的王姈,直接武開口就說自己家主夫人已過去一年,剛好可以娶新女。想要文修君把王姈嫁過去。
起初,文修君是不愿意的,因為彭坤已經50歲了,又有喘病。身體不好,她不想讓王姈嫁過去。
哪知道來使直接說這喘病,是當年背乾安老王爺出瘴氣林,才導致身體這么差勁,而且也子嗣全無。
看文修君只想另找新婦,還拿出了小王爺當借口,說要是外甥女能嫁過去,那也能有個親人在身邊,一解思念之苦。
不得不說,這來使說話的態(tài)度和語氣,完全是把文修君踩在了腳底下。
就因為對方這一說,她立馬就轉變了態(tài)度。絲毫不顧及王姈的想法,也不想王姈嫁到一個50歲的老頭子,能有什么樣的未來。
看到這,就會發(fā)現,要說不配當母親 ,文修君絕對是第一個。

和蕭元漪比,文修君才是狼人。
蕭元漪當年是拋棄程少商沒錯,可綜合原著小說來看,當時是軍令緊急。她不得不出門,所以只能選擇留 下程少商。
10年回來,在程少商的婚事上。她不同意樓垚是因為她知道以樓家太亂,樓家二房一直被樓家在太忙管得死死的。

而樓垚除了聽程少商的話,就沒啥主見了。但要是程少商喜歡,她哪怕不滿意,也沒說什么。
后來凌不疑求婚,她當眾貶低程少商,是一種策略。因為她知道程少商性子乖張,要是嫁給凌不疑,那要是出了事,以程家的權勢,簡直就是雞蛋碰石頭,根本護不住程少商。
可是程少商決定要嫁凌不疑,她雖然生氣,但也希望程少商真的能幸福。
更難能可貴的是,程始和蕭元漪兩人寧愿辭官,也要拒絕凌不疑。
就沖這點,十個文修君都比不上蕭元漪。
看到這里,有點可憐王姈。從小被文修君養(yǎng)壞了,她只教王姈如何霸道,一定要去爭取想要的東西。把所有人都視為賤婢,似乎在她眼里,只有她乾安文家才是最尊貴之人。
所以,王姈才會變成電視劇中囂張跋扈的性子??上В@樣一個頭腦簡單的人,也只會被人當槍使,誰叫她娘也是個被人當槍使的人。
在文修君眼里,皇后是當年自己的阿父送給了皇帝當妻子,才有如今的母儀天下。
這個送字用得多妙,字里行間都是對帝后兩人的蔑視。
后來她被自己的弟弟連累,我只能說,活該。這不是被連累,這是她自找的。
